<p class="ql-block">音乐是一种美妙的语言,</p><p class="ql-block">音乐在生活中是一种表达方式,</p><p class="ql-block">相信通过音乐律动活动,</p><p class="ql-block">能让孩子们,</p><p class="ql-block">在探索音乐活动中,</p><p class="ql-block">感受音乐之美,</p><p class="ql-block">表现音乐之美,</p><p class="ql-block">创造音乐之美,</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以音乐律动游戏传递爱与温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片段一:歌唱《一分钱》</span></p><p class="ql-block">观察幼儿:王译婕(5岁1个月)、王梓晗(4岁9个月)、吴君倾(4岁10个月)</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3.11.1</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户外鸟巢表演区</p><p class="ql-block">观察内容:</p><p class="ql-block"> 《一分钱》音乐响起,王梓晗拿着话筒站在舞台的中间,王译婕和吴君倾两个小朋友拿着话筒,分别站在王梓晗的右边和左边。第一段演唱部分,王译婕和王梓晗单手拿话筒,目视前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王梓晗声音略小一些,王译婕声音和节奏非常好。吴君倾双手拿话筒,话筒略低些,唱到“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节奏稍有些没跟上。 第一段结束,间奏部分,王译婕和吴君倾依然目视前方,听间奏。王梓晗看了看王译婕开始唱“我在马路边......”,吴君倾也跟着开始唱。王译婕拿着话筒,专注倾听,最后间奏结束开始接唱第二段歌曲,吴君倾和王梓晗跟着王译婕一起继续演唱下去。</p><p class="ql-block"> 分析:王梓晗、王译婕和吴君倾都愿意参加歌唱活动;她们都能用自然、音量适中的声音基本准确地演唱《一分钱》这首歌曲。三名幼儿对歌词掌握较好。在间奏后,王译婕对歌曲的节奏掌握较好,王梓涵和吴君倾出现“抢拍”现象,但是最后也能及时调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片段二:感受三拍节奏型</span></p><p class="ql-block">观察幼儿:郑周(4岁11个月)、贾云茜(5岁)、庄梓馨(5岁)</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3.11.16</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走廊音乐区</p><p class="ql-block">观察内容:</p><p class="ql-block"> 户外音乐区墙面上新提供了两种三拍子的节奏型,午餐后,郑周来到音乐区,坐下来,左手拿着红蓝沙桶,右手拿着鼓槌。他边敲小鼓,边说“大 大 大”。贾云茜站在他左手边,庄梓馨站在她右手边,俩人看着郑周。郑周敲完一个三拍子节奏型后把鼓槌递给庄梓馨,轻声说:“给”。庄梓馨接过鼓槌,抬起手敲了三下鼓面,把鼓槌还给郑周。郑周晃动红蓝鼓槌,右手继续边敲边说:“大 大 大”。这时贾云茜也走到郑周右手边,郑周把鼓槌给她,贾云茜边敲,边说“大 大——,大 大 大”。敲完一次后,鼓槌送给郑周,郑周也边敲边说“大 大——,大 大 大”。随后鼓槌又递给庄梓馨,庄梓馨敲小鼓三下,鼓槌又依次在三个孩子之间传递。</p><p class="ql-block"> 分析:对于新投的节奏型,三个孩子都能及时发现,并利用可敲击的小鼓进行演奏。本次投放的节奏型三拍子有两种,从本次观察,郑周和贾云茜都能手口一致,熟练表现出X X-- 和X X X这两种节奏型;庄梓馨多次尝试出了一种X X X的演奏。郑周坐在中间,一直在传递着小鼓槌,贾云茜和庄梓馨从欣赏者慢慢成为演奏者,在音乐游戏中,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你听听我敲击的节奏,我听听你敲击的节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