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爹是党员,(二)

峰回路转

<p class="ql-block">"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p><p class="ql-block">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p><p class="ql-block">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p><p class="ql-block">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听到这支歌,是在小学三年级时,参加全联校庆祝"六一″儿童节的联欢会上。郭村小学的两个小女生,一个梳了简发头,额头上涂了两横黑道道的演妈妈,一个梳了两只羊角辫,涂了红脸蛋的演女儿。这支忆苦歌曲我还没有体会到有多苦,却感到歌曲悠扬婉转意境特别美,没等老师教唱我就会唱了。尤其是"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这一句直入心肺。</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常听我妈讲故事。但讲故事的地点不同,我妈讲故事的地点是在炕头上,守着"窗前明月光"。我妈讲故事的内容也大不同,她讲的故事绕来绕去就绕到了我爹身上。</p> <p class="ql-block">我妈在村里时,最爱看演牛郎织女的戏。她深有感触地说,我跟着你爹就过了多半辈子"牛郎织女"的生话,戏里好端端的恩爱夫妻,硬生生地叫银河隔开了。我和你爹的小家庭生活是叫一张薄薄的纸给隔开的。牛郎织女一年只能见一次面。地上行走总比上天容易,你爹一年也就比牛郎多回来一两回。这故事我妈几乎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p><p class="ql-block">我妈跟我爹是1951年冬天结婚的。这桩姻缘的红娘是我奶奶和老娘(现在叫姥姥)。两位母亲一见如故,亲热的如亲姐妹。两家儿女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两位母亲一拍即合,就为儿女们定了终身大事。那时新中国刚颁布了《婚姻法》,我妈上夜校时听说了,要"婚姻自由″,不能像旧社会没见新郎倌是甚样,就蒙了盖头嫁到了个"生人家"。我爹接到奶奶的信就从太原赶回来,他是孝子,特听我奶奶的话。回家第二天,就遵照奶奶的指示去北娄村相媳妇。这话要反过来说,是我妈思想开窍(现在叫思想解放)提出"要先见见再说"。</p> <p class="ql-block">我爹离开北娄村刚进家门,奶奶就问,怎样?见到你媳妇了吗。父亲如实向奶奶汇报,我一进门,只见炕上坐着四,五个闺女,她们见我羞怯怯的样子都大声笑起来。我只扫了一眼,有个坐在后面的没笑,脸红扑扑的,见我看她,嗖地一下低下了头。奶奶说,我儿有眼光,没错,就是她了。你说呢?我爹说,听妈的。</p><p class="ql-block">母子俩正说着,北娄老娘就托人捎话过来,"没甚说的,叫两个年青人把事办了吧"。</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爸照样穿着齐齐整整的去了准丈母家。我妈早梳妆打扮好了,仍在镜子前侍弄着两条大辩子。见我爸来了,啥也没说,就跟着出了门。我爸在前面走,我妈紧跟在后,一路上没说一句话,一路上谁也不理谁。到了兰掌区公所,区政府秘书问,你们是父母包办还是自由恋爱?我爹早红了脸不知该说什么好。秘书说,新社会了,可不能包办了,要是包办的,你们就回去吧,先恋爱后结婚。我爸说,那先结婚后恋爱行不行?我妈此时不能不表态了,我俩,我俩是自由的。秘书拿起笔,顺溜地填写了两份结婚证书。第三天,我妈就跟着我爸启程,坐车到了太原,开始了他们先结婚后恋爱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我爹是厂工会干部,组织上只批了他三天假。建国初百废待举,刚进厂的党委书记依托工会开展工作,年轻的父亲成了骨干。他回厂后就被派到北城区工会干部培训班学习,就是在学习期间,父亲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p><p class="ql-block">一九五七年的秋天是个多事之秋,中秋节前的晚上,父亲拿着个纸卷回到家。母亲见平时就不多言语的父亲一声不吭,知道他在外一定又遇到了烦心事。吃过晚饭,母亲说,有什么难事,你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此时,父亲没有正视劝他开心的我妈,他站在窗前,望着天上的那轮圆月,头也不回地说,"明天回老家,种地去吧"。这没头没脑的(我妈原话)一句话说的我妈一头跌进了云里雾里。</p><p class="ql-block">原来区委区政府号召要压缩增长过快的城市人口,要求党员干部带头。父亲参加了会议,当时就报名填了表。母亲知道了缘由,长长地出了囗气说,吓我一跳,以为你摊上什么大事了,你没事就好。母亲把那个硬纸卷卷用心地缠裹好放进了柜子里,第二天去街道服装厂辞去了她心爱的"裁缝″工作,领着我弟弟回到了盂县老家。</p> <p class="ql-block">日出上地劳动,收工回家做饭缝补,母亲里里外外都是"一把手″,不论当时的生活多难,不管繁重的劳作多累,她每天给我们的总是一个又一个欣慰的笑脸。是的,谁能理解在摸爬滚打中拉扯着五个儿女成长的艰辛。母亲不要谁理解,也不要谁怜悯,她看着儿女们一天天顺顺溜溜地成长,比什么都开心。眼看着儿子到了提亲的年龄,母亲说盖房子吧。</p><p class="ql-block">盖新房,在农村可不是小事,家里要有人力,要有材料,还要筹措一大笔钱。我妈早谋划好了,她是村里有名的裁缝,盖房需要的人工,她可以给人家做身新衣服换工;盖房所需费用,她也积攒的差不多了;最难的是村里买不到木材,我妈把希望寄托在了父亲身上,"他在厂里搞建设还缺几根木料"?</p><p class="ql-block">此时的父亲正负责工厂改建和职工宿舍的建设。父亲回到家,我妈很严肃地向他提出了要求,平时家里有什么事也不用你管,让你一门心事做公家的事,就是给儿子盖新房娶媳妇这事也不用你操心,你只管把木料买回来,这房子就盖成了。</p><p class="ql-block">我爸这次打破了见面不吭气的记录,大声跟我妈喊起来,你这是逼我犯错误,木材是国家的,是批给厂里的,我是……,"你是党员,你不能带这个头。我就猜到你会这样说″。这不,房子没盖成,终成了我妈的一块心病。</p> <p class="ql-block">儿女们小时候发愁长不大,长大了又是长大了的愁气。眼看二姑娘也高中毕业回村,我妈又着急了。村里有办法人家的孩子,或去了县工厂上班,或去乡办企业打工。我妈在村里那有这门路。邻家大嫂出主意说,他爹在太原这么多年还不能给姑娘找个干的?这个主意我妈也打过,她自已但有半点办法就不愿给我爹添麻烦。</p><p class="ql-block">说来也巧,1983年春节刚过,父亲受命筹建省新华印刷厂分厂。机会来了,新厂要向社会招工百十名。母亲给我爹去信,咱二姑娘符合招工条件,你就照顾一下吧。等不见回信,我妈说这是大事,事不宜迟,得亲自去太原跑一趟。父亲自然知道我妈来意,不等母亲开口,我爹重语心长地说,这次招工指标是不少。但厂里多年不招工,许多职工子弟在家待业,现在报名排队人数远超过招工指标,你让我怎么办?我是……。"你是党员,你不能带这个头″,我妈果断地打断父亲的话说,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都改革开放了,你还不开放。你当你的"先进″"模范″,我们娘儿们的事再不找你。说完,母亲买车票返回老家。</p> <p class="ql-block">父母亲先结婚后恋爱的生活,在扯不断,理还乱中,经历了金婚,钻石婚,白金婚几个重要阶段。他们的"牛郎织女″生活延续到晚年,直到儿女们把家都安到了太原,才把母亲接到了父亲身边。</p><p class="ql-block">居住在太原的母亲加入了街道老年生活的队伍,秧歌队,舞蹈队都有她老人家的身影。社区要组织体验,问我妈有没有城市医保卡,没等母亲反应过来,一位熟悉的热心大妈抢先回答,她是农村户口,没有退休工资,也没有城市医保卡。说者无意却深深地刺痛了我妈的心。她们那里知道,这可是我妈一生最大的心病。</p><p class="ql-block">母亲二话没说,转身回家从柜子里翻出了那卷"宝贝"。</p> <p class="ql-block">母亲把她保存完好的那卷"宝贝″扔给了父亲。我第一次见母亲生这么大的气,第一次见母亲这样地动感情,"你爹死脑筋不开窍,我跟上他吃了一辈子的亏″。我把包裹一层层打开,珍藏了多年的秘密终于揭开了,啥宝物?原来全是奖状一一奖给先进工作者李成国同志,奖给劳动模范李成国,奖给优秀共产党员李成国同志……</p><p class="ql-block">母亲从中拿起一张,这张保存的完好无损。时间,1957年;落款,北城区委,区政府;内容,奖给李成国同志,积极响应号召,在压缩城市人口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母亲颤巍巍地说,就是这张,硬生生地把我和你爹分开了四十年,我也没有了工作,没有了工龄,没有了她们享受的退休待遇。我爹低头听着又是不啃气。</p><p class="ql-block">停了半天,父亲开口了,他紧紧地握住我妈的手说,你才是咱家的大功臣,你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培养他们都成了家立了业,我代表全家给你发张大奖状。母亲终于憋不住噗哧一下子笑了,她笑的那么开心,那么灿烂。</p> <p class="ql-block">两年前,母亲已去了另一个世界安息。每当看到月亮在莲花般的白云里穿行,就想起了妈妈讲故事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于2023.11.16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