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冬日共研,催开一树梅香,追梦语文,沉醉一路芬芳。为了进一步落实语文新课标,助推青年教师成长。在这乍暖还寒的初冬时节,明德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p> <p class="ql-block"> (一) 说教材</p><p class="ql-block"> 此次担任四年组赛课的是青年教师刘慧,她为我们带来的是一堂精心准备的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该小古文选自南北朝著名学者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通过当时年仅七岁的王戎根据情况分析出道旁李是苦李的故事,表现了王戎的聪慧过人,也启发孩子们:遇事要仔细观察,动脑思考,根据有关的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能盲目跟风才能得到新知。</p> <p class="ql-block"> (二) 赛课风釆</p><p class="ql-block"> 教学时,刘老师首先抛出骆宾王和司马光在7岁时都干了什么?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然后很自然的切入课题,着重强调了“戎”的书写,加深了对主人公的了解,随后进入文本学习,从词到句,从句到文,结合着注释和生动的图画板书插图,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多体验着人物的语言、对话以及思维。跟随着老师的指导,从读中感悟,悟中再品读,老师循循善引,同学们思辨纷呈。</p><p class="ql-block"> 课堂中,刘老师釆用了多种形式的读,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理解三个“之”的意思,校对学习中的易错点重点讲解,加深学生印象,巩固难点。另一方面刘老师还注重教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整节课,教师全身心投入课堂中,与课融为一体,或范读,或吟诵。学生也深受感染,积极融入到课堂中。在快乐中学,在学中深入探究,一堂课结束,学生会背古文,会说故事,还能明理。</p> <p class="ql-block"> (三) 幕后故事</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新进的年轻教师,刘老师一直虚心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同级教师请教。在展示课前,在教研组长肖蒙老师的带领下,四年级组五位语文老师为刘老师的展示课群策群力,一遍遍的试讲、一次次的磨课、反反复复的修改……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刘老师终于破茧成蝶,给大家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课。</p> <p class="ql-block"> (四)小结</p><p class="ql-block"> 四季更迭,岁月静好,任他时光变迁,我们始终教研初心不改,戮力同心行进在向前向上的路上。加油,每一个携手同行的教育者!加油,每一个比肩同行的教育逐梦人!</p> <p class="ql-block">撰稿编辑:李琳琳</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杨萍 章云莉 肖蒙</p><p class="ql-block"> 撰稿时间:2023.11.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