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指南》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指出,幼儿手部行为表现为:会用筷子吃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大班的孩子使用餐具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勺子过渡成了筷子。孩子在使用筷子时,同时牵动着手指、手腕、手臂等多个关节的肌肉,不仅可以帮助锻炼小肌肉的协调性,提高手部精细动作的能力,还有助于大脑的发育,促进手、眼、脑的协调发展。“筷子”虽小,却体现着中华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通过用筷子作为引发思考的种子,让幼儿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同时,在使用它的时候多一份思考。我们跟随孩子的兴趣,让孩子通过自主探索,来发现更多关于筷子的秘密吧!</p> “筷”乐前奏问题起源 七嘴八舌的“筷”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们为什么要用筷子吃饭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对呀,筷子都没有勺子好用。”<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可是老师说大班就要用筷子🥢吃饭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在家里早就用筷子吃饭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还不会用筷子呢”</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就这样,孩子们纷纷围绕“筷子”开始讨论了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因此,出于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生成了班本课程活动——《“筷”乐进行曲》,能在满足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与筷子相关的用餐文明礼仪与知识。</span></p> “筷”乐探索奥秘无穷 <p class="ql-block"> 简简单单的一双筷子到底蕴含着多少秘密呢?筷子到底有哪些材质的?他们的用途又是什么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孩子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了一次筷子大调查。</p> “筷”乐大调查 <p class="ql-block"> 调查表带来之后,我们在班级内进行了分享活动,一起来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通过调查,孩子们发现:筷子是一头大、一头小的,一双筷子它身上的花纹、长度都是一模一样的……当然除了这些,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筷子,如:塑料筷、木筷子、银筷子、陶瓷筷子以及小朋友用的儿童筷子🥢等等。</p> “筷”乐大分享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直观的了解到筷子的不同种类,我们请家长朋友们配合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类型的筷子,大家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发现了筷子上面有不同的花纹、颜色、形状,有的筷子摸起来非常的光滑,有的摸起来有点棱角,有的摸起来冰冰凉凉的,有的一头是正方形,有的一边是圆形⭕……大家都互相交流着自己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 集体教学:《我会用筷子》</p><p class="ql-block">活动目标:掌握筷子的基本使用方法,初步尝试用筷子夹不同的物品。</p> “筷”乐美食 <p class="ql-block"> 筷子是中国传统餐具之一,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发明创造。筷子背后承载着悠久宝贵的民族文化,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指出:4-5岁幼儿会用筷子吃饭、5-6岁幼儿能熟练使用筷子。</p> <p class="ql-block"> 经过学习,进餐时大部分幼儿都已掌握了筷子的使用方法,个别幼儿需要再多加练习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教师的思考🤔:</b></p><p class="ql-block"> 在幼儿寻找到的筷子中,让幼儿自主观察与探索,了解筷子在材质、图案、颜色等方面的多样性。通过直接感官观察不同材料的筷子的特征,知道筷子都是成双使用的。小朋友们在相互欣赏、辨别、交流中认识了不同颜色、形状、材质的筷子,在找筷子特点、不同中快乐畅聊。在观察和探索的基础上,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愿意大胆的表现自己并表达自己的想法。</p> “筷”乐间奏玩转筷子 <p class="ql-block"> 在幼儿已逐渐掌握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之后,我们开展了一场筷子夹物闯关赛。</p><p class="ql-block"> 活动前期,邀请家长朋友配合为幼儿带一双筷子🥢、黄豆、花生🥜等豆制品,并请厨师叔叔配合为我们提供了芸豆、猫眼豆,以及和幼儿最终经过商讨确定了另外两种材料彩色毛球和珠子,计时一分钟,幼儿自主数数并填写记录单。接下来一起看看我们的比赛现场吧👇🏻</p> “筷”乐闯关赛 <p class="ql-block"> 经过前期的试赛,发现黄豆对于大班幼儿来说难度较大,我们剩余五种材料进行比赛✊🏻</p> <p class="ql-block"> 幼儿在活动结束之后将自己的记录单和大家进行了分享,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自己记录单上哪种物品最对,哪种最少,有初步的统计分析能力。</p> “筷”乐畅享 <p class="ql-block"> 了解筷子之后,孩子们想设计属于自己的“专属筷子”。他们拿起画笔精心设计,每一抹色彩都彰显了他们的巧妙心思,每一根线条都表达了孩子对筷子的喜爱。除此之外,他们还将粘土搓一搓,揉一揉装饰了起来……筷子在他们的巧手下变成了一件件工艺品,他们拿着设计的作品相互欣赏着、交流着……</p> “筷”乐尾声文化传承 <p class="ql-block"> 筷子,源于中国,距今三千多年。远古时代,人们吃食物是用手抓,但在有了火、烹饪后,吃烫热的食物时,就用木棍来佐助,日久天长,人们便练就了用木棍取食物的本领,这是筷子的雏形。大约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用树枝、竹片或动物骨骼制成的筷子。</p> “筷”乐欣赏 <p class="ql-block">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基于对物质文化遗产筷子文化的传承,让孩子们可以在绘本中懂得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带来的影响,筷子的团圆可以让孩子了解认识筷子这一物品不仅是平时吃饭的工具,而其深层代表的意思是团团圆圆,全家相聚在一起的意思。</p> “筷”乐礼仪 “筷”乐游戏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利用筷子进行户外游戏《投壶》。</p> <p class="ql-block"> 区域活动中,小朋友们利用筷子进行拼图游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教师的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头上。”在孩子的眼睛里,筷子有无限的可能,我们鼓励孩子大胆挖掘探索,给孩子提供物质支持,创造游戏环境,让孩子在探究的过程中大胆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所见。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和筷子的游戏互动、实际操作,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提升了在各大领域的经验,引发深度学习,激发探究欲望,孩子们在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艺术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等都得到进一步发展。</p><p class="ql-block"> 大班幼儿好学好问,动作发展逐渐成熟,操控能力逐渐增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强烈探索欲。教师选择理解和支持,给予他们充分的想象、创意空间,对于小朋友们自主进行的区域整合,教师选择尊重,最大限度的让他们在玩中学,在玩中乐。</p><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本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对筷子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体验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p> <p class="ql-block"> 生活即课程,兴趣即动力。通过观察与探索,孩子们发现一双小小的筷子,藏着不一样的大世界。在交流、合作、分享中,孩子们“筷”乐探索、“筷”乐游戏、“筷”乐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安经开第七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大二班</p><p class="ql-block"> 2023.11.2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史艳</p><p class="ql-block">审核:张佩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