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丝绸源点 参观六合染房

米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探访丝绸源点 参观六合染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米山</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翻开南充千年历史,蚕桑产业定是其中绚丽的篇章。栽桑养蚕史长达数千年,“南方丝绸之路”从这里发源,蚕桑丝绸业声名远扬,“中国绸都〞闻名遐迩。鸦片战争后,南充桑蚕丝绸业不景气,生产方式落后。民国初年,南充丝绸生产出现了第二个兴盛时期,1915年,南充丝绸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金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南充丝绸生产进入了鼎盛时期,列入了南充三大产业之一。2014年一2021年,南充六合集团充分发挥六合人文资源富集,文化旅游主题鲜明,全国存续时间最长的丝绸生产企业优势,保护利用工业遗产,传承六合精神,弘扬丝绸文化,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打造南充工旅融合新地标。正式启动六合丝博园建设,复建四川丝业公司南充第二制丝厂老厂门、打造丝绸源点和丝妹雕塑、桑田神木景观、六合染房体验馆、六合丝绸博物馆、张澜青年时期群雕、开通观光蒸汽小火车、开展工业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等。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跨入世界丝绸大舞台,谱写千年绸都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千年传承,百年辉煌。六合是中国丝绸工业史的缩影,是南充独特的城市记忆和文化内核。嘉陵江畔,丝绸新城,以“百年六合”为核心,打造世界丝绸文化发源地、世界丝绸文化朝圣地 、世界丝網文化旅游目的地,擦亮世界丝绸源点品牌,焕发千年绸都勃勃生机。昨天,米山到南充都京镇被誉为中国丝绸工业活化石的六合集团旅游参观。进入厂区,一栋栋灰色的楼房,一台台陈旧的机器、一个个宣传专栏、一张张发黄图片,阵阵织机的轰隆声......向我们讲述着:一座都京城,一部丝绸史!我们走进网红打卡地“六合染房”,眼前一亮,一座四合院的建筑,别具一格。院内右边摆放着染缸和悬挂的染布;院中央是小桥流水和睡莲,在烟雾缭绕中,充满着诗情画意;左边是织染展厅和营业性茶水卡座,设计者把两者巧妙地融合,将六合传统缬染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彰显传统工艺当代价值,提高六合传统工艺的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游客在这充满着丝绸文化的气息中,品茗聊天,参观体验,是一种特别的享受,非常惬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走进丝博园 探访丝绸源点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园区别致的“彩虹”大门</p> <p class="ql-block">  在园区内的“世界丝绸源点博物馆”石碑前,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舞动的丝女”迎接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丝二厂大门</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原大门建于1937年,1980年拆除,2016年按原貌修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合院</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六合院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修建于1921年,是留日归国实业家盛克勤在张澜先生资助下创办六合丝厂时打造的办公场所。六合院占地约一千平方米,属于川北穿斗式建筑,上下共三层,有大小房屋52间 ,一、二楼为行政办公区,青瓦白墙,雕花窗棂,古朴典雅,创办六合丝厂时打造的办公场所,六合院见证了六合丝厂百年丝绸工业的发展历程。现如今在这里设置了六合历史交化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澜先生种植的桑树</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1914年张澜先生创办“果州蚕业社”,为推广良种,亲手在厂区内种植桑树,目前仅存两株,这株桑树高8米、粗1.9米,是川渝地区最大的百年古桑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丝绸源点雕塑</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南充是绸都,丝绸的源点。据《华阳国志》记载:“在公元3000多年的西汉初年,这里的丝绸品就成为王室的贡品,其丝绸生产延绵至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丝绸工业活化石雕塑</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南充拥有"中国丝绸之都”“世界丝绸源点"“中国丝绸工业史的活化石”之美誉。丝博园景区,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都京坝,占地面积450亩。以国家级工业遗产六合丝厂的历史空间,构成景区文化核心。六合丝厂逾百年历史,是全世界迄今存续时间最长的丝绸企业;六合丝厂曾为亚洲最大缫丝工厂,曾以中国缫丝业最高技术水平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六合丝厂是近现代民族工业艰辛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张澜先生探索教育兴川,实业救国的实践之地,是中国丝網工业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家工业遗产标识<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雕塑</span></p><p class="ql-block"> 此雕塑是国家工业遗产标识,由六合织绸梭子组合而成,表现六合从1912年创立、1931年合并、2022年转型等重大历史节点和辉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家工业遗产</p><p class="ql-block"> 六合创于1912年,目前是中国存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好的丝绸企业,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社会、艺术价值,是研究民族工业发展历史的活标本,2021年12月被列为国家工业遗产。此雕塑用国家工业遗产标识、六合织绸梭子组合而成,表现六合从1912年创立、1931年合并、2022年转型等重大历史节点和辉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打卡六合染房 参观印染展览★</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走近六合染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墙壁上的宣传文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界丝绸源点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世界丝绸源点博物馆前身是由民盟创始人、原国家副主席张澜先生于1912年创建的六合丝厂。2022年,在南充高坪区委、区政府的规划下,在六合丝厂原有厂房、设施、设备等基础上,建成了世界丝绸源点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世界丝绸源点博物馆由“12345”组成,即:1个旅游商品售卖体验馆,2个表演剧场(室内丝二厂俱乐部、室外T台秀),3个陈展馆(六合院陈列馆、六合缬染房、制丝设备展览馆),4个生产车间(有梭织机车间、剑杯织机车间、整浆车间、缫丝车间),5大精神堡垒(世界丝绸源点嘉陵江十大地理旅游坐标、国家工业遊产、中国丝绸工业活化石、张澜浮雕墙、博整世界丝绸源点南充峰会永久会址)。</p><p class="ql-block"> 世界丝绸源点博物馆集丝绸产品展示、°丝绸技艺体验、丝绸活动举办、丝绸文化传承、丝绸历史教育等为一体,面向公众常年开放,是高坪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都京丝绸文化产业园</p><p class="ql-block"> 都京丝绸文化产业园是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园区蚕桑产业基础良好、缫丝织绸技术扎实、研学教育成果丰硕、丝绸工业存物多样、丝绸文旅资源丰富。现有规模以上丝纺服装企业18家,从业人数6000余人,国省著名商标100多个,年产白厂丝600吨,中高档服装500万件套,各类绸缎及服装面料1000万米,年销售收入近百亿元。</p><p class="ql-block"> 园区以重振丝源绸都产业为目标,以建设“大城门户、森林城市、活力高坪”力契机,以实现“工旅融合、文旅融合”为路径,依托产业园独特优势,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产业路育、城市建设、平台发展、体制改革等工作,力图打造西部丝纺产业链最齐、最强、最优的国家级园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合集团</p><p class="ql-block"> 四川南充六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充六合集团。位于高坪丝绸特色小镇都京坝,占地178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由民盟创始人、原国家副主席张澜先生于1912年创办,是中国存续时间最长的丝绸名企,曾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缫丝厂,2021年12月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企业先后被评为“四川老字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六合”和“百年六合”商标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高档丝绸标志”,1915年生产的金鹿牌生丝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其丝绸系列产品荣获“全国丝绸创新产品银奖”,传统丝绸织染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六合丝博园是“省非物质文化造产项目体验基地”。历经百年沧桑的南充百合,见证了中国丝绸工业近现代的“发展历程”,继承了中国丝绸工业的“红色基因”,保存着中国丝绸工业的“历史记忆”,被誉为“中国丝绸工业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界丝绸源点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世界丝绸源点博物馆前身是由民盟创始人、原国家副主席张澜先生于1912年创建的六合丝厂。2022年,在高坪区委、区政府的规划下,在六合丝厂原有厂房、设施、设备等基础上,建成了世界丝绸源点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世界丝绸源点博物馆由“12345”组成,即:1个旅游商品售卖体验馆,2个表演剧场(室内丝二厂俱乐部、室外T台秀),3个展陈馆(六合院陈列馆、六合缬染房、制丝设备展览馆),4个生产车间(有梭织机车间、剑杯织机车间、整浆车间、缫丝车间),5大精神堡垒(世界丝绸源点嘉陵江十大地理旅游坐标、国家工业遊产、中国丝绸工业活化石、张澜浮雕墙、博整世界丝绸源点南充峰会永久会址)。</p><p class="ql-block"> 世界丝绸源点博物馆集丝绸产品展示、°丝绸技艺体验、丝绸活动举办、丝绸文化传承、丝绸历史教育等为一体,面向公众常年开放,是高坪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界丝绸源点景区</p><p class="ql-block"> 世界丝绸源点景区是丝绸新城的核心组成部分,规划面积4.92平方公里,以讲好“上下五千年丝绸文化、东西五万里丝路文明”故事为主题,重点围绕“一环四区”(丝绸文化体验环,中华丝源、锦绣丝路、民族丝魂、万国丝冕),以12个叙事场景为主线(包括:丝空溯源、螺祖探寻、桑田神木、南充织坊、世界丝博、田园江湾、望江茧站、丝绸古镇、演艺小镇、嘉陵湿地、朱风朝霞、美丽东湖),营造穿越千年的宏大丝绸文化时空之旅,全面擦亮“中国丝绸之都、世界丝绸源点”名片,倾力打造世界丝绸文明的发源地、世界丝绸文化的圣地、世界丝绸文旅的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走进六合染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式砖墙中间装饰镂空“染”字木雕的照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座四合院打造成的六合染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晾晒的绸缎欢迎我们的到来</span></p><p class="ql-block"> 走进六合染房,眼前一亮,到处充满着丝绸文化的气息。染房晾晒的五颜六色的绸缎,迎风招展,欢迎游客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参观印染展览★</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O《层叠丝韵》布雕艺术O</span></p><p class="ql-block"> 本作品由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课题组艺术家结合传统元素,通过现代材料和现代工艺制作的现代艺术作品。植物的靛蓝化作大地的肌理,山川河流、日月潮汐、林间草木容纳其中,似嘉陵江水蜿蜒,天下曲流高坪。丝绸的微光漾起美的新生,色泽光彩、柔软亮丽,一丝一线交织缠绕,层叠缱绻。诉说六合丝绸往事,再现南充丝绸繁荣。缬染的造折再现传统技艺的传承,天然成趣,自然而染,溯蓝白古韵,扬非遗新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text-align: left; -webkit-text-size-adjust: 100%;">O文化历史O</span></p><p class="ql-block"> 缬染即古代丝绸印染工艺的总称。按工艺进行分类,缬染可分为灰缬、绞缬、蜡缬、夹缬四大类。史料记载始于秦汉年间。“缬”在古代有三种说法,第一,出自《韵会》:“缬,系也,谓系缯染成文也”,说缬即绞缬;第二,于《魏书封回传》中:“荥阳郑荣谄事长秋卿刘腾,货腾彬紫缬四百匹,得为安州刺史。”“缬”指染花的丝织物品;第三,缬也是指印染工艺的生产方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灰缬</p><p class="ql-block"> 灰缬是一种传统的印染工艺,它是用植物蓝草为染料,用黄豆粉和石灰粉作浆,刻纸作版面,滤浆漏印。明清时期,山东、湖南、江苏、浙江等地的民间染坊都有生产这种蓝白分明的花布,将大豆粉和石灰混合用作印染的防染剂,将防染剂涂覆于盖有镂空花板的土布上,待晾干后,于蓝靛缸中浸渍多次后晒干,除去防染剂,便可呈现蓝白色条纹。灰缬兴起于唐代,并在当时得到普遍应用,有学者将灰缬称作唐式浆印。</p><p class="ql-block"> 日本红型也用到了唐代灰缬的防染技法,通过历史溯源发现红型最早的工艺技术更多来自于中国福建,证实了红型与中国彩色灰缬技艺联系紧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绞缬</p><p class="ql-block"> 绞缬,俗称“撮缬”,民间叫“撮花”,现代人称之为“扎染”。绞缬是一种对棉、麻、丝等织物进行局部扎结,防止局部染色的印染工艺。</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扎染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根据史料记载,早在东晋时期,就有大量的运用扎结防染工艺的绞缬绸,而此时期的扎染技术也已经成熟。我国的扎染工艺在南北朝时期逐渐成熟,并在民间广泛地使用,特别是在服饰上使用颇为丰富。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绞缬织品变得更为普遍和流行,而“青碧缬衣裙”则成为了唐代流行的基本样式。北宋时期,绞缬产品在中原和北方地区流行甚广。</p><p class="ql-block"> 扎染文化源远流长,世界上许多民族、许多地区都有扎染文化,但很难找到确切的依据来佐证扎染工艺的起源。而相对有根据有说服力的起始国家或民族有埃及、印度、中国、日本和印尼爪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蜡缬</p><p class="ql-block"> 蜡缬,人们也称之为蜡染。蜡染用蜡在织物上进行图案的绘制,再入染缸浸染,然后煮沸和去蜡,织物上的图案便显现出来。其原理是用蜡作为防染剂覆盖图案防止染色,从而达到装饰效果效果。</p><p class="ql-block"> 目前,蜡染的起源仍然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但中国是最早出现蜡染作品的国家。据记载,近年来,考古学家在川东峡江地区的三峡道葬场,发现了七八种粗细不等的平纹麻织品,同时也还有蜡缬细布,我国蜡染起源于秦汉时期,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阶段。到了宋代,蜡染艺术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中原汉族地区印染工艺的发展,致使蜡染工艺的应用逐渐淡化。据史料记载,蜡染在明代又十分流行和兴盛,是出口贸易中的主要商品。清朝蜡染以其精湛的工艺成为朝代的贡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顺水斑”蜡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夹缬</p><p class="ql-block"> 夹缬是指用雕版夹持织物进行防染的印染技艺,是我国古代有名的防染技艺之一。最早记载夹缬的文献出现于唐代,唐人所写的《因话录》中有这样一句话:“玄宗柳婕妤,有才学,上甚重之。婕妤妹适赵氏,性巧慧,因使工镂版为杂花象之,而为夹缬。”而现存的夹缬实物中最早出现的实物也是唐朝时期的,比敦煌彩塑菩萨所着的夹缬彩装。因而,学术界普遍认为夹缬技艺发端于唐玄宗时期。唐代时期,夹缬在宫廷和民间颇为流行。到宋朝,夹缬成为皇家的专属,宫廷也规定了多色的夹缬作为宫廷专用。元代时期,由于蓝印花布的兴起和普及,夹缬在民间的传播和使用范围也随之缩小。明清两代印染技艺更为发达,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传统夹缬工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使其濒临灭绝。清末以来,夹缬技艺仅被部分地区的民众保留下来,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O工艺流程O</span></p><p class="ql-block"> 缬染技艺分为灰缬、绞缬、蜡缬和夹缬四类印染工艺,其体裁是比较广泛的,从其染色原理及其具体操作来看,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四大工艺略有差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灰缬的|工艺流程</p><p class="ql-block"> 灰缬的具体做法是使用草木灰、石灰等碱性材料,将它们混合在一起调配成印浆,刻纸作版面,然后将其印在已经准备好的织物上,这样图案的部位就会出现生丝膨胀和脱胶的效果,从而使底色呈现出一种有光泽的图案。又或者,在此基础之上,在染缸中进行浸染,除去印浆之后,便可呈现蓝白色图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绞缬的工艺流程</p><p class="ql-block"> 绞缬有四种常用的方法:缝绞法、夹板法、打结法和绑扎法。在现代的绞缬制作过程中,可同时使用多种不同的绞缬方法。</p><p class="ql-block"> 缝绞法的基本步骤是:用针线穿缝准备好的织物—拉紧绳子——打结或绞扎后打结——形成防染区域。</p><p class="ql-block"> 夹板法的基本步骤是:先准备织物及适合的夹板——将织物按设计夹在两块板材之间——用线绳或夹具固定—形成防染区域。</p><p class="ql-block"> 打结法的操作过程大致为:织物自身打结——两头适度拉紧——形成防染区域。</p><p class="ql-block"> 绑扎法的操作过程大致为:捏起或收拢织物——用线绳捆扎——形成防染区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蜡缬的工艺流程</p><p class="ql-block"> 蜡染是以蜡刀为工具,再蘸取蜡液后在织物上进行绘制出各式图案纹样,待蜡液凝固、烘干后,将其放入染缸中中进行浸染,染色后再用沸水除蜡,即呈现蓝底白花的蜡染织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夹缬的工艺流程</p><p class="ql-block"> 夹缬的制作工艺主要是用两片雕刻相同的图案花版,将织物折叠起来,再紧密地夹在两片木板之间,然后在镂空的位置涂上染料或色,浸染后把镂空的花版去掉,便形成了对称的花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O缬染工具O</span></p><p class="ql-block"> 缬染工具是在缬染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各类工具。缬染,自诞生以来,是直接印花技术与防染性印花技术的交互性而发展至今,两种思维的交融衍生出利用不同工具材料的传统缬染工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画蜡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排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木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定位夹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刻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刮浆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O植物染料O</span></p><p class="ql-block"> 从纯天然的植物中提取本色原料,作为染织材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花生衣</p><p class="ql-block"> 花生衣中主要色素成分为黄嗣类化,合物属棕色系染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抚芳藤</p><p class="ql-block"> 常绿藤本灌木,扶芳藻的颜色为绿色,为绿色系染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莲蓬</p><p class="ql-block"> 蓬蓬染色能使织物呈现出柔和的粉褐色,莲蓬寓意吉祥,且具有一定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属灰色系染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檗</p><p class="ql-block"> 黄檗的染料来源于树皮,是植物染色材料中唯一含有盐基性色素的染料。属黄色系染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红袍</p><p class="ql-block"> 大红袍属乌龙茶,大红袍色泽乌褐油润,为赤色系染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榴皮</p><p class="ql-block"> 石榴皮的主要成分是樱花酸类物质,能染出好看的色彩,属黄褐色染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豆衣</p><p class="ql-block"> 黑豆衣无助剂染色为裸色,加入明矾呈银灰色,蓝矾呈深灰色,绿矾星青瓷色。属灰色系染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O艺术特征O</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传统与现代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色彩特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案特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O展示桌O</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扎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腊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冷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蜀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六合缬染工坊创新设计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 成都大学传统工艺研究院为贯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落实《“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有关部署要求,推进《四川省传统工艺美术摄兴发展奕施方案),在四川省委宣传部和成都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成都大学坚定文化自信、勇于文化担当,在中国-东盟艺术学豌的师资、教学、科研、场地、学术成果基础上于2020年12月成立传统工艺研究院。研究院定位:扎根区域、面向全图、走向世界。挖掘梳理区域传统工艺的历史文化内涵、技艺精盛和元素理念,以学术力量推动传统工艺科学研究;加快建设特色学科,全面融入教育教学中,扩大传承队伍,培养传统工艺传承创新人才;以研促产,提升创意设计.表现形式和生产销售等创新转化力,彰显传统工艺当代价值;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组织国内外文化交流和研讨,开展展览与传习活动,提高四川传统工艺的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建立品牌优势;建设成为集阐发研究、教育传承、宣传普及、社会服务、协同创新、传奇交流为一体的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省内一流教学科研平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出售的丝织品★</span></p><p class="ql-block"> 将六合传统缬染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展示六合传统缬染、灰缬、绞缬、蜡缬、夹缬工艺,游客在这充满着丝绸文化的气息中,参观体验,购买产品,是一种特别的享受,非常惬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