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致敬戍边军人”活动中,南京交通中心与驻藏武警交通部队互赠纪念物品,收到了部队寄来的军旅作家著书和13枚石头。这些都是来自川藏线和新藏线,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由武警官兵专门搜集,随定期补给车辆带出。每一块石头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弥足珍贵。<br> 为此举办“人在路上 路在心中”展览,展示来自西藏养路兵的礼物,分享来自国土另一端的公路精神传承。 这13颗大小不一、纹理深浅不一、或光滑或粗糙,形状各异极富特色的石头,却有着共同的履历:它们均来自同一个地方,那便是通往青藏高原的国道边。 川藏线(318国道)和新藏线(219国道),是通往西藏的两条最美公路,由解放军基建工程兵851大队于1974 年开工建设。目前由武警交通三支队承担这两条海拔最高、灾害最多、养护难度最大的2800 余公里道路的养护保通任务。他们以“天路”为伴,守护着这两条祖国西部大动脉的畅通,受到了藏区人民的爱戴。 1【川藏线•5枚】 第1枚,来自川藏线东达山,海拔5300米。为川藏线海拔最高山,一年四季积雪。被登山爱好者视为圣地,也是“生命禁区",武警官兵常年驻守于此。 第2枚, 怒江大桥旁的石头,看到它令人想起那位以身殉难的年轻战士。埋着战士身躯的桥墩永久保存了下来,成为后人纪念先烈的标志物。而眼前的这枚血色裂纹石,亦是战士不巧生命的挽歌。 第3枚,来自“死亡之地”的石头,由于降水极其丰富,山体土质疏松,号称“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各种地质灾害频发,被戏称为“世界公路病害的百科全书”。直到2015年通麦特大桥建成以后,进藏得以安全。 <p class="ql-block">第4枚,来自素有“死亡沟”之称的川藏线然乌沟,特殊的地貌引得春、秋、冬季多发雪崩。2023年1月,然乌沟再次发生雪崩,武警护路官兵历经4天苦战,抢通公路。</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川藏线然乌湖风景)</h3> 第5枚,便是来自全国网红打卡点——“天路72拐”边坡的石头,也是最美的一枚,表面平整光滑,又隐隐展现出一幅天然的水墨画。甚为喜爱。 2【新藏线•8枚】 第6枚,新藏线马攸木拉服务区的石头,这是新藏线海拔最高驻点,海拔5211米,战士初到高原反应严重,当地紫外线强烈,皮肤很容易晒伤。 第7枚,来自新藏分界线——界山达坂(达坂在藏语是“山口”的意思)的石头,这里树立着“海拔6700米”字样的路碑(后经实测为5248米),但武警部队仍保留了原路碑,表达对73年前首抵这里先辈的敬意。 第8枚,新藏线班公湖畔的石头,2020年,印军越过实控线,进入我国班公湖公路,我边防部队予以有力回击,力挫人数占绝对优势的印军挑衅,并抓获俘虏多名。该石头为武警官兵专程搜集,湖畔有我军战士刻石: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第9枚,来自新藏线甜水海段的石头,这里的新兵站被骑行爱好者和驴友们奉为大名鼎鼎的不毛之地。对驻扎于此的养路兵来说,枯燥生活的唯一调剂便是在夜晚看星星。 第10枚,这枚来自大红柳滩的石头,通体呈现红色麻面,倒是颇有几分似红柳呢。红柳滩紧邻阿克赛钦无人区,驻守在这里的中队(工区)官兵几乎与世隔绝,每过一段时间靠补给车运送物资。 第11枚,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卡子达坂的石头,地处无人区,苍凉悲怆寸草不生的恶劣环境造就了这枚通透似玉的美石。 第12枚,康西瓦达坂的石头,为纪念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牺胜的烈士,修建了“康西瓦烈士陵园”。此后,因公牺性和病故的边防军人相继安葬于此,是中国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园。 第13枚,来自库底达坂,是新藏线第一个冰雪达坂,地势险要,坡长27公里,气压反差大,容易引起耳膜鼓胀,严重者会造成耳膜破裂。 3【尼泊尔的石头】由参加尼泊尔地震国际救援的战士带回,成为了护路兵首次执行援外任务的见证者。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养护与抢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p><p class="ql-block">巡查道路</p><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见到这被冻伤的双手和</p><p class="ql-block">被高原强烈紫外线灼伤的脸庞</p><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官兵们不顾安危</p><p class="ql-block">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检修桥梁</p><p class="ql-block">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鏖战风雪</p><p class="ql-block">在险情频发的峡谷中抢通道路</p><p class="ql-block">便不会有网红打卡的最美“天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你能看到</p><p class="ql-block">他们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平静地用餐</p><p class="ql-block">在318国道里程碑前开心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便知我们是何其幸运何其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大美川藏线-新藏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6【后记】“人在路上 路在心中”互赠纪念物品交流展已经持续了数月,我也因此多次驻留观看拍摄思索,第一次受好奇心驱使赏玩展石;第二次开始注意到那些养护图片;最近一次重新将展石与图片两相对照,发现了石头后面隐藏着的故事,让我大为感动,以此美篇致敬公路英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