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聊斋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淄川蒲家庄,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占地1000亩,2020年开始升级改造,现已建成狐仙园、聊斋宫、柳泉、石隐园、满井寺、蒲氏墓园等,属山东五大旅游景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聊斋城是淄川蒲家庄投资兴建的。是以园林为表现形式,以聊斋故事为主题的组群式的大型名园景区,它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p> <p class="ql-block">蒲松龄纪念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为纪念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而设立的文化名人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蒲松龄纪念馆拥有六个小院、七个展室,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展览面积2000多平方米。整座建筑以聊斋为主题,向外辐射,院落门庭,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淄博蒲松龄纪念馆的前身是蒲松龄故居。</p> <p class="ql-block">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文学家,短篇小说家。出生于一个已渐趋败落的小书香家庭,早年热衷功名,19岁接连考取县、道、府3个第一名4,名震一时,但此后屡应省试不第,71岁才援例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在异地作幕客外,终生在家乡为塾师,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能诗文、善作俚曲。以近年来之功采集民间野闻,进行丰富的想像和艺术加工,写成短篇小文说集《聊斋志异》。1715年2月25日,蒲松龄在家中逝世。</p> <p class="ql-block">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蒲松龄生前,《聊斋志异》已引起周边人们的兴趣。《聊斋志异》刊行后,遂风行天下。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是深远的。《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柳泉位于淄川区蒲家庄村东沟底,原名满井,井水常满常溢,故名。又因四周植柳百株,有柳有泉,又称柳泉。当年,这里是青州府通济南府的交通要道,路人熙熙攘攘。传说蒲松龄曾在泉边茅亭下设茶摆烟,每逢路人经过,便邀其休息,请其谈狐说鬼,借以搜集素材,创作《聊斋志异》 。蒲松龄非常喜欢柳泉,自号"柳泉居士",并刻了一枚柳泉肖形图章。在他撰写的《募建龙王庙序》碑文中,称此泉"水清以冽,味甘以芳,酿增酒旨,瀹增茗香,并称“予蓬莱不易也”。如今的柳泉,虽没有了当日喷涌而出的泉水,但茅亭俨然,垂柳依依,仍依稀可见当年的胜景。泉边还新立了由沈雁冰先生手书的“柳泉”。</p> <p class="ql-block">聊斋宫为聊斋城主要景点,宫高33米,以碧湖、青山、曲桥、喷泉、牌坊、亭阁组成一幅美妙的画面,疑似仙山琼阁。宫内分前厅、海底世界,龙宫、黄泉路、地府、天宫六处景观。采用现代彩塑、电影特技、灯光音响相结合的高科技艺术表现形式,展现《罗刹海市》、《席方平》、《娇娜》、《画皮》、《尸变》等聊斋故事。(进入前厅,音乐乍起)《罗刹海市》故事的主人公马骥在赶海市时巧遇龙王三太子,二人一见如故,三太子邀请马骥去龙宫面见其王龙君。</p> <p class="ql-block">蒲翁颂丈人石有诗云:“丈人何傲睨,高眠傍修竹。南宫具袍笏,毋乃太边幅。千载遇狂生,横足加其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狐仙园以精美奇特的佳峰石景、拱桥流水、碑廊亭榭构成具有北方风格的园林,如梦幻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狐仙园是一处我国北方古典园林式的建筑,以部分聊斋狐仙故事情节来点景状物,园内拱桥荷塘、假山石景、花木扶疏、碑廊亭榭,设聚仙峰、小翠亭、护红石、荷花三娘子、卧狐、柳泉碑廊等景观。护红石象一伟岸高大护法大力士,保护着园中的狐仙花妖免遭劫难,该石一侧正有一只卧狐避难。聚仙峰上狐仙相聚,婴宁在树杈上狂笑,小翠在亭子上玩耍,荷花三娘子亭亭玉立于水中,令人目不暇接。碑廊里由著名镌刻家精心刻制的碑文,内有淄博画师杨慧君女士为纪念蒲松龄诞辰三百五十周年画的蒲松龄肖像和蒲松龄十二世孙蒲先华撰写的蒲氏世系辈分,有著名蒲学研究家赵俪生先生题写的王渔洋和蒲松龄的唱酬诗,还有前总政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刘白羽先生撰写的七绝诗一首:“青灯展卷鬼神惊,天上人间诉不平,热血铸得沧海泪,奇思妙幻越高峰”,对蒲公给予了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聊斋城及蒲松龄故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化遗址,更是一个见证了蒲松龄文学成就的地方。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蒲松龄的生平事迹和他对于中国文学的贡献,也对他的故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蒲松龄故居的参观经历让我对蒲松龄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充满了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