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皇城相府:历史的回音与文化的瑰宝

baima

<p class="ql-block">一场秋雨,把山西阳城县北留镇的皇城相府洗刷得干干净净。雨后的皇城相府,更显得古色古香,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是清康熙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曾辅佐康熙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p><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占地10万余平方米,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是集官宅民居、宗祠庙宇、园林书院、纪念性建筑、防御工事为一体的明清双城古堡式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康熙在位61年,相府主人陈廷敬在朝为官53年,担任康熙皇帝的讲经老师长达35年,不仅是集满汉文化于一身的大学者,更是康熙朝的股肱大臣。康熙皇帝曾高度赞誉陈廷敬“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和诗人。</p><p class="ql-block">明清两代陈氏家族涌现出41位监贡生,19位举人,为官者38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其中,有诗书流传后世的36人,步入仕途者38人,官及京、粤、浙、川、陕、鲁等十多个省区。陈廷敬(第九世)是这些官员中最为显赫的一员。</p><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曾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给予褒奖,陈氏家族也被誉为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廷敬官居高位,但是他的住宅按道理也不应该以皇城来命名,其实这也是有典故的。据说,当年康熙皇帝六次南巡中有两次特意绕道晋东南陈廷敬府邸驻跸,由此可看出陈廷敬当时的显赫地位。皇帝居住过,所以“皇城”也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又:民间传当年陈廷敬在京为官,其母常念想去京城一看。陈廷敬因母年迈不便跋涉之苦,便在祖宅外建了一座城堡式庄园。百姓以为京城皇城就是如此,久之以“皇城”称道。此为一说。</p> <p class="ql-block">说到相府,自明初胡惟庸案朱元璋废丞相制后,至清入关延续明制仍不设丞相、宰相,更无“相府”。清代往往将“两殿两阁”(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大学士喻称为“相”,实际在军机处成立后未进军机处的大学士并无太多权力,离宰相之实更远。不过,作为帝师的陈廷敬多得康熙帝敬重眷顾却是事实。</p> <p class="ql-block">陈廷敬的故居,如今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它不仅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国家5A级景区,还在2018年被评选为“中国黄河50景”。</p> <p class="ql-block">步入皇城相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御书楼的金碧辉煌。这座楼在阳光下显得更加耀眼,似乎能照亮历史的每一个角落。</p><p class="ql-block">御书楼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因楼上珍藏有康熙皇帝御书“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而得名。康熙的题赠是对陈廷敬一生功绩和操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走过御书楼,来到中道庄。这座巍峨壮观的建筑,是陈廷敬的宅第,也是陈廷敬拜相入阁、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之后于康熙三十八年 (1699年)修建的。中道庄含意:一是自古以来,在樊水河畔,上有梅庄,下有三槐庄,皇城处于中间地段,故名中道庄;二是说皇城的主人身居官场,恪守的是孔孟之道,故曰“中道庄”。上匾“天恩世德”四字,以示皇天在上,天赐恩德,世代不绝。</p> <p class="ql-block">功德牌坊是进入皇城相府后最为醒目的牌坊。它是陈廷敬官居吏部尚书时奉康熙皇帝圣旨而建。</p><p class="ql-block">入院第一座牌坊是一座大牌坊,四柱三楼,通体石雕而成,基周瑞兽相拥,坊额雕龙刻凤,气势恢宏、壮观,正面上方刻有“冢宰总宪”四个大字,对陈氏家族官文化加以概括。“冢宰”是宰相的别称,“总宪”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陈廷敬先后在朝担任四部的尚书,后入阁拜相,成为一代名臣。两边的偏门上分别刻有“一门衍泽”和“五世承恩”八个大字,“衍泽”指陈氏家族五代都受到了皇帝和朝臣们的恩泽和扶持,“五世承恩”则表达了陈氏家族对国家和民族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和感恩之情。再下边为陈廷敬兄弟、子侄们的官职名称。</p> <p class="ql-block">小功德坊建于清朝顺治年间。两柱一门的石牌坊上,上面刻有圣旨二字,圣旨下是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兄弟与多排的人名和官职,彰显了陈氏家族的显赫功名。</p><p class="ql-block">在大功德坊未建成之前,小功德坊是陈氏家族的荣耀和标志。</p> <p class="ql-block">大学士第又称相府院,是清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府邸。整体建筑布局为前堂后寝,由前院、中院、后院三部分组成。前院为迎客厅,中院为起居室和书房,后院因康熙皇帝曾下榻居住,又称为康熙行宫。</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门,一堵“麒麟献瑞”照壁展现在眼前,照壁中间雕刻有麒麟吐玉,寓意吉祥如意,子孙后代繁荣昌盛。四周雕有奇花异草,四艺八宝,雕工精细,内容丰富。相传其内容为一幅字联,有文人墨客破译为“鹊报进士及第,麟鸣冢相辉光”,横额为“喜临门”。</p> <p class="ql-block">点翰堂位于大学士第之正堂,通过陈廷敬住过房院,就进入了点翰堂。“点翰堂”是康熙帝到皇城相府时,亲笔点定陈廷敬三子陈壮履为新科翰林而题名。也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多次作为会试主考官,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材的奖赏。</p><p class="ql-block">至今其金字“点翰堂”的匾额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精研书史知今古</p><p class="ql-block">慎典丝纶见泰平</p><p class="ql-block">这是康熙皇帝为点翰堂题赠的楹联。</p> <p class="ql-block">自康熙皇帝御赐点翰堂牌匾以来,相府迎宾大厅改名为点翰堂。“点翰堂”两边的“博文约礼”与“龙飞凤舞”御匾,均是康熙御赐。</p> <p class="ql-block">“博文约礼”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文学才华博大精深、以礼自尊、品格高尚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龙飞凤舞”则是称誉陈廷敬的人品及其书法气韵奔放、舒展洒脱,并含有龙为君、凤为臣、凤随龙舞、君臣和睦、纲常有序的寓意,反映了陈廷敬与康熙皇帝浓浓的师生情谊与君臣关系。</p> <p class="ql-block">康熙在皇城相府点翰堂后的下塌之处。</p> <p class="ql-block">小姐院,位于皇城相府的东南角上,是陈廷敬三个女儿及孙女陈静渊等人居住和活动的地方,北正房是一个二层建筑,叫“闺房“或“绣楼”,是陈家小姐的起居室,东西厢房是女仆和贴身丫鬟的住处。南房为过厅,与风景优美的西花园相通。</p> <p class="ql-block">细看小姐院屋顶的建筑式样,却与皇城相府其他院落的屋顶大相径庭。这种屋顶叫做“卷棚顶”,前后屋坡的相交处呈弧形曲面,没有屋脊和脊兽,好像一张巨大的弓俯卧在屋顶,卷棚顶是等级较低的一种屋顶形式,但是,这种屋顶线条柔和,造型优美,常被用于皇家园林的建筑中,在传统民居建筑十分少见。小姐院完全采用这种没有楞角的卷棚顶形式,传达着两层寓意:一是陈氏家族女子必须温柔贤淑、恪守妇道;二是显示出陈家崇尚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意识。</p> <p class="ql-block">整座皇城相府数干米高大的外城墙都是直来直往,巨型条石方方正正,有愣有角。但唯独到了小姐院的这一段城墙,却罕见地呈现了一段漂亮的弧形,暗寓陈家女子温润贤慧,贤良淑德。</p> <p class="ql-block">西花园是一座集江南园林和北国风光不同风韵于一体的官宦私家园林,因其位于皇城相府的西部而得名“西花园”。园内有假山、鱼池、花圃、回廊等点缀其间,相映成趣,沿山径盘曲而上,顶部建望月亭,向西则可攀登至城墙顶部。</p> <p class="ql-block">回廊。</p> <p class="ql-block">在花园的中心,有一个形似珠蚌的鱼池,内有两股清泉汩汨喷出,形成一串串水泡,极似珍珠,故称“珠潭蚌池”。人们常说蚌能生珠,这里暗喻小姐是陈家的掌上明珠。</p> <p class="ql-block">蚌池左边有一架秋千,这是足不出户的陈家小姐们唯一遗留下来的健身设施。蚌池右边的假山据说是模仿泰山的形状堆砌而成的,古有“泰山看日出,西园望月升”的佳句。但秋千荡得再高,也高不过城墙;鲜花开得再艳,也只能被关在深深庭院。“庭院深深深几许,几多悲欢几多愁”,这种深入骨髓的悲凉,大概只有当年的陈家小姐们才体会得到。</p> <p class="ql-block">望月亭。</p> <p class="ql-block">望河亭是欣赏皇城相府全景的最佳观赏点之一,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陈家女眷们观赏户外风光的地方。西边那条小河叫樊溪,它像一条漂亮的玉带,从城墙外缓缓流过。站在亭中可以观赏到河畔的景色。亭柱上原有一副楹联:“城中景,城外景,景中有景;亭上人,亭下人,人上有人。”这副楹联描述了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低下和她们登上望河亭四处观望时的复杂心理。</p> <p class="ql-block">西花园南部有管家院,因是相府的管家居所而得名。院门的砖雕匾额镌刻“笃诚”二字,是皇城相府选拔管家的用人标尺,凡为人处世不讲诚信之人不可被陈家录用。在管家院北房背后有一座暗筑于花园假山下的小黑屋,名叫“面壁思过室”,是相府主人专为触犯家规、家法者所设置。</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外城中的止园花园。</p> <p class="ql-block">止园是相府中最大的园林,占地1.1万平方米。是文人墨客怡情养性,饮酒作诗的理想场所,建于清顺治朝。止园意为“叹为观止”、“高山仰止”、“行而知止”之意。</p> <p class="ql-block">穿过中道庄,眼前出现了一片连绵的斗筑居府院。斗筑居是皇城相府的内城,由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6年建造,建筑分祠庙、民宅和官宦邸三类,风格迥异。斗筑居为避战乱而建,依山就势,东高西低,巍峨壮观。当时,朝廷腐败,战事频繁,作为晋商文化的早期代表,富甲一方的陈氏家族经常遇到各种袭扰,为了给家族创造一个和平安静的世外桃源,也为了给乡邻们提供一处临时避难场所,陈昌言取“小小斗筑,足可容膝”之意,修建了“斗筑可居”。城内大型院落八处,房屋数百间,层楼叠院,错落有致,依山就势,鳞次栉比,集古代民居和城防工事于一体,堪称一座丰富多彩的明代古建艺术博物馆。斗筑居东西相距71.5米,南北相距161.75米,设五门,墙头遍设垛口,重要部位筑堡楼,并在东北、东南角制高点建春秋阁和文昌阁。</p> <p class="ql-block">俯瞰斗筑居。</p> <p class="ql-block">中和居。</p> <p class="ql-block">“快到了,前面就是春秋阁”,年过八旬的老两口儿,奋力前行,不输后人。</p> <p class="ql-block">春秋阁是供奉关帝圣君的地方。关帝即三国时期的关羽,以“义”著称于世。陈氏家族建阁供奉关帝,既是对封建道德忠孝节义的推崇,也是祈求关帝护佑族人世代平安。</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供奉着文昌帝,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主宰文运功名的神,陈氏家族修建内城时,在城墙险要位置建造文昌阁,供奉文昌帝君,后来陈氏家族果然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被称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大家族。</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就是河山楼。河山楼,取“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代崇祯五年。由于明末天下大乱,烽烟四起,陈家为防御乱兵侵扰,建起了河山楼。河山楼高百尺,人称百尺河山楼,是皇城相府内最高的建筑物。楼分为七层,楼内有楼道相通,可容千余人避难。三层以上有窗户,楼顶建有垛口、堞楼;底层深入地下,挖有水井,备有碾、磨等生活设施,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据说,河山楼建成后,曾遇到过乱兵围攻,村中八百多人及陈氏家族避难于楼内,使千余人的生命受到保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河山楼全部用石砌成,历时400多年,依然屹立于相府内,雄姿伟岸,可谓是一大奇迹。河山楼是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筑,也是晋城阳城县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固垒是位于内城斗筑居城墙上东北与东南角最高点春秋阁与文昌阁之间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藏兵洞上下共五层,分南北两部分,共一百二十五孔,是河山楼的附属工程,战乱时主要用来驻扎家丁和家兵。</p> <p class="ql-block">“皇上驾到,大学士陈廷敬接驾!”每天上午,在高八度的吆喝声中,皇城相府的大型开城仪式《迎圣驾》准时上演。再现当年的场景,给人一种穿越般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走进陈廷敬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相府的主人陈廷敬(1638-1712),原名陈敬,顺治十五年高中进士,为了与同榜的另一位进士陈敬相区别,被清世祖顺治帝特赐“廷”字,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顺治戊戌科.(1658年)进士。在朝为官53年,升迁28次,历任礼部侍郎和吏户刑工四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都察院在都御史、文渊阁大学士,官居一品。在风云变幻的康熙政坛,陈廷敬被评价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堪称传奇。</p> <p class="ql-block">康熙帝慧眼识人,对陈廷敬的品德与才学极为赞赏,委以重任。短时间内,陈廷敬分别在礼、吏、工各部和都察院任主要职务。然而,职务的飙升遭到同僚的嫉妒。在官场波诡云谲的风险中,陈廷敬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儒生典训,机智地躲避漩涡。他辅佐康熙王朝53年,做到了“主信徐服,善始善终”。</p> <p class="ql-block">陈廷敬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诗人、编辑家、理学家、书法家、音乐家,学识渊博,文采优长;集诸家于一身,居高位而多才。他所编官书有《清世祖实录》、《清太宗实录》、《政治典训》、《方略》、《一统志》、《佩文韵府》、《明史》、《康熙字典》等。</p> <p class="ql-block">走进中华字典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公元1710年6月,也即康熙四十九年,陈廷敬受命与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共同负责主持编辑《康熙字典》。当时的陈廷敬已经72岁高龄,既是内阁宰相,又是当朝老臣,他在接受《康熙字典》的编修工作后,力辞官职获准,康熙命他以原官致仕,留京,专事《康熙字典》编辑。就在这时,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突患重病,卧床不起,《康熙字典》的编修,全部落在陈廷敬一人身上。</p> <p class="ql-block">《康熙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用“字典”命名的字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字典,全书42卷,字数达47035个,比明代《字汇》多13000多字,是中国当时的字书之最。《康熙字典》是一部宏篇巨著,它对中国古代汉文字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民间流传甚广,影响很大。这部字典取材丰富,文化内涵颇为深、广,具有辞典的作用,可称为大而全。它可以查找到清康熙以前所有字书所失收的字,成为一部经典传世之作。</p> <p class="ql-block">陈廷敬在编辑《康熙字典》的过程中,精选了30多人的编辑班子,日以继夜,呕心沥血,就在字典初具规模时,陈廷敬于公元1712年4月逝于任上。他未能看到《康熙字典》的成书,也未能参与成书时康熙天子举办的大型庆典,但他的贡献却留在了《康熙字典》中。在编辑过程中,康熙天子曾巡视书局,看到白发老人陈廷敬伏案躬耕的情景,颇为感动,立即泼墨挥毫,奋笔疾书,为陈廷敬写下了“午亭山村”的匾额和“春回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对陈廷敬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康熙还动情地说:“朕特书此匾与卿,自此不再与人写字矣”。</p> <p class="ql-block">经过六年的努力,这部大型字书问世,康熙对这部巨秩以“善兼具美”予以评价,同时以自己的年号为这部工具书命名《康熙字典》。于是,《康熙字典》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字书。</p> <p class="ql-block">在陈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16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p> <p class="ql-block">陈氏自三世祖陈秀进入仕途,就十分注重清廉自守,并且留下家训,传示后人。</p><p class="ql-block">陈氏家训在陈廷敬身上被发扬光大。康熙皇帝曾赞誉陈廷敬的人格品德写过:“礼义传家训,清新授紫毫”。“礼义传家训”就是指陈氏家族把礼义道德作为家训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陈廷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特别注重教育家人后辈保持清廉之风。他告诚陈氏家族的子民耐得清贫始做官。如果耐不得清贫,不可求官。这是陈廷敬一生始终奉行的为官之道,也是他留给后人的至理名训。</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走在皇城相府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不仅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智,更看到了他们对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他们的生活虽然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有所不同,但他们对文化的追求和对家族的荣耀的追求却是相同的。</p> <p class="ql-block">在皇城相府,无论是踽踽而行,还是驻足瞻观,那浓郁的历史气息无时无处不浸入心脾,勾人遐想。</p> <p class="ql-block">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四月,陈廷敬病逝,享年74岁,康熙特命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率满汉文武大臣前往祭奠,为御赐挽诗,其中有'世传诗赋重,国典玉衡平'之句。以示辞别。然后遣官护丧归葬故里。</p> <p class="ql-block">陈廷敬纪念馆的结束语是这样写的:</p><p class="ql-block">清贫耐得始求官,修德立志先守廉。</p><p class="ql-block">陈廷敬一生勤奋、节俭、廉洁、自律,希望能给广大游客特别是党员干部带来廉洁从政的人生启迪。借鉴古人之智,感悟为官之道,明白做人之理,恪守清廉之本,决心做一个为民谋利、克已奉公、冰清玉洁的人民公仆。</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处历史的遗迹,更是一座文化的瑰宝。它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和尊重我们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回音中,我们不仅听到了过去的荣耀与辉煌,更听到了未来的希望与期待。皇城相府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建筑和陈设,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每一次的游览,都是一次对历史的追溯和对文化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了解过去的历史和文化,更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博大,也可以激发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8日拍摄于山西阳城县皇城相府。</p> <p class="ql-block">友情链接:</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yduwu2z" target="_blank">郭峪古城</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yfeerqj" target="_blank">夜色中的璀璨明珠:山西郭峪古城的迷人夜景</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