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由故居、纪念馆、仁堂、有立梁公祠、大礼堂、旧乡府、供销社、衷玉梁公祠等建筑组成,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启超故居建于晚清,是梁启超先生童年接受启蒙教育和少年时期成长生活的地方,是一幢古色古香的青砖土瓦平房,由故居、怡堂书室组成,建筑面积有400多平方米。故居有一厨房、一门楼、两天井、一饭厅、一正厅、两耳房,门楼侧有梯级直达其顶部的藏书阁;怡堂书室是梁启超曾祖父所建,是梁启超少年读书、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的地方。1996年,梁启超故居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故居与纪念馆之间的广场中央竖立着一尊铜像,高2.38米,重400多公斤,由新会籍的广州美术学院林敦厚教授、雕塑家林汉强父子共同设计。铜像中的梁启超一手叉腰,一手紧握书卷,目光坚毅执着,作深思状,再现了当年忧国忧民、不断探索,终生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战斗不息的风采。梁启超故居纪念馆2001年建成,它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大师莫伯治先生主持设计,建筑面积达1600平方米,建筑形式中西合璧,既有晚清岭南侨乡建筑韵味,更隐现天津饮冰室风格。2022年,布置了“强国梦</p><p class="ql-block">中华情”梁启超生平史迹专题展,该展览面积约1600平方米,由“序厅”“少年才俊 新会骄子”“初涉政坛 救亡图存”“漂泊异乡</p><p class="ql-block">心系家国”“再造共和 反对复辟”“学术巨擘 享誉中外”共6个部分组成。展览对梁启超先生的生平及事迹进行详细挖掘,以梁启超先生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做出的探索和贡献为主要内容。</p> <p class="ql-block">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p><p class="ql-block">在我少年。</p><p class="ql-block">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p><p class="ql-block">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p><p class="ql-block">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p><p class="ql-block">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p><p class="ql-block">红日初升,其道大光。</p> <p class="ql-block">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一位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众多领域均有卓越建树的百科全书式人物。</p><p class="ql-block">梁启超自幼接受传统儒家教育,家乡厚重的文化底蕴,豪杰哲人的嘉言懿行,历史朝代更迭的沉痛教训,在他心里播下救亡图存的爱国种子。青年时期,梁启超师从康有为,立志变法改良,共同发起“公车上书”,推动清政府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译介西方各种理论、思想、学说,吸收和创造了“中华民族”等许多重要概念,从内容、文体、文风等多方面引领中国社会思潮,成为清末民初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和最重要的启蒙者之一。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坚决反对帝制与复辟逆流,推动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巩固了辛亥革命成果,使共和观念更加深入民心。巴黎和会期间,梁启超在欧洲开展国民外交活动,捍卫国家主权。他将会上外交失败的信息及时传回国内,引爆“五四”风雷。晚年梁启超在清华等校任教,倡导清华校训,培养出大批优秀文史研究人才;任京师、北京等图书馆馆长,为中国图书馆事业早期发展做出卓越贡献;潜心学术研究,在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历史、法律、宗教、新闻、教育、图书馆学等诸多学科著述宏富,为后世留下丰厚精神财产。</p><p class="ql-block">梁启超一生经历国耻世变,蒿目忧心,不能自已。从新会神童到维新变法主将,从引领风潮启蒙者到再造共和功臣,从诲人不倦名师到著述等身大师,梁启超始终以爱国、救国之责为己任,始终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自励自勉,呕心沥血,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我一生的政治活动,其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要贯彻我爱国救国的思想与主张,没有什么个人打算。”梁启超跌宕起伏的一生,思想与主张虽因势多变,但爱国、救国的初心至死不渝,体现了近代先进分子上下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格魅力和文化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p><p class="ql-block"> 今天,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学习梁启超赤心赴难的家国情怀、凛然忘身的民族大义、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激励后昆团结一致、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