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霞浦县三沙镇花竹村被称为中国观日地标。<div> 华为手机NOVA7拍摄</div> <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全中国通用的“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东八区的标准经线是东经120度,而该条经线与我国海岸线的唯一交点在霞浦,也就是说,霞浦日出是标准的北京时间日出。而霞浦观赏日出的最佳位置却是在花竹村。于是,中央电视台先后两次有两档节目——“日出东方”和“新年第一缕阳光”——在花竹现场直播日出。由此,称该村为中国观日地标似乎也实至名归。</p> 当然,花竹村即是自然村,又是行政村,沿着曲曲折折的海岸线,它下辖的若干自然村一直延伸到了霞浦另一著名景点——杨家溪的入海口。 花竹村116号是座寺庙,名为报德寺,笔者长住于此,深感这里才真正是观赏日出的最佳地点。它比人满为患的花竹观景台海拔高出三百来米,视野更加广阔深远。但是,它位于村后山上,距观景台和最近的村民住宅,有三四公里曲里拐弯且陡峭狭窄的山路,游客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而且,为免打扰清修,寺庙山门晚上紧闭,偶有知道这个地方的人也担心早上进不来。于是,花竹最美的朝阳也就我们三五位常住独享了。 怎么样,独享美景,美景独享,是不是有点世外桃源的意思?哪怕是去年底今年初席卷全国势不可挡的疫情,笔者一个俗人在寺里与两位出家师父相伴,竟然逃过一劫,侥幸至今仍然还是“阴险小人”一枚。能说这里不桃源世外? 当然,也可以说世外桃源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因为,桃源并不在世外,而在方寸之间。孙猴子说得好,“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你认为哪里是世外桃源,那里就是世外桃源。 报德寺枕山向海,面阔约三百余米,摄影爱好者能以不同的机位、不同的近景,不同的参照物,拍出不同效果的海上日出。当然,这不是一两天可以做到的。而花竹观景台没有近景,只能以大海、小岛、滩涂上的种植养殖基地作参照。 <p class="ql-block"> 每天清晨,寺里早课结束之时,太阳还没跃出海面,如果天晴,你有可能看到东方漫天的彩霞宛若绚烂的红锦。</p> 然后,慢慢地,才是太阳喷薄而出。 <p class="ql-block"> 悄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早课结束后,寺庙的山门就会打开。如果你有心在门外等候,这时赶进来寻找合适的机位,时间正好,你可以从从容容拍出最美的日出。</p> 瞧瞧,笔者这点眼神,这点摄影水平,还有这部老掉牙的华为NOVA7,哪能跟你的技术和设备相比呀?笔者可等着欣赏你的大片呢! <p class="ql-block"> 当然,如果你像笔者一样,天天泡在这里,泡它个一年半载,你的技术优势、设备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拍出无数的大片。</p> 因为,太阳虽然照常升起,朝霞却每天不同。 太阳还是那个太阳,不增不减,但你每天看到的日出却都不同。 <p class="ql-block"> 日出代表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总是那样迷人,但有时天空却比初升的太阳更加美丽。</p> <p class="ql-block"> 当然,这种美丽并不长久,太阳并不在意云彩的去留。</p> <p class="ql-block">海上雾起,那又是另外一番景像。</p> 此时对面的嵛山岛总让人不禁想起白居易的诗句,“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天空不太清朗之时,初升的太阳如同十五的月亮,没有灼灼的热烈光芒,反倒有几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清凉。 雾重了,太阳即使升上半空,也就是这个样子 ,毫不刺眼。如果是摄影高手,倒可以拍出极简主义的画面。 是不是有一点极简的味道? 在报德寺看日出,无疑是极致美丽的极致享受。 但近来,苏东坡那首观景禅诗却时时萦绕我的心头:“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观景观景,人家观出来的是人生境界啊。 还有济公和尚的临终偈子:“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于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一代宗师毕生的智慧都凝结在这几个字里了。花竹观日,水连天碧,愿我们都能有所感悟。 美哉,花竹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