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小学优秀教师风采】退而不休,发挥余热,温暖人心 ——河西小学退休教师 刘爱芝

河西小学

<p class="ql-block">  一位30多年的老班主任,一位已经退休了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尽职尽责、不辞辛劳的老人。曾有人给她作了这样的概括:凡对学生有益的事,她都会积极呼吁;凡是学生教育的活动,她都会积极参加;凡是学生遇到的困难,她都会积极帮助解决。这位老人就是馆陶县河西小学的刘老师老师。退休后,刘老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仍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心系农村孩子,奉献农村教育,致力于关心下一代工作。</p> <p class="ql-block">一、情系教育、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退休以后,全身心投入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她说:我深知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性和开展工作的困难程度,我认为,退休以后还能继续为教育事业尽点力、做点事情,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刘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在学校她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无特殊情况不请假,从不搞“特殊”,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认真细致,总是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教育教学成绩名列全县前茅,“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是她的工作座右铭,对学生一视同仁,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对学困生总是耐心辅导,细心指导,从不厌烦和放弃。老师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教学水平得到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周边的老百姓见到刘老师,总是主动打招呼,向老师致敬。“孩子遇到刘老师是一生的幸运,我们打心里高兴”这是学生家长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二、示范引领,发挥传帮带作用。</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不仅关心学生还对我校的青年教师给予关怀。她经常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师德名言勉励自己和青年教师。我校有一位青年教师,由于缺乏工作经验,班主任工作不到位,一度表现消极。刘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多次找这位青年教师谈心,以自己年轻时工作的艰难与无人引路之苦为例,启发青年教师工作的光荣感和幸福感,指导她正确对待质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安心工作。另一位青年教师,公开课得到好评后,流露出自满情绪,认为当小学教师是大材小用。刘老师就以“教到老,学到老”的切身体会,勉励她学无止境,精益求精。有的青年教师业务上肯钻研,政治上少进展,刘老师就从政治上引导他,鼓励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年轻教师向刘老师请教教学经验,她总是毫不保留地给青年教师传经送宝,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深入课堂问诊把脉,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被大家称为“可敬的刘大姐”。</p> <p class="ql-block">三、关心热爱学生,献出一颗爱心。</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有一种爱最无私,最圣洁,最崇高。它不同于母亲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更多地出于天性;它不同于医生对于患者的爱,这种爱往往会失之于过分严厉;它也不同于园丁对花朵的爱,这种爱是在辛勤中包含着收获的渴望。它是上述爱的综合、净化和升华。这就是一个老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爱。这是一种理智的爱,它来自对祖国之爱的根基,对党之爱的源泉,对人民之爱的动力。刘老师老人就是具有这种爱心的代表。刘老师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p>

刘老师

青年教师

学生

工作

退休

关心

教育

河西

我校

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