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带父母重游浦江两岸

张锁龙

<p class="ql-block"><b>大女儿说:“小时候父母带我们上海浦江游,长大后我们带着父母重游浦江两岸。”那是39年前的1984年暑假,孩子妈正在上海仁济医院进修,我带着两个女儿到上海,一道在十六铺码头买了游浦江轮船票,从外滩到吴淞口,观赏浦江两岸风光,特别到了吴淞口两个女儿高兴得要跳起来:我看见大海啦!</b></p> <p class="ql-block"><b>11月初,两个女儿商定选择一个周末两天,预定好旅馆,让父母看看浦江两岸的夜景。他们考虑,若乘高铁常州到上海1小时,但乘高铁上下车走的路长,上海出站乘地铁既拥挤又走路较多,担心父母走不动。因此,决定开车去上海,减少父母上下车的疲劳。</b></p> <p class="ql-block"><b>2023年11月25日8时,小女儿驾车带父母、姐姐和丈夫前往上海。10点多钟到达上海,就直接到预定的延安饭店入住。</b></p> <p class="ql-block"><b>在上海工作的外孙女已在附近预定的用午餐饭店等候。大女儿说:“正逢父亲和妹妹的生日,买了‘聚福’的季节限定的柿子蛋糕,寓意着事事如意,福气满满”。愉快地在上海过了一个别有风味的父女同一天的生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外孙女与外公外婆在浦江畔</b></p> <p class="ql-block"><b>用餐完毕,即网约车至外滩,站在黄浦江岸边,面对东逝的浦江水,追思着:江,还是这条江,可我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1956年8月,部队在福建修鹰厦铁路,1953年2月参军抗美援朝,回国后,参加黎湛铁路建设,第一次回家探亲,途经上海转车,曾来过外滩。</b></p><p class="ql-block"><b>此后,部队驻在湖南、援越抗美期间,探亲、送上海退伍老兵时,我顺道光顾了外滩,那时,是二十多岁、三十多岁……如今已经白发苍苍奔九的老人。</b></p> <p class="ql-block"><b>啊!时间是无情的,却又是有情的,留给我许多美好的记忆:在援越抗美战斗最激烈的1966年12月,我护送松江退伍老兵回上海,顺道回江苏与爱人吴毓美登记结婚,因战时干部不能年年探亲,直到1970年才有第一个孩子。1982年转业来常州工作,结束了16年的夫妻分居生活,一家人得以团聚。1984年趁爱人在上海仁济医院进修、两个女儿放暑假的机会,带她们一起游浦江,女儿记忆犹新,大女儿说,“小时候父母带我们上海浦江游,长大后我们带着父母重游浦江两岸”。并举办简洁富有情义生日活动。</b></p> <p class="ql-block"><b>江,还是那条江。但两岸标志性的新建筑不断涌现,浦东东方明珠、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等,先后一个个拨地而起,旧建筑旧貌变新颜,江上行船增添新款式。</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晚上,浦江两岸高楼大厦被光照得流光溢彩,美仑美奂;江中的彩色游船往返穿行,游客无不赞美夜景之美,美不胜收,美得流连忘返。</b></p> <p class="ql-block"><b>苏州河,还是那条河,但已变成景观河。外白渡桥,还是那个桥。但夜晚被不断变幻的红黄橙青蓝紫等色彩光照,显得格外漂亮,个个游客舍不得离开,驻足欣赏,或拍照留下那美丽的瞬间。上海在新时代变得越来越美丽。</b></p> <p class="ql-block"><b>观赏浦江两岸夜景后,我们又走进南京东路步行街,人头攒动的步行街热闹非凡。到可乘地铁2号线时,我们乘地铁到静安寺站,回延安饭店休息。</b></p> <p class="ql-block"><b>26日上午,女儿又陪父母游了静安寺和愚园路,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海纳百川,融合世界文化,西方的圣诞节标志物圣诞树、圣诞老人等已在街头显示。</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在愚园路历史名人墙上,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常州有瞿秋白、恽代英、史良等,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革命奋斗时期均出入于此。</b></p> <p class="ql-block"><b>吃过午饭,我们顺利返程,平安回到家里。女儿的孝心暖着父母的心。</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