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再见,泽雅——“江海游”瓯海行随记

寒香来

<p class="ql-block">  温州,早来过几回,那都是因为温州乡镇和民业企业的先行崛起,和这里有座闻名遐迩的雁荡山——我们感叹温州人改革开放的敢为人先;更迷恋温州这块泽雅之地的钟灵毓秀,而留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记得第一次来温州,是1986年。我参加工作的第四年,在乡政府工作,带队乡村干部到温州参观乡镇企业:亲眼目睹了电器之都——乐清柳市的电器一条街,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工业发展带来的繁荣。在温州市区,我看到街上匆匆行走簇拥的人头,和满大街“菲亚特”黄色迷你小面的奔驰的车流,让我感受到温州人繁忙快速的生活节奏。街上“前店后厂”到处林立,让我看到<span style="font-size: 18px;">改革开放初期</span>特有经商头脑的温州人,正抢抓机遇在打捞“第一桶金”,见识到了温州私人企业特殊的经营模式,敬佩温州人“敢想、敢作、敢担”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勇气。</p><p class="ql-block"> 当然到了温州乐清,自然惦记着从中学课本里沈括笔下流淌出“东南第一山”——雁荡山迷人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来温州,是1991年。我随柯城区“浙江沿海地区现代农业考察”团来。那时鸥海区好像还是县。我们来温州参观了瓯海县、龙湾区的现代设施农业,大棚里娇滴滴的蔬菜、瓜果笑脸相迎、憨态可掬,令人羡慕。在这里,我还看到了由一个镇崛起一座新城的龙港区,让人刮目相看,耳目一新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我这两次来温州,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间正是温州改革开放发展起步最早、步伐最为迅猛的关键时期——很荣幸!让我有目见证了温州发展这一非常时刻。后来也来过几次,大多是奔着雁荡山,还有单位组织疗休养观山看海而来。</p> <p class="ql-block">  这次受瓯海作协邀请,是我们衢州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周新华牵线搭桥并精心组织,带上我们衢江区和龙游县两地作家来瓯海联谊采风,却有另番情趣,有着别样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记得第一次来温州,坐着大巴车,从早上出发一路颠簸,赶到时已万家灯火,连晚饭都没赶上,入住旅店已是夜深。而今,乘高铁二个小时轻轻松松,在舒适的列车上,闭目养神一眨眼功夫就抵达温州,出南站<span style="font-size: 18px;">抬眼相望</span>下榻的“君廷大酒店”近在咫尺——直接从车站高架桥通道,便送达宾馆门口,像是进了车间里的流水线。抚今追昔,三十多年过去天壤之别,如在穿越一段时空隧道。</p><p class="ql-block"> 瓯海区作协欢迎晚餐,就设在入住酒店不远的“九号码头”——像证着“友谊天长地久”,意味深长。我们衢州市作协与鸥海区作协领队的两位周主席,真是“同姓三分亲”,举杯间“兄弟情深”感染着我们宾至如归,让衢江、瓯海、龙游三地作家瞬间缩短了区域间的距离。<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刚入席,大家就被热烈的气氛薰染出浓浓的情谊;也让“江海游”采风联谊活动平添了不少情趣。</span></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有实地观光采风,有文学大伽讲座,给大家以视觉、思想上的冲击和精神上的享受。大家收益良多,兴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第一站,游览观光了有“西雁荡”之称的泽雅景区。</p><p class="ql-block"> 早晨上车,导游一路给我们介绍,瓯海作协的几位领导也不断地给我们讲述瓯海的历史沿革和乡土风情,让我们顿感“未见胜景先有情,似曾相识倍感亲”。</p><p class="ql-block"> 泽雅七瀑涧,单看“泽雅”两字眼,就让人深感丰富的内涵,和不一样的人文美感;更不必说七瀑涧,层层叠叠七处瀑布,步步拾级登高而上的壮丽豪迈!让人顿感七折不同气势的瀑布扑面而来,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七折瀑布一折高一折,一瀑胜一瀑,看得值让人喘不过气来、回不过味来。</p><p class="ql-block"> 泽雅胜地摆出的这桌视觉上的饕餮盛宴,犹如这几天瓯海盛情招待的海鲜,令人满口生香,大块朵硕,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第一道上来,先见识的是深箩漈。初听,凭音不知三字何写?解析“三点水旁,加祭祀的祭”字;“漈”字又为何意?经当地一作协领导诠释,方知温州方言“瀑”即“漈”、“漈”即为“瀑”。恍然大悟,原来这深藏七瀑涧的第一折瀑布——深箩漈,是条瀑布,也是一种麻绳的谐音。传说这深箩漈的深潭与江心相通,有人将一箩筐的麻绳挂在石头上,放到潭里深不见底,深箩漈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初尝第一道深箩漈这道佳肴,还未回过味;不经意间,第二道“青蛙瀑”已在眼前。这折瀑布比较直观,经提示原来是瀑口有一石似一只蹲着的青蛙。这是七瀑涧中落差最小的瀑布,瀑布的水像从青蛙口里喷涌而出。注目潭边,瀑布下碧绿的深潭露出的石头,形状酷似鳄鱼,便有了“鳄鱼潭”。此情景,看似“蛙鳄对眼”。“青蛙瀑”潭口右侧有一象鼻洞,虽不及桂林象鼻山一般壮观,小巧玲珑,却也别致。</p> <p class="ql-block">  每次从一折瀑布到另外一折瀑布,都要经过一段山路小坡,山中赏光观景,哪有不费脚力的!四平八稳轻盈漫步,不如逛公园、看画展。景区连贯着的每处景点,都有自己独特的景致——满足人们对大自然的好奇,也许就是旅游享有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过了俗称的“好汉坡”,迂回曲折,我们终于来到了通幽峡,历经悬崖峭壁的胆战心惊,我们在观瀑桥上欣赏到了第三折瀑布。这折瀑布的水势顺着斜坡,飞泻而下,给人一种柔顺的感觉,便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姗姗瀑”。</p><p class="ql-block"> 走近观瀑茶楼,未见其形,先闻其声——我们只听到龙吟虎啸的轰鸣声,所以人们称此瀑为“龙虎瀑”。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气势宏伟的三连瀑,这三折瀑布,总落差百余米,妙趣横生。贴着崖壁,转过道道弯,眼前突现“天生一个‘通天洞’,无限风光尽其占”。从通天洞攀登上去,我们可看到七瀑涧引人入胜的九龙瀑。九龙瀑同样也叫九条漈,瀑布从数十米高崖披落,如银丝白练,粗细交织。九漈并非只有九条小瀑,这里的“九”如九重天的“九”,多如地面上爬行的蚯蚓,又似绺绺头发,数不胜数。</p> <p class="ql-block">  转瞬间,到了中午吃饭的点上。时间仓促,加上大家连续跋涉,身体欠佳的已半途打了退堂鼓,早早留原地休息;大多也已累得气喘吁吁,逗留在观瀑亭里歇息。一对瓯海小年青,加上我们衢江三人意犹未尽,一路前行,一直在追赶第六瀑。这瀑一定程度上,跟第三瀑相似,但气势比第三瀑更宏伟,宛如一条蛟龙盘旋而下。小年青大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气概,缘瀑涧右旁石壁继续向上攀行。无奈,采风团一再催停,不得不在攀近第六道之巅途中,嘎然而返。</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泽雅七瀑涧一路攀行,深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所描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般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联想我们<span style="font-size: 18px;">改革开放的进程,恰似</span>泽雅七瀑涧之行,揽胜七瀑之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无限风光在险峰!</p> <p class="ql-block">  回过头来,尽管此行正值秋后入冬之际,山上水量渐少,流量小,瀑布少了些宏伟壮观的气势 ,有些缺憾——或许正好给我们留下了对泽雅美景更多的遐想,多了一分再次来此观光的理由和机会!</p><p class="ql-block"> 愿再见,泽雅!</p> <p class="ql-block">图文:戴如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