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寒冬送暖流光彩,学风徐徐伴君来。为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新课标理念下素养课堂的构建,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推进集体教研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11月30日,乐陵市安居小学全体数学老师集中学习收看“山东省小学数学新课标新课堂系列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特级教师曹培英从钻研课标,目标统领,深刻领悟三部分进行剖析。一是课改深处是课堂;二是数据意识,主要指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的感悟;三是情境创设应有利于激活经验,减少无关的干扰和波折,从而引发高层次思维。</p> <p class="ql-block"> 于华静老师在《凸显百分数统计意义,培养数据意识》中指出数据意识需要在数据分析过程之中发展和培养。在百分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百分数能帮助我们认识随机事件背后的规律,使得问题得以有效合理地解决。这样,在运用百分数的统计意义分析解决问题中提升对百分数统计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数据分析意识和应用意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节课是由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实验小学的朱丽颖老师执教的《平均数》。朱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自然巧妙地引入新课。通过这堂课,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寻找求平均数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思维空间。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课是管群老师执教《平均数》,管老师通过创设情景,提出“谁的投篮水平高?”这一问题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考要收集数据,用数据说话。“怎样依据这些数据判断谁的投篮水平高?”引导学生初步整理和分析数据,体验“比总分、比场次”多种情况都不公平,引出“比平均每场得分”,从而激发学生对平均数的探究。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与学习数学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第三课是于新星老师支教的《百分数》。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百分数”属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重在检查学生是否理解百分数在统计中的统计意义,是否能从统计中知道百分数所表达的随机性。于老师通过运用统计中的百分数进行分析对比,让数据说话。比如投篮的次数、投中的个数;降水的可能性数据;以及近年来全国学生超重肥胖的比例来进行分析。让学生说出每个百分数的含义,体会百分数蕴含的信息,通过分析青少年健康状况,积累“想数据、说数据、用数据”的经验和方法,体现百分数作为统计量的育人价值。</p> <p class="ql-block"> 第四课是于华静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认识》,本节课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是一节切合实际的实用,有效的公开课。教学过程注重引导学生怎么学、怎么做,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本节课老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合作探究,从而得出结论,给学生安排充足时间,让他们反复讨论,进行合作。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是一节好课。</p> <p class="ql-block">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们一直在学习的道路上,安居小学将在原有的辉煌上,用靓丽的姿态给自己定位一个新的高度,倾听更多教育之声,吸收更多宝贵意见。安居师生将初心如磐,笃行致远,踔厉奋发,向着明亮那方一路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