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深耕精研,聚力赋能。为推进四期课改,探索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2023年11月28日上午,在南岸区进修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杜含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相约中海学校小学部,成功开展了“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整体设计与分布实施”专题教学研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南岸区小学一三四年级全体数学教师以及2023年小学数学全员培训班学员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 25, 25);">微讲座——《新课标下的课堂样态初探》</span></p><p class="ql-block"> 首先,谢竞老师立足当下新课标,聚焦本次活动主题,进行了《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样态初探》。他从中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演变入手介绍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过程,重点突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重要变化,结合经典例题浅谈“图形与几何”板块中空间观念、量感等核心素养在低段、中段、高段中的一致性和阶段性,并对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样态进行展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课例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王爽老师执教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本节课王老师从实物抽象成立体图形,再拓印出平面图形引出本课研究的对象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引导学生从测量的视角探究长方形的各个元素顶点、边和角及其特征。学生掌握方法后,自主学习,用测量的视角研究了正方形的元素特点及关系。在对比辨析中发现了图形的本质属性,感悟到研究图形特征的路径和方法,为后续的图形学习埋下经验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课例展示——《平行四边形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杨继渝老师执教四年级《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本节课从生活情景出发,抽象出平行四边形,再给出定义,验证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学生们从点、线、面三个维度自主探究并描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找到四边形之间的共性与区别,进一步从平行的视角认识平面图形,掌握研究平面图形的方法,为下一次图形的探索积累了经验,丰富了路径,学生形成了结构化的认知,实现了思维的进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课后反思</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结合备课的全过程进行了反思,解决了备课过程中困惑。学生对于“拓印”一词感到陌生,在无法通过动画演示的情况下,改为用线描出图形的边缘,从而让立体图形抽象成平面图形。王老师在习题设计中注重让学生感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其他方面,用“点到为止”的方式感知以后学习的周长和面积。</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从“得”与“失”两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学生习得学习图形的探究方法,即从点线面三个大角度出发探究一个图形,重点落实隐性元素“高”的理解。杨老师也提到本节课学生互评的机会应该更充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课例解读——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整体设计与分步实施</p><p class="ql-block"> 牟丹妮老师围绕核心素养进行了《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整体设计与分步实施》的课例解读,纵向梳理了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内容,发现各学段教学内容之间以“核心本质”相互关联,认识层次螺旋上升,逐段递增。然后分别对两节课的一致性的体现和分布实施的过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为我们呈现了一堂既有理论支持,又有实践深度的解读,让我们对“图形与几何”领域有了更整体的把握和理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互动交流</p><p class="ql-block"> 互动交流不仅是各抒己见,更是思维的碰撞。</p><p class="ql-block"> 刘红燕老师从这次教研活动的全历程出发,谈了自己参与本次教研活动从承担任务的懵懂期到磨课过程探索期,在教研员杜老师和学校李敏校长指导下的修正期,最后在顿悟期明白了图形与几何部分知识间的根本关联。整个过程经历了学习、反思、更新、收获等过程的不断重复。</p><p class="ql-block"> 张州老师深刻剖析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课例中的亮点,张老师谈到脱离实物背景,脱离事物物理属性留下本质属性的数学元素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符合学生认识图形的一般规律,也渗透了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课例中王老师提前引入圆规进行测量,让学生感知线段长度与两点间距离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两点确定一条线段,</p><p class="ql-block">两点间线段最短作铺垫。</p><p class="ql-block"> 秦佳老师结合本次教研主题,就如何架起学习内容与素养表现之间的桥梁?做了深入思考,感悟到教学立足于学生立足于教材而超越教材的想法,可以让我们在整合设计中能更好让教材对接学生的学,让单元学习的结构化恰到好处。让学生从具象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使其在剖析性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与掌握几何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剖析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专家引领</p><p class="ql-block"> 最后,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数学教研员杜含惟老师也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总结。杜老师高度肯定了中海学校小学部年轻数学教师团队是有理想,有激情,有思想,有智慧的新四有好老师。研讨结束时,杜老师强调了教师应该关注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而努力。</p> <p class="ql-block"> 冬之美,在于坚韧与积蓄;教之美,在于研讨与提升。此次教学教研活动在杜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激发了我们互相学习、实践反思、深度交流的热情。我们坚信只有不断精进,不断进取,提升专业技能,才能突破自身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