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天,爱人前公司组织游玩过一次哈尔滨太阳岛冰雪大世界。那时虽然被1:1比例的各式冰雕所震撼,但耐不住寒冷(依稀记得还摔了一跤),哈尔滨市区只看了看雪中的圣·索菲亚教堂,再加上那时心境好像不在任何旅游上、只是陪孩子在中央大街的某个地方滑滑雪,虽然到过哈尔滨、却对哈尔滨的感觉依然很懵懂。</p><p class="ql-block"> 所以,这次乘着前往满归和漠河秋日寻北的机会,临时加停一站哈尔滨,打卡自己心心相念的一些地方。上张自个想打卡的哈尔滨简要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u>9.15日半天计划线路:</u></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激情广场哈尔滨天主教堂(即革新教堂)</span>→→格罗斯基药店旧址→→哈尔滨基督教堂→→东正教圣母教堂→→捷克斯洛伐克领事馆旧址→→<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东铁路管理局旧址</span>→→红军街领事馆旧址→→<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哈滨尔站→→亚斯利孤儿院旧→→圣.伊维尔教堂</span>→→中央大街正门南门→→<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央大街的圣.索菲亚教堂、犹太老会馆、鞑靼清真寺及防洪纪念塔和松花江滨州铁路桥</span></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u> 9.16日计划线路:</u></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伏尔加庄园</span>,下<span style="color:rgb(1, 1, 1);">午返回市区,打卡</span>哈药六厂、哈利路亚天主教堂、<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老道外</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晚上乘火车从哈尔滨站前往海拉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但我们实际只进行了蓝色字体地方的观看。</span></p><p class="ql-block"> 15日飞到哈尔滨,在哈尔滨站(后面的行程火车从此出发)附近的酒店放好行李、乘地铁来到激情广场已是下午三点,感觉今天的行程又很紧张、得加快进程了。</p> <p class="ql-block"> 简单介绍下广场的哈尔滨天主教堂(来自百度):</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哈尔滨天主教堂(即革新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 原名阿列克耶夫教堂,也称圣母无染教堂,为典型的俄罗斯式建筑。砖木结构,上下两层,上层有巴洛克式塔楼,洋葱头式钟楼和天主堂,巍峨错落;下层为主教、神甫工作场所。</p><p class="ql-block"> 原为俄军设在公主岭的随军教堂,日俄战争后迁至哈尔滨护军街一带,再迁东香坊,1912年迁此,建木构教堂,1931年在木构教堂左侧建此教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之后扫码自行车一路骑行,经过<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教学楼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 来到<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詹天佑广场</span>。</p><p class="ql-block"> 广场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上,是哈尔滨铁路博物馆室外部分。为了缅怀詹天佑先生对铁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广场陈列有“解放牌”蒸汽机头、内燃机头一辆、客车箱一节,配有绿化带,广场中央还有詹天佑雕像。</p> <p class="ql-block"> 詹天佑(1861-1919),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p><p class="ql-block"> 广场旁边就是<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哈尔滨铁路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 感觉和捷克斯洛伐克领事馆旧址、中东铁路管理局旧址是一个地方(挂了好几个门牌,理解如有错误、见谅)。</p> <p class="ql-block"> 经过<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哈尔滨站,</span>夕阳西下的哈尔滨站和旁边紧邻的圣.伊维尔教堂特别吸引眼球。</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圣·伊维尔教堂</span>(Holy Iveron Icon Orthodox Church),简称“伊维尔教堂” ,建于1908年,面积为555.8平方米。教堂原为驻哈尔滨俄国外阿穆尔军区的军用东正教教堂,折衷主义建筑,砖木结构,设计师为德尼索夫。在伊维尔教堂西北20米处,保存有建于1924年的教堂附属孤儿院,伊维尔教堂也是哈尔滨市唯一一处保存有附属建筑的历史宗教建筑。“文化大革命”期间,伊维尔教堂顶部的五个“洋葱头”圆顶被移除,但建筑本体得以保留,长期被当作仓库使用。2017年,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进行规划改造,建成了以伊维尔教堂为主体,集旅游、休闲和景观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圣·伊维尔教堂得以翻修并成为哈尔滨市又一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感觉圣.伊维尔教堂散发着一种圣洁柔和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再上张马路对面亚斯利孤儿院旧址花园里拍的圣.伊维尔教堂照片。</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亚斯孤儿院旧址</span>,1924年建造,是圣伊维尔教堂的附属建筑。</p><p class="ql-block"> 圣伊维尔教堂当初一共设立了四所孤儿院,现在仅存这一所了。</p> <p class="ql-block"> 这处孤儿院最珍贵的是墙壁上彩色马赛克镶嵌画(由大约17000块1.5厘米的方形发赛克镶嵌),据说是采用古老的波斯工艺制造,经过近90年的风吹日晒、依然完好如初。</p><p class="ql-block"> 侧面留影一张。</p> <p class="ql-block"> 之后<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来到中央大街。</span></p><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中央大街导览图是在小红书上偶然找到的,虽然并没有按照图中的路线来游览,只打卡了白底红字的五个地方,但感觉这张图对我帮助很大,我只是没有充足的时间按照这个路线走罢了,个人觉得是张很好的中央大街导游图! 放着这个希望帮到其他人,在此感谢(小红书号429754981)!</p> <p class="ql-block"> 最先打卡的依然是当年唯一看过的哈尔滨建筑——<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圣·索菲亚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 先是兆麟街和透笼街交汇处的这一处网红景点。</p><p class="ql-block"> 的确很典雅,可车来车往的,也太难抓拍了,能拍个 人、车相对少点的镜头都难,更别说拍照留影了。</p> <p class="ql-block"> 正面打卡照</p> <p class="ql-block"> 上一张图片的左手边不远处有另一处网红打卡点。</p><p class="ql-block"> 的确氛围感拉满!佩服摄影师的眼光啊!上几张老公给拍的照片哦!也是整个哈尔滨照片中最喜欢的个人照片。</p> <p class="ql-block"> 光顾忙活自个留影了,才发觉居然没照索菲亚教堂的照片,来两张夜景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 还是介绍下圣·索菲亚教堂(来自百度):</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59号,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最初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修建的一座随军教堂。同年,俄国茶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以随军教堂为基础,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结构教堂。1911年,木墙外部砌了一层砖墙,形成了砖木结构式教堂。1923年9月27日,圣·索菲亚教堂第二次重建,历时9年,于1932年11月25日落成,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p><p class="ql-block"> 设计者为俄国建筑设计师科亚西科夫。教堂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既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错落有致。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响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要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才能敲打出抑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黑了,其它景点只能看夜景了。</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犹太老会堂</span></p><p class="ql-block"> 老会堂始建于1907年,为东北地区最早的犹太会堂。1931年的一场大火将老会堂焚烧殆尽,同年重建。是一所犹太风格明显的的教堂建筑。二战后,随着犹太侨民逐渐迁出哈尔滨,犹太新老会堂(新会堂在中央大街南门入口处附近,前面的中央大街导览图有标识)相继关闭。如今作为音乐厅开放使用。</p> <p class="ql-block"> 鞑靼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很抱歉,连个正面照都没拍着。大家可百度百科一下,里面介绍的很详细。</p><p class="ql-block"> 鞑靼清真寺是哈尔滨的清真古寺之一,又名土耳其清真寺,始建于1901年。其风格即受拜占庭影响,又继承了阿拉伯传统文化风采,构成新颖独特的建筑形式。该寺主体建筑呈方形,立面对称布局,砖石结构(介绍来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防洪纪念塔</span>(介绍来自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而建。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完成。</p><p class="ql-block"> 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 ,塔基前的喷泉,象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民,正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塔身中部浮雕雕刻着防洪筑堤大军,从宣誓上堤 、运土打夯、抢险斗争到胜利庆功等场面,集中描述了人们在防洪斗争中所表现的英雄气概。罗马式回廊高7米,由20根擎天柱 连成弧形相衬托。塔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圆雕;塔身下部是群像浮雕,描绘了哈尔滨人民战胜洪水的生动场面。</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滨州铁路新、老桥</span>(两座桥梁相差几十米,照片中新桥完美遮挡老桥,可惜了)</p><p class="ql-block"> 滨州铁路桥,哈尔滨人称为铁路桥或是老江桥,是一座百年老桥。随着旁边新铁路桥的投入使用,百年老桥的通行也成为历史。经过改造的老桥成为了中东铁路博物馆,桥面上铺设了玻璃栈道。上个链接<a href="https://mr.mbd.baidu.com/r/1afFiEJpNSw?f=cp&amp;u=69be167cb2f03ad3"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松花江滨州铁路桥</a></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至此,哈尔滨中央大街周边的 “一江、一塔、一街”三大标志性景观只能算匆匆步行一遍,建议有兴趣的朋友腾出一整天时间慢慢打卡。</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u>16日线路</u></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伏尔加庄园、老道外</span></p><p class="ql-block"> 一早从卓琳酒店前往伏尔加庄园,下午约3:30返回市区,因为返回时间有点晚,放弃了哈药六厂和哈利路亚天主教堂,直接打卡老道外。</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温馨提示:</span></p><p class="ql-block"> 1、伏尔加庄园公众号直通车:市区在卓琳酒店门前(地铁2号线气象台站3号出口附近)每天早上9:30有直通车前往伏尔加庄园,返程在伏尔加庄园停车场于15:30返程(可关注伏尔加庄园公众号获取相关信息和购票。实际返程有三个点,貌似13:30、15:30和15:30,司机师傅会在当天12点前根据大家的反馈来发车)</p><p class="ql-block"> 2、非公众号直通车第1站索菲亚教堂大巴停车场(8:00/10:00两班);第2站工人文化宫地铁站4号口前行100米(中山路金刚山烧烤店门前)(8:15/10:15两班) 返程时间9:00/13:00至15:00每整点发车 直通车+门票168 网络门票138,与官网价格一致</p><p class="ql-block"> 上张景区出入口拍到的伏尔加庄园→市区班车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伏尔加庄园</span></p><p class="ql-block"> 整个庄园不大,入口处坐直通车来到彼得洛夫艺术宫门口,之后可全部步行游览。</p><p class="ql-block"> 简单介绍下伏尔加庄园(有关伏尔加庄园的知识性的介绍来自于<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走南闯北看中国</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搜狐网上</span>发表的<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美丽的伏尔加庄园</span>)。</p><p class="ql-block"> 伏尔加庄园位于哈尔滨东南郊区的香坊区成高子镇民强村的阿什河畔哈成路16公里处。是一座以俄罗斯文化为主题的4A级文化旅游景区和中俄文化交流基地。也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展览展示、商务会议、婚礼庆典、户外运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四季庄园。</p><p class="ql-block"> 伏尔加庄园的名字来源于“伏特加”酒文化。庄园内再现了“圣尼古拉教堂”、“巴甫洛夫城堡”、“米尼阿久尔餐厅”等中俄历史上经典的四十多幢俄欧风情功能建筑。</p><p class="ql-block"> 上张导游图</p> <p class="ql-block"> 入口坐观光车到上图右边的<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彼得洛夫宫</span>——打卡<span style="font-size:18px;">彼得洛夫艺术宫周边——逆时针来到</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海神湾——察里堡</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过察里门来到</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小白桦餐厅——圣尼古拉教堂</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过中俄友好林来到</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别墅区</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过彼得门返回</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彼得洛夫艺术馆观看俄罗斯演出</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门口坐观光车返回出入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彼得洛夫艺术宫各个角度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伏尔加大桥拍的彼得洛夫艺术宫。</p><p class="ql-block"> 在彼得罗夫艺术宫的门前,有一块上面刻着“美将拯救世界”的石头,让人印象深刻。后经查阅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言,出自他的长篇小说《白痴》。小说中梅什今公爵又是一位怎样与这句名言关联的主人翁呢?希望将来能静下心来读一读!</p><p class="ql-block"> 的确,无论如何,世界上最能打动人心的就应该是美,当然,本质上这也是全人类生生不息的永恒追求。</p> <p class="ql-block"> 简单介绍下彼得洛夫艺术宫</p><p class="ql-block"> 以新圣女修道院为模板,集合了俄罗斯的多种建筑风格,是庄园的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一楼金色大厅展示了十幅大型来自于世界著名四大美院之一的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原创作品,展示了俄罗斯贵族的宫廷生活。壁画周围展示了中俄中学联盟的青少年的绘画作品。</p><p class="ql-block"> 二楼12星座女神的雕塑,展示了美丽的俄罗斯神话中的女神。</p> <p class="ql-block"> 海神湾有古帆船、沙滩、灯塔还有一座小型的开启桥。</p><p class="ql-block"> 其中沙滩在照片的右上角(没有照出来),旁边还有一个小码头。</p><p class="ql-block"> 开启桥在照片左手的中间位置,也没有照出来。</p> <p class="ql-block"> 海神湾的古帆船: 该船能载200多人。船上设有休闲甲板、聚会船舱、文化展厅等。</p> <p class="ql-block"> 海神灯塔: 灯塔坐落在海神湾广场的阿什河畔旁,灯塔高30多米,高耸入云,可以登塔远眺伏尔加庄园全貌。</p> <p class="ql-block"> 过了开启桥(这座桥有点小,我当时都没意识道是座开启桥)来到察里堡。</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察里堡</span>,典型俄罗斯建筑风格。下面这张照片是在彼得洛夫宫旁边拍的察里堡。照片的右端是贝壳帐篷广场(没拍上)</p><p class="ql-block"> 这儿的察理堡与莫斯科南部宫殿一样。据说莫斯科的察里堡是根据叶卡捷琳娜女皇的命令建造的。1776年,为了纪念俄罗斯在第一次俄土战争中的胜利,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按照著名建筑设计师巴伦诺夫的图纸开始修建皇宫建筑群。1785年夏,叶卡捷琳娜二世巡视时,对按她旨意修建的皇宫大为不满,下令推倒、改让卡扎科夫负责重建。结果新皇宫还没建成女皇便去世了,继位的沙皇对该皇宫没有兴趣,工程就此停了下来,逐渐变成了残缺不全、普通市民野餐的场所,直到1984年才成立了察里津诺博物馆保护处管理中心进行管理和接待游客。</p><p class="ql-block"> 这儿的察里堡目前作为庄园的健身活动中心,夏季是森林高尔夫球场,冬季是城堡滑雪的雪具大厅和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 透过察里堡的圆型拱门看到的是彼得洛夫堡的背影。</p><p class="ql-block"> 据说曾经有位喜欢打麻将的游客,看到这特殊的景观,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不由得脱口喊到“这不是宝中宝”吗,从此这里成了庄园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往察里门方向走去,回头拍到是察里堡。</p> <p class="ql-block"> 过了察里堡门,在骑士广场附近拍到阿什河畔对岸是的玛丽娅婚礼教堂。</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玛丽亚婚礼教堂</span>,专门为新人举行西式婚礼的地方。哈尔滨首个以空中花园为背景的婚礼场地,这里高处还有个观景台,非常适合远眺和拍摄。</p> <p class="ql-block"> 之后,来到白桦餐厅。</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白桦林餐厅</span>是俄罗斯著名设计师拉别奇在参加巴黎国际展览会时设计的,堪称世界经典建筑之一。遗憾的是这座建筑在俄罗斯也已经不复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 留影。</p> <p class="ql-block"> 在白桦林餐厅隐约可见圣尼古拉教堂的背影。</p> <p class="ql-block"> 圣尼古拉教堂的后面</p> <p class="ql-block"> 圣尼古拉教堂的正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圣尼古拉教堂</span>俗称“喇嘛台”,原来位于哈尔滨市中心的博物馆广场,是哈尔滨地标性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1900年,1966年文革期间,被拆除,</span>2006年7月,按1:1比例和原工艺复建了圣尼古拉教堂。</p> <p class="ql-block"> 为了逼真再现当年圣·尼古拉教堂,建设方专门从俄罗斯国家功勋建筑师柯拉金处购买了当年的原设计图纸,并请来哈尔滨指导了复制工程。主体建筑采用俄罗斯进口的樟子松,卯榫结构、一颗钉子也没用,历经三年时间建成。</p><p class="ql-block"> 为恢复其原貌,复建过程中,在俄罗斯订制了建筑内的大钟、圣像、烛台等绝大部分物品,就连桌椅的样式、颜色、外墙装饰图案尺寸、造型等细节,都力争恢复建筑的原汁原味。</p><p class="ql-block"> 圣·尼古拉教堂外观是圆木垒成的典型的哥特式八面体木结构建筑,是一座俄罗斯东正教教堂,是世界木质教堂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 中央电视台也在这取景,拍摄了纪录片《消失的建筑—圣尼古拉大教堂传奇》,并在在中央电视台播出。</p><p class="ql-block"> 上段视频。</p> <p class="ql-block"> 经过旁边的中俄友好纪念林。</p> <p class="ql-block"> 回头眺望圣尼古拉教堂,很神圣!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 上段当时自己的留影视频。</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普希金展览馆</span></p><p class="ql-block"> 借鉴了莫斯科红场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以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名字命名,门前伫立着普希金的雕像,据说与普希金故乡的雕像完全一样(汗颜,当时居然没拍上雕像)。</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森林别墅</span>区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 森林别墅是俄罗斯设计师采用19世纪俄罗斯郊外别墅(折衷主义风格)设计方案建造,别墅周围绿树成荫,环境优雅。</p> <p class="ql-block"> 别墅留影。</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巴甫洛夫城堡(即伏特加主题酒堡、伏特加展览馆)</span>,是中国首个以伏特加为主题酒堡,是庄园最有吸引力的建筑之一。在这里,可以欣赏俄罗斯油画、品尝名酒,举办奢华浪漫的欧式城堡婚礼。</p><p class="ql-block"> 城堡建于2009年,其原型是是坐落于巴甫洛夫斯克市的伏尔加河畔,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古堡,由俄罗斯著名设计师弗·弗·布列恩于1795-1797年设计,于1798年建成。当年保罗一世继位后,下令在巴甫洛夫斯克市建造的一个军事要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巴甫洛夫城堡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 乡村酒店</p> <p class="ql-block"> 过了乡村酒店沿着逆时针方向继续往前走,不多会,来到有一大片绿草如茵的彼得洛夫艺术宫的侧面。</p> <p class="ql-block"> 更喜欢这里的彼得洛夫艺术宫,留影拍照。</p> <p class="ql-block"> 伏尔加庄园可能更适合喜欢拍照的女士,男士会觉得有点无聊,老公就说我是被照片骗来的,他早早坐到椅子上刷起了手机,等着下午场的俄罗斯演出。</p> <p class="ql-block"> 上段演出视频。</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温馨提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伏尔加庄园俄罗斯互动表演在彼得洛夫艺术宫进行,每周二至每周日的上午十点和下午两点各有一次表演。</p> <p class="ql-block"> 之后就在艺术宫门口坐直通车,来到出入口。</p><p class="ql-block"> 因为距离下午3:30发车还有一段时间,觉得门口风景也不错,自个玩起了自拍神器。上几张自拍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上张用魔镜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再上段自拍视频。</p> <p class="ql-block"> 说说伏尔加庄园的遗憾: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错过了米尼阿久尔餐厅!</span>因为我们没有前往伏尔加庄园导游图的左上的那一部分区域游玩。也有点遗憾错过了中央大街的阿久尔餐厅旧址。还是攻略没到位呀!</p><p class="ql-block"> 米尼阿久尔餐厅旧址位于哈尔滨中央大街58号,开办于1926年,经理是犹太人E.A.卡茨,主要经营莫斯科风味的果子、咖啡等食品和西餐。改造后目前仍在营业。</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太阳岛开设了一家分店,是一座俄罗斯式全木结构的二层楼,可容纳200人同时进餐。主要经营西餐凉菜、热菜和冷饮。当年是外国人消暑度假的好地方,解放后改名为太阳岛餐厅,哈尔滨的野餐文化也源自于此。</p><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外形酷似一艘停泊在码头的二层游船。采用典型的俄罗斯古典主义情节,用塑造的花环,花串装饰,是哈尔滨早年著名景点之一。1997年2月4日,餐厅建筑被一场大火吞噬。</p><p class="ql-block"> 2008年在伏尔加庄园复建,为现在的中餐厅,可同时容纳400人就餐,一楼为中式自助,二楼中式桌餐,三楼则是观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30直通车准时从伏尔加庄园出发,天色不早了,决定放弃了计划中的哈药六厂和哈利路亚天主教堂,直接来到直通车最后一站,由此公交前往老道外。</p><p class="ql-block"> 上张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区手绘旅游指南。对这感兴趣的游客提前仔细研究一下,反正我们当时是迷路状态,但好在区域不大,不过就是略微多花了点时间。</p> <p class="ql-block"> 老道外,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上个"什么是老道外?"的链接,里面介绍的很仔细<a href="https://www.360doc.cn/article/26561818_1082098900.html"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什么是老道外?</a></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拍到的纯化医院</p><p class="ql-block"> 纯化医院的建筑是中华巴洛克式风格的典型代表,中国建筑的斗拱、台阶和栏杆与西方建筑的柱式、山花等构件交织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中华巴洛克式建筑在西洋建筑立面背后,大多都是中式院落,并且是几座建筑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 中亚金行</p> <p class="ql-block"> 中华巴洛克国医堂</p> <p class="ql-block"> 这个目前是北二道街上的哈肉联巴洛克旗舰店及老街桌球会馆。</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老鼎丰。</p><p class="ql-block"> “老鼎丰”品牌是黑龙江省著名商标,始创于浙江绍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中华老字号。目前,糕点已发展形成上千品种,五十余个系列品牌,形成了配方独到、工艺独特,色、香、味、形俱佳,自成一派的“哈式”体系,具有很强的地域代表性(来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中华巴洛克风情街(下图) 相对而言比较繁华的地方,就在道外巴洛克博物馆的两侧。</p> <p class="ql-block"> 虽然目前老道外大部分仍在修缮之中,相信不久的将来,整个中华巴洛克风情街将会成为哈尔滨又一道靓丽的名片。</p><p class="ql-block"> 最后,也祝今后的游客可以在此享受一段美好的时光!就此,哈尔滨市郊附近的游玩告一段落,我们即将开启大兴安岭地区绝美的秋色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