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印 | 丁敬刻六面石印

村夫草堂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一部由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推出的系列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第一季开播,在这部纪录片中精选了上海博物馆所藏的清雍正粉彩福桃纹橄榄瓶、西周大克鼎、金定窑印花云龙纹盘、宋缂丝《莲塘乳鸭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等25件珍宝。</p> <p class="ql-block">在这25件珍宝中,一件2.2厘米见方的青田石六面印一出场就吸引了金石君的注意,在它小小身体上却经历了多次战乱,从太平天国运动的“庚辛之乱”,到1937年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在一次次战火的灼烧下,印身部分石材呈现灰白色,四面裂损,虽然印身已经残破不堪,但是这枚印章却见证了中国文人篆刻流派的发生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这枚印章一印六面,上面刻着姓名、字号、斋号等内容。它的主人是篆刻史上“浙派”的开创者,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丁敬。明末篆刻家梁千秋曾经为他刻过一方已失子印的五面套印,为了让套印更加完整,于是他自己又刻了这方六面印作为子印,并且时时刻刻将这套套印带在身边,无奈母印早已在战乱中损坏流失,目前我们只能看到丁敬所刻的这方子印了。</p> <p class="ql-block">印文:敬身、龙泓外史丁敬身印信、砚林丙后之作、丁敬之印、龙泓馆印、敬身父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丁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尺寸:2.2x2.2cm</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材质:青田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方印六个面的内容,主要是运用切刀法进行创作的,通过切刀、碎刀表现笔意,两方朱文都是细边细文,不同的是“敬身”这方是细圆朱文,笔画细润遒劲,另外一方“砚林丙后之作”方圆结合的朱文,笔画不同程度的断连,古意盎然。四方白文印中“龙泓外史丁敬身印信”是一方多字印,每一笔的起笔收笔都比较尖细,布局舒朗,“龙泓馆印”仿照的是汉官印,布局平稳大气,“丁敬之印”这方印线条厚重,笔画多作圆角,朴茂刚健,“敬身父印”是仿汉玉印,细白文,印面朱多白少,十分醒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这方六面印都是丁敬一人所刻,但是每一方印无论是线条还是布局都不一样,从中足以见得丁敬深厚的篆刻功底,不愧是浙派篆刻始祖,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这方印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