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钟山“美拉德”

Cjian

<div>时光不语。秋天,姗姗而来......<br>南京,一座31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的城市,位于北纬31°14'~32°36'之间,四季分明。<br>烟水江南,自在古都。人说“美拉德”是今秋最热门的配色,原指食物加热后变成棕褐色的过程,现指焦糖、棕褐、橘红、金棕等色彩,也泛指非常符合秋冬审美的氛围感色系。<br>闲暇之余,随心漫步,走入故乡那抹“美拉德”。</div> 清晨,徒步上钟山(亦称紫金山)。主峰海拔448.9米,周围约30公里,三峰峙立,形如笔架,环抱金陵,名胜汇聚,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囊“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国文化、山水城林文化、佛教文化等于一山之中。 西峰天保峰,建有紫金山天文台基站。太平天国(1853-1864)时期修筑的一处军事要塞“天堡城”坐落于此。咸丰三年(1853 )二月,太平天国攻陷金陵后,在天保峰用当地坚硬的虎皮石,修筑山上壁垒森严的天堡城和山下地堡城两座军事要塞,与驻扎在孝陵卫的清军江南大营对垒,两军围绕钟山展开拉锯;1864年太平军弹尽粮绝,失守天堡城,天京陷落。辛亥革命光复南京战役中,于1911年12月2日,“江浙联军”阵亡68人,夺获天堡城,光复南京。1937年12月,日军侵华进攻南京,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等曾在此“紫金山保卫战”,不畏牺牲,抗击日军进攻。 秋高气爽,俯瞰虎踞龙蟠的南京。 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建于1929-1934年,由余青松、杨廷宝设计,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天文台,具有中式特色。 旧址内大赤道仪室陈列着60厘米反光望远镜。1934年,天文台建成时向德国蔡司公司购买,为当时远东最大天文望远镜。1937年,在日军侵占南京前,该望远镜主要部分被装箱转移至昆明凤凰山保存,战后再运回紫金山。1950年望远镜本体修复,1957年10月30日,张钰哲和他的助手用该望远镜发现我国本土第一颗获永久编号的(1125)号小行星。国际天文学会(IAU)破例以“中华”为其命名,成了“中华星”的“躯体”。1994年7月,用该望远镜观测“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和木星相撞。 子午仪室设有展厅。介绍古今中外曾经付出的杰出人物,以及使用过的天文仪器等。 <p class="ql-block">22厘米折轴式天文望远镜。 南京嘉视公司制造。现已退役。</p> 陈有我国古代四大天文学家塑像。左为唐朝著名天文学家和佛学家一行(本名张遂,683-727)塑像,其一生主要成就编制《大洐历》。右为东汉张衡(78-139)塑像,其曾致力文学,写《二京赋》,讽谏当时。30岁后从事天文学研究,任太史令、尚书等;创浑天学说,作浑天仪。还发明测地震的“候风地动仪”。著天文著作《灵宪》,提出精辟见解,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左为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1231-1316)塑像,其一生创造13种天文仪器,著名的有简仪、景符、窥几。创作垛叠招差勾股弧矢方法,施行达400年之久,破除迷信,使天文学纳入正轨。右为南朝祖冲之(429-500)塑像,其463年创作《大明历》,将岁差影响加入历法,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二次改革,还精于机械制造和算术,曾改造指南针,作攲(qī)器等,计算的圆周率在3.1415926~7之间,贡献空前。 铜壶滴漏。除出土的西汉铜漏夕,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套漏刻。制于仁宗延佑三年(1316),四壶皆有盖,分层自上而为日、月、星、受水壶。置于阶梯式座架上,日、月、星壶底隅有孔以滴水,铜笕承之,以次相注滴入前壶。受水壶中央有铜尺一把,长66.5厘米,刻有12时辰,水浮尺上度尺计辰。 中星仪。又称子午仪,1684年由丹麦人罗默发明,是精确观测恒星上中天(过观测站子午圈)时刻的一种天体测量仪器。通过中星仪观测,可以求得恒星钟的钟差,从而确定世界时(UT)、恒星赤经和基本天文点的经度等天体测量数据。<div>中星仪只能沿侧战子午面作南北向转动,而不能东西向转动。</div><div>这架中星仪购自德国蔡司公司,自民国时代即在紫金山天文台使用,现已退役。</div> 展厅外有古天文仪器。 浑仪。中国古代以测量天体位置的主要仪器。西汉洛下闳(hóng)曾制作过浑仪。此仪铸造于明朝正统年间,由三重环圈组成,可测量天体的赤道、黄道和地平坐标。环上刻有周天365 1/4度及百度刻度,为中国古代图天文学所特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此仪被掠至德国柏林,1920年归还我国。 简仪。元朝郭守敬(1231-1316)创制。它在浑天仪的基础上简化改进而成。铸造于明朝正统年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被法军掠至法国驻华公使馆,1905年归还我国。 简仪可以测量天体的赤道坐标和地坪坐标,互不干扰。南测日晷,白天可按日影测定时刻。 简仪上的青铜铸龙。 圭表。最古老的天文仪器。大约3000年前,我国殷商年间开始使用。南北平放的叫“圭”,南端直立的叫“表”。正午表影投射在圭的中央,一年中冬至日影最长,夏至日影最短,因此测量日影长短就可以定出冬至、夏日等二十四节气,测量日影长度变化的周期,就可以定出一个回归年的天数(365 1/4天)。此仪铸造于明朝正统年间,清朝重修。 天球仪。古称浑天仪,又名浑象。东汉张衡、三国王番、刘宋时期钱了之都曾造过此仪器。用它表现恒星和星座位置,并能演示天体的周日运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古观象台被劫殆尽,清政府于1903年复制此仪。<div>此仪直径三尺,嵌有1449颗恒星,沿用中国古代的星名和星座划分,南极圈内的星座明末由西方传入。</div> 地平经纬仪。用于天体坐标仪器,清政府于20世纪初复制。 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div>博爱坊。墓道南端入口处,谒陵凭吊从此开始。牌坊具浓厚的中国传统风格,高11米,宽17.3米,三间四柱冲天式,中门横楣上篆刻孙中山先生“博爱”两字。</div><div>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对这里的山山水水饱含深情。在《建国方略》中盛赞:“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生前多次表达逝后要葬于紫金山麓,“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抷土,以安置躯壳而。”<div>1925年3月12日先生北京逝世后,民国政府立即展开墓地选址、陵寝设计方案征集等工作,很快墓地选在紫金山小茅山的半坡处。留美建筑师吕彦直的“自由钟”式图案,寓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力拔设计头筹。由于中山先生的陵墓设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设计图。应征者只需要缴纳10元保证金就可以得到12张地形地图。“零门槛”“零歧视”激发了名不经传的吕彦直的创作激情。</div></div> 当年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平面图,形似“自由钟”,寓有“唤起民众”之意。 <p class="ql-block">中山陵建筑群依山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沿轴依次排列为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主要建筑。</p><p class="ql-block">整个陵墓用青色琉璃瓦、花岗石墙面,显得庄重肃穆,青色象征青天,也符合中华民国国旗的颜色---青天白日满地红。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p><p class="ql-block">从博爱坊到祭堂,距离700米,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落差73米。392级石阶象征当时全中国的3亿9千200万同胞;8个平台,象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并巧妙地把392级石阶分成10段,坡度逐渐加大,视角不断变换。由博爱坊望祭堂,仰角9度,从碑亭望祭堂,仰角19度。瞻仰者沿石阶拾级而上,只见台阶不见平台,庄严肃穆;到达大平台,再回首俯视,不见石阶仅见平台,布局独具匠心,颇有特色。</p><p class="ql-block">陵寝于1926年春天动工,1929年春天完工。吕彦直也受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之聘,担任陵墓建筑师,监理陵墓工程。但中山陵墓工程还未告成,不幸其1928年罹患肝癌,于1929年3月18日去世,年仅36岁。1930年5月28日,为了表彰吕彦直为建造中山陵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通过决议,决定在祭堂西南角奠基室内为吕彦直建纪念碑,地位、大小与奠基石相同。为此请捷克雕刻家高琪,为他雕刻了大理石半身浮雕像,浮雕像下面刻有于右任书写的一段碑文:“总理陵墓建筑师吕彦直监理陵工,积劳病故。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于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决议,立石纪念。”民国政府则在1929年6月以《国民政府公报》颁发了189号《褒扬令》,表彰吕彦直在建造中山陵和中山纪念堂的贡献,以政府的名义嘉奖建筑师,前所未有。</p><p class="ql-block">吕彦直,安徽滁州南谯人,家境优越,天资聪颖,因幼年丧父,随姐侨居巴黎,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少时回国受教于林琴南,兼修中国文化和西方科学;后进清华学堂预科并获庚款公派赴美留学,先在康奈尔大学研读电气工程专业,因自幼喜欢绘画,转读建筑学,接受西方学院派教育。与梁思成、杨廷宝并称我国近代建筑三宗师。</p> 陵门。全部用福建花岗岩建成,屋顶为单檐歇山式,上覆蓝色琉璃瓦,三拱分别装有对开的镂花铜门。 中门横额上镌刻孙中山手迹“天下为公”。 陵门前平台左右对称各建一座硬山卷棚式休息室,屋面覆盖蓝色琉璃瓦,作为辅房使用。 陵门后为碑亭。以花岗岩建造,重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仿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形式,高17米,宽12.2米,平面呈方形。 碑亭内矗立墓碑。墓碑高9米,重达数十吨,由一块巨大的花岗岩雕刻而成,上书鎏金碑文:“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div>关于碑亭中的墓碑碑文,在陵墓工程兴工时,1926年03月18日,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曾讨论过。当时准备在中山陵为孙中山先生刻墓碑、墓志铭、传记等,并且作了分工,由汪精卫写碑文,胡汉民作墓志铭,吴稚晖写传文,张静江撰记文。可过了近两年,碑文内容都未确定下来。1928年1月7日,葬事筹备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会议,认为先生思想和业绩非文字所能要概括,故决定不用碑文,以不用为宜。并决定由谭延闿书写碑文。谭字为颜体,笔画流畅,结构严谨,雄健有力。</div> 步步登祭堂。由下向上仰视,只见台阶,不见平台。而从碑亭到祭堂,共有石阶339级,象征当时国民党参众二院议员为339人,寓意每人作为一个台阶,将中山先生的精神发扬光大,其中的9寓意九州大同。 碑亭与祭堂之间的台阶上有一对“奉安大典”铜鼎,是当时的上海特别市政府敬献的礼物。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击南京时炮击西侧铜鼎,腹壁炸开两孔。 祭堂融中西建筑风格。祭堂长28米,宽22.5米,高26米,堂的外部全用香港花岗石砌成。祭堂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楣上分刻“民族”、“民生”、“民权”字样,由张静江书写六个鎏金篆字,在中门上嵌总理手书“天地正气”四个鎏金大字。 大厅正中有法国雕塑家保罗.朗特斯基所塑孙中山白色大理石坐像一尊,高4.6米;孙中山先生身着长袍马褂,高额广颐,手持一本长卷,目光深邃凝视前方;底座篆刻有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写照;穹顶绘有国民党党徽;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孙中山手书的遗著《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一字一句,均道出了先生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p class="ql-block">祭堂后为圆形的墓室。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p><p class="ql-block">孙中山生前,曾经吩咐葬礼仪式和棺木式样仿照列宁的格式,让民众瞻仰遗容。可当孙中山逝世时,苏联赠送的玻璃钢棺材没能及时运到,只好暂厝在西式玻璃盖棺木棺内,停放在北平香山碧云寺石塔之中。1925年3月30日,苏联政府送来玻璃钢棺材时,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已入殓半个多月,由于当时技术原因防腐措施不当,遗容不能再供后人瞻仰,只好改为土葬。</p><p class="ql-block">墓穴为下沉式。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孙中山汉白玉卧像,系捷克雕刻家高琪按遗体形象雕刻。下面安葬着孙中山的遗体。用一具美国制造的铜棺盛殓。墓穴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瞻仰者可在圆形墓室内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p> 陵墓奠基礼石。 祭堂前面东西两侧,矗立一对高大的华表,是用福建花岗石雕琢而成的。华表高12.6米,下部直径2米,上部直径1米。华表的断面为六角形,六面均饰浮雕卷云纹。 站在祭堂前的回首。 博爱坊前有尊“孝经鼎”。高4.3米,重约5吨,腹部最大直径1.21米。壁上铸“智仁勇”,内藏铜箱,铜箱面刻戴季陶所书的《总理遗嘱》,箱内贮存着中山大学在南京的师生所恭录的《总理遗教》。鼎亭内竖有六方长方形的铜碑,上刻戴季陶之母黄太夫人手书的《孝经》全文。孝经鼎1932年由金陵兵工厂铸造,国民党元老与国立中山大学师生捐赠。 中山陵音乐台。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主要用作纪念孙中山先生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集会演讲。由关颂声、杨廷宝设计,于1932年秋动工兴建,1933年8月建成。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由中心乐台、观众坐席及围廊三大部分组成。其中舞台面积250平方米,台后建有弧形大照壁,壁高11.3米,宽16.7米,借鉴中国传统“五山屏风”的建构,采用上顶、中身、下座三段式的设计手法,具有汇聚声音功能。整体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在利用自然环境,以及平面布局和立体造型上,充分吸收古希腊建筑特点,而在照壁、乐坛等建筑物的细部处理上,则采用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表现形式。从而创造出既有开阔宏大的空间效果,又有精湛雕饰的艺术风范,达到了自然与建筑的完美和谐统一。 音乐台池前依坡而建的“扇”形观众席,可容3000余人。<div>此刻,秋色环绕中,白鸽群飞,瞬间拉开“美拉德”.......</div> 人来鸟不惊。 建筑是凝固的音符,阳光、秋色、密林环绕下,人们可以尽情在此感受自然,聆听音乐,与白鸽亲密接触,度过温暖、惬意的时光。 水榭路边,秋色已漫山遍野。 流徽榭。三面静水,景致独特,由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亲自规划,陵园工程师顾文钰设计。 碧水如镜,秋意盎然。因湖形与爱心比较相似,因而流徽榭也被称为紫金山中的“爱心之湖”,湖边是成片的水杉、银杏、乌桕。 水榭上方有牌匾,上题写“流徽榭”三个楷书大字,落款徐向前。流徽榭建于1932年,由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资修建,该校的前身是黄埔军校,徐向前元帅为黄埔军校的第一期毕业生。 灵谷寺。中山陵以东,始建于天监十三年(514),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开善精舍”,初名“开善寺”。唐朝乾符年间改名为“宝公院”。宋开宝年间, 易名为“开善道场”。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题寺额为“太平兴国禅寺”。元朝及明朝初年时被称作“蒋山寺”。 <p class="ql-block">明朝朱元璋选定此处修建自己的陵墓明孝陵,于洪武十四年(1381)将原寺移到灵谷寺现址,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可谓山有灵气,谷有合水,故而命名为“灵谷禅寺”。并用砖石砌成无量殿(又称无梁殿),安置无量寿仏(fó)本尊,并敕封寺名“灵谷禅寺”,成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金陵梵刹志》将其与大报恩寺、天界寺并列为大刹。当时灵谷寺规模很大,占地500余亩。</p><p class="ql-block">清朝初年,遭受兵火打击,次年复兴。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南巡时,临幸钟山,御赐“灵谷禅林”匾额,并书“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廓”对联赐寺。 后建筑大多毁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军的兵火。寺院虽在曾国藩等人时得以重建,但规模已大不如明时盛况。</p><p class="ql-block">民国十七年(1928),国民政府在灵谷寺原址建设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将原灵谷寺则迁至东侧同治六年(1867)所建的龙神庙。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带被改为“灵谷寺公园”。</p> <p class="ql-block">“灵谷寺”名为朱元璋所赐。现匾额为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先生(1879-1964)题写。</p> 灵谷寺内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东跨院的正厅为玄奘法师纪念堂。 <p class="ql-block">纪念堂中供奉玄奘法师坐像。玄奘,通称三藏法师,唐朝高僧,唯识宗的的创始人之一,与鸠摩罗什、真帝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据文献记载,玄奘法师圆寂于西安,葬于兴教寺塔,黄巢起义时遭盗而捐残。后来,宋朝天禧寺和尚法政,在陕西终南山紫阁寺得玄奘法师顶骨,迁葬于南京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建一座砖塔,埋藏顶骨,名为“三藏塔”。清末遭兵燹(xiǎn)而毁。</p> <div>1973年,灵谷寺修复开放,将存放于文管会的顶骨迎回,后建玄奘院、造金丝楠木纯金构建玄奘大师顶骨舍利塔进行供奉。2016年1月8日,玄奘院地宫举行落成仪式,镇寺之宝---玄奘的顶骨于地宫内永久存放和供奉。</div> 红山门。额上有“灵谷胜境”四个大字,出自现代书法家钱松喦先生之笔。<br>1928年北伐胜利,国民党政府决定就灵谷寺遗址建阵亡将士公墓。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以灵谷寺旧址为墓址,于1935年落成,入葬主要是北伐和沪淞抗战中牺牲的将士。公墓的建筑有正门(红山门)、牌坊、祭堂(无梁殿)、纪念馆(松风阁)、纪念塔(灵谷塔)。<br>山门前一对石狮为建造阵亡将士公墓的北平军分会赠送。 民国阵亡将士公墓牌坊(大仁大义紀念牌坊)。建于42层石阶之上,牌坊台基长32.7米,宽16.6米,高10米,共五间,钢筋水泥构筑,绿色琉璃瓦覆顶,饰有水泥脊兽,斗拱三级,四角起翘,原是灵谷寺的天王殿。匾额两边刻有梅花图案,嵌瓷制国民党党徽图案。前门额上横镌“大仁大义”字,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所书。 背后门额刻有“救国救民”字,同为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所书。 牌坊前有一对貔貅(pí xiū,石虎),是建造时,陆军第十七军所赠送。 貔貅别称“辟邪、天禄”,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 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古时人们常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 无梁殿。灵谷寺仅存的一座明代建筑,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殿内原供奉无量寿佛,因而曾名无量殿。又因建筑为砖石拱券结构,不施寸木,所以俗称“无梁殿”。正因为无梁它才得以在战火中幸存,是我国现存五大无梁殿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一座。<br>明正统年间(1436-1449),曾在殿内藏经,中立3尊大佛,两旁塑二十四诸天像。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均修过。太平天国时,清军江南大营设此。<br>1931年,国民政府在灵谷寺旧址修建阵亡将士公墓,利用无量殿为享殿,命名为“正气堂”,改建为公墓祭堂。<br>无梁殿为重檐歇山顶,上铺灰色琉璃瓦。殿顶正脊中部有三个白色琉璃喇嘛塔,正中最大的琉璃塔的塔座是空心八角形,与殿内藻井顶部相通,可向殿内漏光,这种设计在中国现存的古建筑中非常罕见。 外部为仿木结构,檐下有挑出的斗拱,立面建有门窗。 内部为拱券(xuàn)结构。为一采用砖砌多样券法,主体结构不施木制梁架,错综连合构成的建筑。 <p class="ql-block">无梁殿东西向并列三个拱劵,中间的拱劵跨度达11.5米,净高14米,两侧的拱劵稍小,跨5米,高7.4米。该殿前后檐墙各设三道门,前檐墙拱门两边各有一窗,两侧墙各设四窗,门窗也采用拱劵形式。前后檐墙厚约4米,结构坚固。</p> 殿内,正中三个法圈内嵌入三块高大的黑石碑,中为“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左边为“国歌”,右边为“国父遗嘱”。 殿内四壁嵌有 110块太湖青石碑,上刻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名单,共33224人。其中,第1至第61碑,刻1926年至1930年间阵亡的北伐将士名录;第62至第67碑,刻1932年1月至4月间在淞沪战场抗日阵亡的第十九路军将士名录;第68至第110碑,刻1931年9月至1933年5月间在华北抗日阵亡的将士名录。 阵亡将士公墓在建造过程中以及建成后,有不少阵亡将士陆续葬入。因名额太多,公墓不可能全部容纳,经筹委会研究决定,采用“代表葬”的办法,以师为单位,从每一军阶的阵亡将士中,抽签选出一名代表入葬。经各师呈报名册,计 60个师,共壁葬阵亡将士33224人。 无梁殿北侧。 无梁殿北中轴线上有株金陵桂花王。树势旺盛,生机盎然,独木成景。树高6.3米,树干地围1.52米,树冠阔7.8米,至今已超“百岁高龄”。仲秋十月,花色金黄,桂香浓郁,十里飘香,在金陵所植桂树中极为罕见。<div>幽深宁静的灵谷景区内,桂花树并非此一株。种植有近2000亩的万株桂园,幽深宁静,百年以上树龄的比比皆是。每逢白露生寒之际,丹金纷呈,桂香袭人,令人心醉神驰,形成全国特有的“灵谷桂林胜境”。<br></div> 阳光初现,微风含香。“桂”谐音为“贵”。因而,桂花自古就受国人的喜爱。其不畏清寒、“重于香而轻于色”的品性,正与传统文化中所认同的沉厚内敛、不事张扬等相契合,所以人们往往用桂花来意喻高洁淡泊的品性。在古代,很多书院、考试院等地方都喜欢栽种桂花树,个中原因实与科举考试有关。古代科举考试一般在农历八月举行,此时正值桂花盛开,且寓意“富贵”,人们便把中举誉为“折桂”。至于后来,人们又用神话传说进一步渲染,美称“月中折桂”,“蟾宫折桂”。此后,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皆谓之“折桂”。 “人间满目皆清欢,唯有银杏不负秋”(唐·沈佺期《夜宿七盘岭》)。淅淅沥沥的雨止住了脚步,恰当的时间,悄然地惊艳,人生处处如行路,美好会如期而至...... 松风阁。明代灵谷寺律堂旧址,1931年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时,在此建造“革命纪念馆”,由美国建筑师茂菲设计,1933年完工,原陈列有阵亡将士遗物。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松风阁。 阁后一只石鼎为当年安徽省省长刘镇华所赠。 灵谷塔。原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建于1931年-1933年。塔高60米,九层八面,用钢筋水泥和苏州花岗石混合结构。底层直径14米,顶层直径9米,每层都以绿色琉璃瓦作披檐,外有走廊,围以石栏,便于游人凭栏赏景。塔层外壁石刻“精忠报国”为蒋介石题书。塔层第二至四层壁上嵌有内壁石刻孙中山演讲稿“黄埔军校开学训词”和“北上告别辞”,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书写,共 12块碑。第五至八层壁上嵌有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的开学词,国民党元老吴敬恒篆书,共16块。九层塔的设计者是美国著名建筑师茂菲和中国建筑师董大酋。 塔内正中有钢筋水泥螺旋型扶梯,直上九层,共252级。 登上塔顶第九层。 放眼俯瞰。 秋色开始浸润钟山山野。 邓演达墓。位于灵谷寺外东。邓演达为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和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三民主义的捍卫者。1931年在南京麒麟门外被秘密杀害,就地草葬。1957年冬中国农工民主党将其尸骨迁葬于此,以原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第二公墓旧址为墓址。 邓演达墓座北面南,设在九个弧形组成的半环状“罗城”中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先生的伴侣何香凝为烈士书写墓碑。 墓前有宽阔的甬道,左右有紫藤覆盖的长廊,有对称的供前来祭扫的人们休息的四出形墓亭。 灵谷寺旁有“灵谷深松”碑,原为谭延闿的墓道碑,上原有蒋中正题书“谭公延闿之墓”字样,后被磨平,由中山陵园管理处第一任处长高艺林摹乾隆笔意题书“灵谷深松”四字。墓碑之下有龟趺(fū)座,四周围有石栏。 谭延闿(1880-1930),湖南茶陵人。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生于浙江杭州,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组庵湘菜创始人。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曾任第一届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1928.10.8-1930.9.22)。1930年9月22日,病逝于南京。去世后,民国政府为其举行国葬。谭延闿有“近代颜书大家”之称,著述有《组庵诗集》等。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谭延闿为介绍人。 “灵谷深松”碑后是谭延闿墓的墓道。 顺道而上,有谭延闿墓纪念牌坊。建成于1932年底,四楹三间,汉白玉石建筑,相传为北京昌平原清朝咸丰皇帝的重臣肃顺墓前石料改制。牌坊柱上原有一幅对联:“凤翙(huì)鹰扬一代羽衣尊上国,龙蟠虎踞千秋陵墓傍中山”,现已无字迹。 纪念牌坊前有株“挂龙松”。传说是明成祖朱棣幸寺灵谷时,在此纳凉,解龙袍挂于其上。此树因此得名。后来此树虫蚁不生,枝干向“挂龙”一侧倾斜,形成别致景观。 谭延闿墓。建于1932年,由关颂声、杨廷宝、朱彬设计。申泰记及蔡春记施工,建筑摈弃传统陵墓的常规,借山川地势,倚山构筑曲折幽深墓道,和具有江南园林的特点。 <p class="ql-block">谭延闿墓前有华表、石狮、花盆各一对。均由汉白玉雕制,纹饰精美,颇具古意。据载,这批汉白玉石器同为北京昌平原清朝咸丰皇帝的重臣肃顺墓前之遗物。民国初期,肃顺墓前石器被一古董商所收购,后被当时北平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长张继扣下,赠献谭墓。</p> 一叶知秋。南京市区遍种“法国梧桐”。如今,“法国梧桐”对于南京已不仅是树的存在,而是一种文化遗产,一张城市名片。每当秋风吹拂时,翩翩飞舞的五星叶瓣,让这座城市变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世界。 陵园路。修建于1929年,起于中山门大街,止于中山陵博爱广场,全长2.6公里。“一句爱梧桐,种满南京城。”这是民间根据蒋介石和宋美龄的故事改编的一句顺口溜,说的是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钟爱法国梧桐,于是蒋特意购入两万余棵法国梧桐,种满了南京的街头。所以现在城市形成了作为行道树的法国梧桐层层叠叠,一路铺展,逶迤犹如一条项链,称这是“世界上最牛的项链”。 无论历史曾经如何,从此梧桐青葱而繁盛的枝叶填满了南京的天空。 这是一张源于网络航拍南京的图片。清晨的静谧时刻,可以看到美丽的丁达尔效应。 作为城市行道梧桐树呈水滴状项链包围着“美龄宫”,美龄宫犹如一颗镶嵌在项链末端的宝石,凝结了南京最浪漫的情结传说。而在相关的历史档案里,并没有提到当年该处建筑是蒋介石送给宋美龄的“生日礼物”。公开资料表明,美龄宫建于1931年,正式名称是“国民政府主席官邸”,因宋美龄周末常在此礼拜,而与蒋介石常在此居住,上世纪40年代被人们习惯称为“美龄宫”,亦称“小红山官邸”。<div>此外,陵园路上形成“项链”的法国梧桐也并非种植于同一时期,而是1925年至1929期间修建中山陵园时种下的。后来,蒋介石看中了小红山这个小山坡才开始新建国民政府主席官邸,而围绕美龄宫一圈形成“吊坠”的路边法国梧桐一直到1934年才种下。所谓美龄宫建造时,是设计好一条“项链”,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图源网络</div> 一叶梧桐一叶秋。让人怦然心动的,还是那伟岸、挺拔的梧桐树。<div>法国梧桐,原产欧洲。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属于一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的杂交种。树形雄伟端庄,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能吸收有害气体。对夏季降温、滞尘、降噪音、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调节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平衡、改进大气质量效果显著,因此在我国的园林绿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iv> 中山植物园。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的愿望,在南京钟山主峰南麓建造了陵寝,为了保存许多国家政府和民间团体向中山陵园所赠送的名贵花草、树木,1929年(民国十八年)在中山陵西侧、明孝陵附近划地建立了“国父孙中山先生纪念植物园”。即现南京中山植物园,是中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这里的秋天,也是一道耀眼的风景线。 中山植物园南园,格桑花正盛放。 藏语“格桑”是“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其实,高原的色彩与炫丽,尽显骨子里的平民化,不需刻意呵护,舍旁、林下,路边,处处可以看见她的身影。 月牙堤(亦称前湖水岗),一条堤坝,恰似一弯新月落于前湖,故此得名。因沿堤遍植乌桕(jiù),又名“乌桕堤”。有人说,南京的秋色,自乌桕变色为开始。 波光潋滟,乌桕叶静美,质感明红。“江边石上乌桕树,一夜水长到梢头”(宋·曾纡《清樾轩二首·其一》)。<div>乌桕,古时称之“乌臼”,最早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晋郭璞的《玄中记》和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编著的《齐民要术》。《玄中记》云:“荆、扬有乌臼,其实如鸡头。迮之如胡麻子,其汁味如猪脂。”可见,1500年前乌桕就被我国的先民们所熟识。</div> <div>乌桕是大戟科乌桕属的变色叶乔木,在江南极为多见。《本草纲目》里这样描述它:“乌桕,乌喜食其子,因以名之。或云其木老则根下黑烂成臼,故得此名。南方平泽甚多。”</div><div>乌桕俗名木梓树,五月开细黄白花。深秋,叶子由绿变紫、变红。叶落籽出,露出串串“珍珠”,这就是木籽。</div> 乌桕为乔木。树冠整齐,可高达15米许,各部均无毛而具乳状汁液;树皮暗灰色,有纵裂纹;枝广展,具皮孔。叶互生,纸质,叶片菱形、菱状卵形或稀有菱状倒卵形。树叶形秀丽,经霜时如火如荼,十分美观。 乌桕的种子外被之蜡质称为“桕蜡”,可提制“皮油”,供制高级香皂、蜡纸、蜡烛等;种仁榨取的油称“桕油”或“青油”,供油漆、油墨等用,假种皮为制蜡烛和肥皂的原料,经济价值极高。<div>记得儿时,因乌桕子含蜡,就用带竹节的竹片劈做“排子枪”,上树采摘乌桕子做子弹,挤压射击玩耍;还因乌桕子可提制“皮油”,收购站收购乌桕子,采摘后也可送收购站。如今,时过境迁,随着石化工业的兴起,乌桕子再没有人收购,基本成了鸟儿的食物,农村田埂地头的乌桕树也渐渐被砍伐。“乌桕婆娑解耐寒,一经霜信便成丹。即今未到清秋节,都作寻常野树看”(清·凌廷堪《咏道旁乌桕树》)。再种植,多是在城市园林里被用作彩叶树,红叶清影,点缀秋景。</div> <div>一湾浅水,红桥横卧。“乌桕堤”与翡翠般的前湖交相辉映,又与古老明城墙,巍巍紫金山遥相呼应,浑然天成。<br></div> <div>百米小径,两侧种植着大量乌桕树。</div> “霜降”后,乌桕迅速叶红,成为南京秋天最早变色的树,成为人们仰慕的“网红”打卡点。 <div>树叶在秋风中从青绿,而黄,而橙,而赤,而紫;初秋到深秋的短短时光里,乌桕开始“绽放”它一生的绚烂。</div> <div>看过乌桕树的秋天,你或就能真正明白何为“乌桕赤于枫,园林九月中”(宋·陆游《明日又来天微阴再赋》)。</div> 从城市绿化来说,乌桕对于PM2.5的减弱能力是在所有绿化植物中的第一。<br>《中国药典》记载,乌桕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杀虫之功效,主治吸血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等。 抬首上望,五彩斑斓、宛若油画。 枝曲叶霞,悦目赏心。清· 张英《雁来红》诗曰:“篱笾竹下斗繁华,乌桕丹枫本一家。细雨疏帘千种色,始知秋叶胜秋花。”诗说乌桕树和红枫是一家,它们生长在篱笆旁竹林边,叶子就像红霞一样。从窗帘里看出去,蒙蒙细雨中,那些叶子比花朵还要美丽...... 高看低看,流连往返。 树丫虬(qiú)曲。有道“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宋· 杨万里的《秋山》)。说道乌桕枝叶本就是黑色的染料,但是它弄错了,一到秋天反把自己的叶子染红了。就像醉酒的枫叶那样,把自己掩藏在青松底下。 叶,深红、猩红。“巾子峰头乌臼树,微霜未落已先红。凭阑高看复低看,半在石池波影中”(宋· 林逋《水亭秋日偶书》)。 <div>心形叶片,寒霜叶红。“乌桕迎霜已半丹,哦诗终日合凭栏。霜高木落应尤好,长挂西窗更怕寒”(宋· 陆游《子龙求烟雨轩诗口占绝句》)。</div> 枝叶在秋风、秋霜妙手下,幻化出万千色彩。有掉落,有留存,叶与籽的美感,便有了无穷的意蕴。“江郎山下野人家,漠漠朝烟出树斜。乌桕叶残垂白子,参差早拟是梅花”(清· 施闰章《还至清湖即目》)。诗说:江郎山林壑幽静,居住着一些好古闲适的人家,早晨袅袅炊烟从树林子里徐徐升起。那些深红的乌桕叶和白色的乌桕果粒,红白相间,就像早开的梅花。 色彩缤纷,令人流连。 <div>河堤上的乌桕树,绚烂的叶子,在色秋的阳光里高高地挂在枝头。果实渐由青绿枯成黑灰色,结子放蜡,每颗作十字裂,一丛有数颗,望之若梅花初绽。<br>我国的乌桕,曾经不仅是外贸上的重要物资,而且是外交上的友谊之树。1964年2月21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访问巴基斯坦,在巴首都伊斯兰堡的夏克巴利山上,亲手种植了中国乌桕树作为访问的纪念物。</div> <div>乌桕的观赏特色,第一在叶,第二在实。深秋时节,乌桕叶子红极渐落,洁白的乌桕果挂满枝头,似珠玑玉碎、素姿雪映。有古诗云:“千林乌桕都离壳,便作梅花一路看。”“偶看桕树梢头白,疑是江海小着花。”满树白色种子影影绰绰,犹如点点白梅,呈现的是另外一种美丽。</div> 宋· 陆游《秋思》曰:“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诗中则将乌桕叶色微微变红,菊花次第开放,天高气爽,风轻云淡,大雁南归低鸣,三言两语间,秋天的生动景象已跃然纸上。 乌桕常被借以寄情。魏晋 · 无名氏《西洲曲》有诗句:“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一首江南民歌中,描绘出在水塘边的家园,女子黄昏中,看到倦鸟双双归来,煦风吹动着屋前巨大的乌桕树,日日等待他归来......寂寞与萧索,悠闲与恬淡的心境,跃然纸上。 <div>明末清初· 吴梅村《圆圆曲》中写道:“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诗中用江南最有生活气息的乌桕树来写陈圆圆的故乡,远远一笔,横拽开去,就是一片江南秋景。</div> <div>清晨,弥漫着氤氲的薄雾,月牙堤更加如梦似幻。</div> 多彩倒影,悦目赏心。 红、橙、黄、绿,平水斑斓。 秋水长天一色。 斑斓映于水,似淡然湿水彩,晕染和流动。 湖边座落着“热带植物宫”。搜集有珍奇植物2000余种,展示主题是“植物奇观”和“植物与人类”,不仅是植物资源研究实验中心,也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和人们游览休闲之处。 这里,恬静温馨。 在自然的拥抱里,似乎呼吸都温柔。 芒草萧瑟,风姿摇曳。花语:秋意。 游弋的凤头白头鸭。以湖中小鱼、小虾、螺蛳为食,曾为明清时的宫廷宠物,有较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这四只白头鸭是2021年12月从总统府搬迁至此,前湖之畔,依托独立生态小岛与活水环境,与黑水鸡、小䴙䴘、白鹭、夜鹭等共生,悠然自得。 “三分秋色一分芦”。轻盈蓬松的花穗,安静地轻轻摇摆,与风呢喃,风情别样,成为秋景里的最佳配角。然而,芦苇和芦草虽然都是生长在江河湖泽、湿地中的植物,但却是有区别的。 芦苇。多年生高大直立草本,禾本科。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秋冬时节,芦苇给人以苍茫凄旷的美感。“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唐· 刘禹锡《晚泊牛渚》)。 芦草。又高又大又直,像鸡毛掸子。 芒。接近于草,丛生,叶子很细。 荻。狄花穗丝丝,花序舒展像拂尘。“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唐· 白居易《琵琶行》)。还有“秋风忽起溪滩白,零落岸边芦荻花”(唐· 杜荀鹤《溪岸秋思》)。诗人们诗中所指正是这种“狄花”。 粉黛乱子草。原产于北美大草原,多年生暖季型草本。花期 9-11 月,成片种植可呈现出粉色云雾海洋的壮观景色,景观可由9月份一直持续至11月中旬。 小朋友来到中山植物园北园。我们一起去秋游! 认识大自然,与孩子一起拼拼树叶图。 喂喂鸽子。以爱之心,和平共处。 认识枫叶。秋季变为黄色至橙色或红色,具有“手指”特征,人们心目中常用它来象征坚毅。“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古人借此咏物言志,通过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达志趣豪情。 盆景园中高大的栗树。它将秋的绚丽呈现你,怎么能够拒绝呢? 这里的乌桕树,高大苍劲。 仰首望天,宛如调色板! 还有中国特有的珍贵植物银缕梅。分布于江苏宜兴、安徽大别山区、浙江等地,被誉为“被子植物活化石”,是江苏唯一的国家一级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植物园1935年在宜兴采集到该植物标本,1992年定名为银缕梅。<div>银缕梅材质坚硬,纹理通直,结构细密,切面光滑、浅褐色、有光泽,可作细木工、工艺品、家具等。其树姿古朴,干形苍劲,叶片入秋变红色,花朵银丝缕缕更为奇特,可作园林景观树,也是优良的盆景树种。</div> 天地之间,跟随老师一起走入枫林世界。 蓝天秋色下,我们真开心! 北园中的红枫岗。面积5000平方米,由一字排开的四座小山岗组成,绵延起伏,景色清幽,这里收集、保存槭树科植物60余种,并搭配枫香、乌桕、榉树、黄连木等秋色叶树种,是保存和展示槭树资源、欣赏枫叶景观的特色专类园。每到秋季,众多彩叶交相辉映,各美其美,令人流连忘返。 这里有着多姿多彩的槭树(俗称枫树)。槭属是著名的秋色叶树种。槭树或树干笔挺,或姿态飘逸。叶形常奇数裂,三裂、五裂、七裂、九裂等,或掌状复叶,或羽状复叶,形态各异,奇特迷人;叶色丰富多彩,经秋变红、黄、橙、紫等色,色彩斑斓;翅果千姿百态,随风旋转凋落,妙趣横生。 初秋的枫树,霜染始素红。 秋天,植物可溶糖增多。枫叶细胞为酸性,在花青素作用下逐渐呈红色或紫色。 红叶穹天。“枫叶千枝复万枝”(唐· 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中国古代就把槭属植物叫做“槭”,且多应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槭木可作大车揉”的记载;西晋潘岳(潘安)在《秋兴赋》中有“庭树槭以洒落”之句;清· 昊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中也有三角枫的记载。<div>中国赏枫的习俗古皆有之,从汉晋到唐宋,再到明清,槭树一直是文人墨客赞赏的对象,流传下来的诗词佳句更是不胜枚举。最浪漫的还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据说其借枫写得藏头诗一首《我爱秋香》:“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秋月溶溶照佛寺,香烟袅袅绕经楼。”表达出对秋香的爱慕之情,有情人终成眷属。</div> 槭树或树干笔挺,或姿态飘逸。其实,古人所说之“枫”,并不局限于槭属植物,一切秋季叶片变红的植物皆可谓“枫”,包含金缕梅科的枫香、大戟科的乌桕、榆科的榉树等,自然也包含槭树。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槭树种类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槭树种类的75%,是世界槭树的主要分布中心,因而槭树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是园林绿化、彩化的优秀树种。 一座红桥,连接两岗。“枫林两岸经霜老,红叶无风落小桥”(明·朱肇煇《秋日江行》)。 火红热烈的枫叶,密密匝匝满枝头,于热情绚烂中,将时令与自然交织的氛围烘托到顶峰。 枫林尽染,红衰翠减,满山绯红,令人流连忘返。 清澈的溪流,迷人的色彩映衬着情深意重。 溪边水镜,绚丽多彩。 <div>石象路。霜降时节,称为一年“南京秋天最美的路”,开始了最绚烂的色彩。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寝。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div><div>石象路全长615米,沿途依次排列六种石兽,分别是狮子、獬豸(xiè zhì)、骆驼、象、麒麟、马,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div> 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其中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xiè zhì)是一种神兽,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触有罪的人;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即麟、龟、龙、凤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 石像古朴依然。这里的秋色,就像推开了彩色世界的大门,令人忍不住拿起画笔,轻轻描摹。 清晨,阳光温柔地倾泻,洒下柔和的温暖。 漫步其中,步步皆景。虽已“霜降”,如同游客观赏热度,气温一度仍高达摄氏30度。 人们仿佛置身巨大的油画中。 举首翘望,如同走进五彩斑斓时光隧道。 秋携时光而行,从容人间忙闲。 出来走走,亲近自然。抬头是秋色,阳光很温柔,天空可以很美丽! 初秋,这里的乌桕最吸人眼球。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在众多的诗作里,提到乌桕:“鹁姑声急雨方作,乌桕叶丹天已寒”。“虫锼乌桕叶,露湿豨蔹丛”。“乌桕新添落叶红”……无不在表述着秋日里绯红的乌桕叶与秋天重露繁霜的清寒之美。 石兽、乌桕、枫香和银杏,橙,黄,绿、红碎一地,一幅属于六朝古都最美的秋色画卷,在此缓缓展开…… 走在600年历史的路上……心中有诗处处诗。 蓦然回首,时光静好。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举起相机,定格美好。 低头是绵延历史,抬头是天降画卷。 <p class="ql-block">阳光倾泻,枫香显温柔。</p> 一枝一叶总关情。宋·诗人罗与之说:“看花应不如看叶”。 你捡一片叶,捡起金陵秋。 银杏,别名文杏、平仲。在宋代,因其形似鸭子的脚又被称作“鸭脚”。宋·杨万里《德远叔坐上赋肴八首银杏》曰:“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 梧桐道前,一株乌桕。明· 文震亨《长物志》中有云:“秋晚叶红可爱,较枫树更耐久,茂林中有一株两株,不减石径寒山也。” 秋风渐进,一场秋雨灌清凉。 几近稀疏乌桕叶,沉醉在这秋雨中。 秋雨神道,别样风情。 人们拍摄的热情未降低。 雨中自有雨中趣。 看看将我拍得怎样? 场景幽静,引入入胜。 <div>“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唐·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div> <div>不喧,不吵。此时此刻,是晚秋,还是初冬,只有在烟雨寒路中,走过的离人说得清,只有五彩斑斓的秋叶说得清。</div> <div>一阵秋风一片黄,一场秋雨一艳阳。</div> 阳光清朗,神道再现深浅不一的绿、黄、红、紫。不同层次的绚烂风情,鲜艳夺目。 一幅属于秋的画卷,继续在石象路铺开。 秋色古道,有娥娥红粉妆的模特走秀。 有色彩浪漫的妆扮。 也有挺胸仰首,风情万种。 深秋的美,在于她的静谧,肆意,热烈与张扬。 银杏叶起舞,枫叶红点染。仿佛看到时光的涟漪,岁月的印记。 微风不燥,秋色正好。一条梧桐道,每天视觉效果在变化,每时每刻的美都不一样。 <div>枫香树叶,灿若火红。有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二首》)。</div> 秋影如诗,秋色如画,这是秋天给予我们的最佳馈赠。 嘿嘿,它成了这儿的主人! 赏落叶缤纷,享无限美好。你叹人生短短秋,他人执手看黄昏。 枝条横展,枫叶透亮。 绿植叶红,绯红似火。 这里也是“中国国家地理营地”。 一念秋风,一季秋叶。飘落红叶声声寒。 秋阳杲杲(gǎo),朝晖满地,闲游这里,浑然不觉尘世喧嚣。 “卧虎藏龙”习武地,满地金黄正是最好的祝福。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唐·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秋日静美,家常里短,温馨静谧。<br> 石象路旁还可赏红枫。红枫,槭树一种观赏树木,主要观叶,最早可见于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士、骚人墨客便对槭树的秋叶十分青睐,呤咏描绘之诗文屡见不鲜。如明· 柳应芳《赋得千山红树送姚园客还闽》曰:“萧萧浇绛初碎,槭槭深红雨复然,染得千秋林一色,还家只当是春天。” 一处“胭脂雪”亭成“网红”。 亭阁前后、风雅别致。 树姿优美,熠熠生辉。 秋风相伴,枫叶共舞。 细观叶脉,嫣红楚楚,惹人心动。 举头赏红枫、耳听鸟语声。一方天地,悠然自适。恰似宋·陆游《醉题》曰:“悠然自适君知否,身与浮名若个亲?” 略显萧索的秋风,尽染片片枫叶红。《花经》云:“枫(指槭树)叶一经秋霜,酡然而红,灿似朝霞,艳如鲜花,杂厝常绿树种间,与绿叶相称,色彩明媚,秋色满林,大有铺锦列秀之致。” 神道石望柱。翁仲路是明孝陵神道第二段,长250米。望柱顶置圆柱形冠,柱身满雕云龙纹,改变了唐宋以来神道望柱顶部作莲花式的风格。<div>传说,秦始皇手下的大将阮翁仲勇猛无比,镇守边关时,匈奴来犯,见到翁仲则避而逃之。翁仲死后,秦始皇用铜铸造了一尊翁仲像,置于咸阳宫外,作为纪念。此后,帝王们纷纷效仿,成为习惯。作为卫士,翁仲逐渐被列置在帝王陵墓上。</div> 翁仲路依次排列着一对望柱、两对“武将”和两对“文臣”仪卫石像。 “文臣”、“武将”威严端庄,是陵墓的仪卫者和忠实守护者。 神道过棂星门后,折向东北过金水桥,便进入明孝陵陵园的主体部分。 <div>《葬经》曰:“葬着,藏也,乘生气也。”明孝陵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陵墓,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br></div>文武方门。孝陵的正门,原为5个门洞,3大2小,中间3个为拱形门洞,两边2个为长方形门洞。庑殿顶上盖黄色琉璃瓦。清朝同治年间改建为一个门洞,上嵌清石门额,阴刻楷书“明孝陵”3字。1999年重新进行修复,恢复了明代时大门的原貌。现为五门,黄瓦、朱门、红墙,正门上方悬挂长方形门额,竖书“文武方门”4个鎏金大字。 “文武方门”上鸱吻脊饰。鸱(chī )吻龙纹四爪,龙首怒目作张口吞脊状,背插宝剑,立于尾脊。鸱吻为龙生九子其中之一,传其因好张望,喜欢吞火,压辟火灾,古建筑便塑其形象于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唐·李白《三五七言》)。 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中门,即孝陵门,原为5个门洞,后被毁。碑殿于清康熙年间改建,是一歇山顶,三开间,红墙小瓦建筑,南北正中各开一门,亭内立有5块碑刻。<div>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玄烨首次南巡到达金陵,亲往孝陵拜祭。“上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出,复由甬道旁行。赏赉守陵内监及陵户人等有差。谕禁樵采,令督抚地方官严加巡察。“<div>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谒陵,见墙垣多倾屺,下旨“交与江苏巡抚宋荦、织造郎中曹寅会同修理”。<br></div></div> 康熙并御书“治隆唐宋”四字,交与当时的“江宁织造”郎中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父)勒石制碑,以垂永久。“治隆唐宋”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这是因为清朝刚统治中国,康熙执政初,汉人不服满人统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康熙深知,光靠高压政策是不行的,还须依靠汉人。所以,康熙在6次南巡中,5次拜谒明孝陵。碑两侧是乾隆皇帝题书的御碑。洪秀全、孙中山在南京成立政权后的第一件事也是祭拜明孝陵,以示推翻满清、恢复中华的决心。 碑殿龙纹与驮碑龟趺(guī fū),又名赑屃(bì xì)。“治隆唐宋”石碑驮碑龟趺与众不同,脖粗而短。<div>中国古代传说龙生九子,各不为龙。龙子中的龟趺又名霸下,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为龙之第六子,其形貌样子似龟,天生神力,喜欢负重。龟趺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div> 内红门。原为三洞对开的双扉红门,门顶覆黄色琉璃瓦。入此门,寓意是从阳间走进阴间,因此,红门又称阴阳门。 不负美景好时光。 一枝独秀。 唐·王维《文杏馆》诗曰:“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琉璃飞檐,跑兽端立。 大红门墙,静静落叶,色彩斑驳,令人驻足。 门洞也精彩。 东配殿,与西配殿相对。 享殿。位于碑殿之后。原明代孝陵殿毁于战火,尚存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通高3.03米,台基上有大型柱础64个。大殿基长57.30米、宽26.6米,可见当时该建筑之宏大。原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神位。现存地表建筑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两次重建的三小间享殿。 台基四角有石雕螭首。 <div>螭首又叫螭头,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属于传说中的蛟龙类。螭首在古代多用于彝器、碑额、庭柱、殿阶及印章等。唐朝时螭首碑逐渐成为等级高低的象征,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准刻制。</div> 台基北侧。 <div>殿后有株乌桕树。正值秋尽,淡雅繁美,画风大变。枝干清瘦虬曲,尽显点线之美,雪白桕籽点点,好似无数白花,像极寒梅初绽。无怪古人便有了诗曰:“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元·黄镇成《东阳道中》)。</div> 站在升仙桥上,前方即方城明楼。明楼后座落着朱元璋与马皇后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方坟为圜丘,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在南边石壁上于民国时期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 清晨,再到燕雀湖。南朝萧梁时期,这里始称燕雀湖或太子湖。古时的燕雀湖面积极大,湖边芦苇丛生,各种水鸟常栖息于此。至元末明初发生巨大变化,1366年,明朝建国前两年,明太祖朱元璋为营建宫城,经刘伯温军师勘测,宫城位置宜在钟山“龙头”之前,这一带正是燕雀湖所在地。朱元璋便敕令迁三山,调集几十万民工填燕雀,使燕雀湖大部分填塞。由于湖广势低,填湖工程十分浩大,故民间有“移三山,填燕雀”的说法。《上元江宁乡土合志》:“新宫之址在都城东,盖填前湖而筑之。前湖即太子湖,一名燕雀湖。今既填塞,犹留一泓于城外”。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苏幕遮·怀旧》宋·范仲淹)。如今,燕雀湖畔种植了大量的落羽杉等色叶树种。杉林倚水而立,秋天一到,就开始小心翼翼地分解它的叶绿素,逐步层林尽染,湖面秋色倒影,色彩斑斓,相互晕染,画面广阔而通透,宛如童话般的秋日水彩画。 在寒风的催促下,这里渐渐美成莫奈笔下的油画世界,再次迎来一年中的“高光时刻”。 <div>“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落羽杉原产于北美及墨西哥,是一种优美的园林树种,树形高大挺拔,树叶繁茂,树高可达25至50米,树干圆满通直,圆锥形或伞状卵形树冠,其羽毛状的叶丛秀丽,入秋后树叶变为铜锈色,是良好的秋色观叶树种,常栽种于平原地区及湖边、河岸、水网地区,是古老的“孑遗植物”,耐低温、耐盐碱、耐水淹。</div> 日出时分,是落羽杉林的最美时刻。此刻湖面水天一色,层次渐变的色彩倒影水中,宛若仙境。 水面在阳光的轻抚下,渐渐苏醒,柔和而耀眼。 阳光折射出粼粼波光,映衬一副唯美的秋景图。 羽杉水镜。 层林尽染秋意浓,叠翠流金将入冬。 <p class="ql-block">悠闲的黑水鸡。</p> <p class="ql-block">踌躇满志,对生长环境似乎心满意足。</p> 湖中游弋着觅食的黑天鹅。 湖畔吉祥果,成熟喜洋洋。吉祥果又叫火棘,属于含糖量高的水果,通常在10-12月份成熟上市,属于秋冬季节的时令水果。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走入钟山,这里没有你追我赶的喧嚣,没有让你的“内卷”和焦虑,一草一木在诠释着沉稳而热烈的“美拉德”。<br>岁月轮回又一秋。大雪节气后,萧索的冬日将来临。念岁月更迭、待阳光而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