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西安兵马俑

芳草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4日到达西安北站,今天我们的旅游目的地主要是秦始皇的兵马俑。我们乘坐商务车,加上司机一行七人向潼关方向行进。钟鼓楼附近出发,约45公里。行程一小时。</p> <p class="ql-block">这是兵马俑博物馆门口竖立的秦始皇雕像。</p><p class="ql-block">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统治时期为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10年,此期间他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和建设。</p><p class="ql-block">他的主要杰出贡献是:</p><p class="ql-block">1:统一六国:秦始皇在位期间统一了六国,(齐、楚、韩、燕、赵、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p><p class="ql-block">2:实行郡县制:秦始皇废除了封建制度,实行郡县制,建立了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和统治力。</p><p class="ql-block">3: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标准,方便了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p><p class="ql-block">4:修建了长城:秦始皇下令修建万里长城,作为防御外敌入侵的重要军事设施,长城成为了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5:建立了都城:秦始皇在咸阳建立了都城,规划严谨,规模宏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划完善、建设有序的都城。</p><p class="ql-block">6:统一文字:秦始皇废除了各个诸侯国不同的文字,统一采用小篆作为国家的官方文字,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字规范化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7:创立法律制度:秦始皇制定了《律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法律制度,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8:修建大运河:秦始皇下令修建大运河,连接了黄河和长江,大大方便了南北交通和水运贸易。</p><p class="ql-block">9:兴修水利:秦始皇重视水利建设,开凿了很多灌溉渠道,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改善了百姓生活条件。</p><p class="ql-block">10:推行焚书坑儒: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推行了焚书坑儒政策,烧毁了很多古代书籍,大规模屠杀了儒生,虽然这一政策对中国文化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也促进了秦朝的稳定和发展。</p><p class="ql-block">观其一生,真是前无古人,是一位具有卓越成就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p> <p class="ql-block">西安兵马俑博物馆的入口处(大门)</p> <p class="ql-block">很有气势的门脸</p> <p class="ql-block">兵马俑博物馆的一号坑,门楣上的文字为秦始皇时期统一的文字。</p><p class="ql-block">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园中一处从葬坑。传说秦始皇原准备活人陪葬,将要众多将士殉葬,因所需人众,后听从了他人的意见,用泥制作人俑,这样满足了需求,场面浩大又很有气势。不得不说这个他人确实具有非凡的思想,既拯救了广大士兵的生命,又整出一个千古奇迹。</p><p class="ql-block">兵马俑的发现是1974年,一位姓杨的男士在寻找合适的打井地块时无意中发现的,这位先生现在也被记录进了史册。当地的村民脱贫致富,如今过上了富裕的生活都很感谢这位兵马俑的发现者—杨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号坑为地下土木结构建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有7米。内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每具陶俑都造型生动,形象逼真,千人千面,展示了秦朝高超的审美观和技术水平。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些兵俑应该是驭马兵,他们的姿式好像是伸出双手要抓住缰绳。</p> <p class="ql-block">兵马俑一号坑有6000兵马俑,组成了一个个步兵阵式,分为纵横布局,全部一个方向站立。横式最前排的为先锋,冲锋陷阵的兵士,纵式排列的:两边为侧翼;中间的为中锋。有点像打篮球似的排兵布阵。</p><p class="ql-block">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号坑所有的兵马俑现在所站立的位置也都是他们在暗无天日的地坑里所处的位置。这里不得不佩服考古科学工作者的严谨,每挖出一具兵俑就要做好记号、前后左右、间距特征,保证了兵马俑大白天日之时,能让游客看到2000多年前栩栩如生的历史形象。</p> <p class="ql-block">下图圈起的两个白点就是村民杨先生打井时下挖的点。</p> <p class="ql-block">还未找到匹配的头颅。毕竟是2280多年的历史,埋在地底下的陶俑碎片很难找,据说:修复一具陶俑甚至需要1—3年,有点像现在的破案技术,需要DNA 比对一样。写到此处真是为建造兵马俑的大秦、和今天让兵马俑重现在游客面前的考古科学家们鼓掌喝彩👏!</p> <p class="ql-block">陶马</p> <p class="ql-block">这是陶车</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号坑的钢樑架构</p> <p class="ql-block">秦朝时期的砖块</p> <p class="ql-block">修复区域</p> <p class="ql-block">秦朝的沙土</p> <p class="ql-block">修复以后即将归位的陶俑</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一号坑,出了侧门就见三号坑,为了不走回头路,请了导游的游客基本上都是132顺序参观。</p><p class="ql-block">三号坑的发现是1976年6月。它的东西长28.8米,南北宽24.57米,深5.2—5.4米,约为520平方米。此坑破怀较重,俑马车残次品较多。坑内挖掘出战车一乘,陶俑武士68尊,青铜兵器34件。</p><p class="ql-block">三号坑一般认定为是一、二号坑兵马俑指挥部(古称军幕)。</p> <p class="ql-block">三号坑主要的看点在此,这是一间指挥部。土字型的结构:土字顶端是军官休息的地方,中间部位是运筹帷幄的核心,站立着的陶俑应该是一些功夫不逊的高手。</p> <p class="ql-block">指挥中心各个角度都布了兵,从他们站立的方向看得出来,很有战术意识。</p> <p class="ql-block">陶俑陶马,从陶俑的形态看似马夫,也就是骑兵吧。</p> <p class="ql-block">出了三号坑,就来到二号坑。</p><p class="ql-block">秦始皇二号俑坑东西长约96米,南北宽约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p> <p class="ql-block">这是尚未开挖的跪姿俑地表泥土形状。</p> <p class="ql-block">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中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p><p class="ql-block">这尊陶俑是一位兵俑。兵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很多都是丸子头。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nbsp;据说有很多兵俑都是仿真人塑造,有的甚至是自己的亲人,所以千人千面,各种面容、各种表情不尽相同。</p> <p class="ql-block">侧身</p> <p class="ql-block">后影。请注意他的衣服下摆和鞋底。在这儿可见陶俑的彩绘,还是那么鲜艳。别的陶俑见光后马上氧化,身上的彩绘退去,呈现在游客眼前的是陶土色。而这具陶俑的色彩可以证实出土的兵马俑,特别是兵俑一定都着了色。再看鞋底,密密麻麻的行线,说明我们虽是一个兵,但也是妈的儿子、媳妇的丈夫,也有人疼、有人爱。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深刻诠释此意。</p> <p class="ql-block">这具跪射兵俑与陕西省地图很形似 ,是巧合吗?您看像吗?</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尊官吏俑,身高1.96米,体重300公斤。这具立俑体形高大威猛,表情沉着严肃,双手相握于腹前,他的官服平整、有花纹绶带,头上的官帽有一个漂亮的花结。像这样的将军俑共发掘了7具。</p><p class="ql-block">这些将军俑的共同特征:头戴双尾鶡冠,身穿双层长襦,脚穿方口翘尖履。着铠甲者,甲为彩色鱼鳞甲,甲片小,甲衣短,甲的周边饰精美的花纹图案,双肩及前后胸部有彩带系綰的花结。</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具中级军吏俑。这类俑的共同特征是:头戴双板长冠,深穿长襦,外披铠甲,脚穿双口齐头履。其铠甲有两种形制:一是带彩色图案花纹边饰的护胸甲,背部没有护甲:二是铠甲的前后摆平齐的带彩色图案边饰的鱼鳞甲。</p> <p class="ql-block">陶马。陶马大都是以秦宫里的马为素才,塑造、打磨,勾绘。<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匹陶马最大的亮点在马尾上,马尾特别长,尾的下段还扎了麻花辫。也许在秦宫里真有这么一匹好马,受到重视宠爱,给它特别照顾和装扮,是一幅这样的扮相也说不定。</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立射俑,轻装歩兵的一种。双手做持弩待发状。其姿态是秦代歩兵一类战术动作的生动写照。</p><p class="ql-block">这个战士与前面的将军相比就显得太瘦小了。</p> <p class="ql-block">这些图片在二号坑展示,出土时的状况。可见俑身上的彩绘,还有英姿勃勃的跪姿。</p> <p class="ql-block">出口处再拍一次雄壮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远山近景告诉游客,这里山高地阔,藏龙卧虎,风水绝对一流,秦始皇能不在此处安葬吗?</p> <p class="ql-block">西安兵马俑据说前后大规模的挖掘是1976年,1986年、和2004年,虽然近代发现,但却有2000多年的历史。观完兵马俑博物馆真是感慨如此不雷同的模样,如此沉重的泥人(最重有300公斤、高度172厘米~196厘米),如此大规模的排兵布阵方式(约8000具俑)的陪葬,等等。考虑这么周全,做事这么认真,效果这么好,真令人佩服。</p><p class="ql-block">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如此的雄才伟略,治国、治军、文化艺术处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相信中华民族、龙的传人一定会再创辉煌,再创新世纪的世界奇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