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诗抄- 吉鸿昌《就义诗》

别管

诗歌内容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就义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吉鸿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span></p> 作者介绍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吉鸿昌(1895-1934),原名恒立,字世五,河南省扶沟县人,中共党员。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军长,骁勇善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举为主任委员,准备在家乡河南发动中原暴动,向国民政府发难。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p> 写作背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95年生。由于起义计划失败,1931年8月,他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强令其出国“考察”。1932年1月,日本侵略者挑起了一二八事变。吉鸿昌闻讯,于2月底回到祖国。1932年秋,吉鸿昌秘密入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1933年,吉鸿昌率部在察北抗击日军,却遭到蒋介石军队与日军夹击,弹尽粮绝而失败。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军统特务暗杀受伤,被捕。1934年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p> 作者作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环球视察记》是我的外祖父吉鸿昌烈士,由于不愿打内战坚决请缨抗日触怒了蒋介石,因而被解除军权,于1931年被强令出洋考察,历时半年,于1932年回国后写成,距今邑经77年了。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战乱频仍,外敌入侵,军阀混战,国家如一盘散沙。贫穷落后、愚昧腐朽是当时的真实写照。那时,外祖父便以他敏锐的洞察力深刻体察到开发大西北的重要性。凭着在1929年担任宁夏省主席时对大西北地区的了解,他认为只有把资源丰富、地域广阔、人口较少、最贫穷落后的西北地区开发出来使其逐步富足起来才能达到缩小贫富差距提升国力的目的。他写这本书的目的也是想唤起国人和当局万众一心开发建设大西北的决心。</p> 内容分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几句诗的意思就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恨自己不是死在抗日事业上,才有了如今要死在国民党反动派手中,让我感到羞耻。曾经一座大好河山,如今却山河破碎,国家都成了这样,我又何必珍惜我这颗头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这首诗中,可以体现出吉鸿昌的家国情怀,对于国家山河破碎的情况,他痛心疾首。若不能抗日杀敌,那还要这颗头有什么用!所以,又体现了吉鸿昌的强大民族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心境。</p> 阅读感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外敌的成果,是无数中国人流血牺牲换来的。</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吉鸿昌将军虽然牺牲了,但他至死也没有倒下。他用自己威武不屈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舍身报国好男儿的英雄形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时代,我们应居安思危。作为青年,我们任重道远,我们应从自己做起,为祖国振兴贡献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span></p> 朗读视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姓名学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孙翔雯202302130134</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