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祁凤虎校长的课堂中注重创设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图片、实验等教学设备营造氛围。通过投影电能表图片、灯泡铭牌图片等,让学生对题目的相关信息一目了然,加强对题目的理解。比如讲解“关于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关系”,直接演示串、并联的两个灯泡,让学生观察比较两个灯泡的亮度,知道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从而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关系更直观,具有说服力。</h3> <h3>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刘老师与学生进行了一段课前谈话,谈话包括两层内容: 一层是师生情感沟通,缩短因为师生不熟悉而产生的心理距离和隔阂,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接纳教师,让教师走进学生心里。另外一层内涵是导入新课。一个好的“揭题谈话”或“新课导入”。<br>刘老师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渗透、指导,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先提问:“小灯泡发光,应该怎样做?” 引导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若知道小灯泡的电压与电流,怎样求电阻?”从而引出欧姆定律以及相关的变形公式。“若知道小灯泡的电压与电流,还可以求电功率。”再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以及变形。整个课堂,刘老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条不紊的进行综合的梳理,知识点条理清晰,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从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渗诱,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达到学以致用,是新课改理念下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br>刘老师注重情景演示。先演示一个小灯泡,然后演示一个稍大一点的灯泡,再演示一个更大的灯泡,从视觉上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区分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时,投影同一个灯泡在不同电压下不同亮度的图片进行对比,引出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h3> <h3>刘雪荣老师做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之科学思维讲座</h3> <h3>老师们认真参与学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