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 京西小故宫

虹虹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这清幽、肃穆,被誉为“京西小故宫”的万寿寺,就等于迈进了充满皇家艺术气息的博物馆殿堂。这里的高墙深院、雕梁画栋,极其宏伟壮丽。其高墙之内,建筑林立、古树参天、红墙绿瓦、飞檐斗拱,宛如世外仙境。</p> <p class="ql-block">生活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p><p class="ql-block">赏古建,请来万寿寺!原汁原味的古建筑群正演绎着京城的浓浓秋意!京西小故宫万寿寺,皇家气派,尽管秋天即将过去,但寺内却秋色正浓,里面两棵古银杏还青黄杂陈,再过一周可能会更漂亮。</p> <p class="ql-block">走进这座曾是清代皇家祝寿庆典的寺庙建筑,虽未看到熙熙攘攘的香客和四处弥漫的烟雾,但徜徉其中,从一座座建筑、一座座佛像前走过,仿佛暂时忘却了尘世间的烦恼,独享起这份特有的清净与悠闲!</p> <p class="ql-block">北京万寿寺,实至名归的京西小故宫!</p><p class="ql-block">来之前无数次看到“京西小故宫”这个名号,也许有些人认为是夸大其词。但虽然整个寺院面积不大,却红砖碧瓦,规整的布局,和历经多次修缮后依旧重新焕发的恢弘气势,还真的能够令人感受到其中带有的历史文化缩影。我个人非常喜欢万寿寺的历史沉淀感。</p> <p class="ql-block">万寿寺是一处清幽、肃穆的皇家庙宇,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由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带头捐资修建。历经明清几代皇朝的大规模兴建,曾是清代皇家祝寿庆典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当时很著名的“钟王”永乐大钟一开始是放在这里的,乾隆八年永乐大钟才被移置到觉生寺(如今的大钟寺)。</p> <p class="ql-block">1860年英法联军进京时,万寿寺惨遭焚掠,毁于火光之中。光绪二十年为迎接慈禧太后六旬寿典,进行了一次重修扩建。清未,慈禧太后喜欢在长水河中乘船去颐和园,行船至广源闸时,便常常在万寿寺礼佛,在西路行官中休憩吃茶点。不得不说住惯了皇家深宅大院再来这个小寺院偶尔住住也是惬意至极的。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时也曾在此举办隆重的佛事活动。</p> <p class="ql-block">万寿寺始建于明朝万历五年(1577),是皇家专用庙宇,历经万历、康熙、乾隆、光绪历朝的三次大规模修扩建,形成了集寺庙,行宫,园林为一体的三路七进的庞大格局,故有“京西小故宫”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万寿寺历经沧桑、几经沉浮,宛如一颗镶嵌在北京历史文化长河上的璀璨明珠,绽放着独特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沿着万寿寺路走过来最先看到的就是山门殿,这也是入寺参观的主入口。石门券上方顺治二年“勑建护国万寿寺”的匾额为顺治皇帝所题写,虽有些斑驳,但这种“修旧如旧”的风貌也是古建筑最适合的保护方式。</p> <p class="ql-block">来万寿寺游览,你一定会被其精美的砖雕艺术所叹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寺庙山门两侧卡子墙、撇山影壁的砖雕,刻宝相花图案,构图精细,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走进山门殿顶部是清朝光绪年间修缮万寿寺时绘制的《青天流云百蝠图》,近百只形态各异的红色蝙蝠飞翔于青天流云之间。红蝙蝠换谐音“洪福”,整幅图案寓意着“洪福齐天”。</p> <p class="ql-block">当你走到无量寿佛殿前,会看见两侧各有一座始建于乾隆时期、中西合璧的“西洋门”。 其中式圆光门顶端为金刚宝座塔式造型,而墙头、墙面则装饰了中西合璧的砖雕。此组砖雕图案由八宝、莲花,梅花及莨苕叶纹相互组合,使万寿寺建筑群独显浓郁的异国情调。</p> <p class="ql-block">慧日长辉殿是万寿寺中唯一一处保存清代供奉原状的大殿。殿中庄严的佛像吸引着游客们长时间驻足观赏,更有摄影爱好者携带着专业设备前来拍摄出非常精美的摄影作品。</p> <p class="ql-block">慧日长辉殿内的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慧日长辉殿的</p><p class="ql-block">内释迦牟尼佛、药师琉璃光佛、阿弥陀佛。 </p> <p class="ql-block">无量寿佛殿,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内有明天启年间所铸渗金多宝铜佛塔,塔身有佛佗、菩萨、罗汉等四百余尊雕像,非常华丽精美!</p> <p class="ql-block">与无量寿佛殿相毗邻的乾隆御笔亭</p><p class="ql-block">乾隆御笔亭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所建。它是万寿寺首次出现的黄色琉璃瓦建筑,紧邻无量寿佛殿,所以空间显得过于局促。</p> <p class="ql-block">我就站在两座建筑的中间 😋😋😋</p> <p class="ql-block">1986年,万寿寺挂牌“北京艺术博物馆”,但我认为其最大的藏品就是万寿寺本身!光是欣赏文物古建,已经是极大的享受了。其中,中路为典型寺院,庄严雄伟;西路为帝后行宫,富丽堂皇;东路为方丈院,简朴恬淡。</p> <p class="ql-block">万寿寺深庭广厦,琼楼玉宇,雕梁画栋,极其宏丽。其间曲栏回廊,御书碑亭,青石假山,古道地宫,苍松翠柏,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最难得的是,在中路建筑之后,还有一花园,曲栏回廊,御书碑亭,苍松翠柏,简直就是御花园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初秋的微风吹拂过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片瓦,这一刻的宁静在厚重中绵延 ……</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古刹间,苍松翠柏不曾老去,默默见证着历史的变迁,风物的更替。一座座殿堂一件件文物诉说着在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长河两岸曾古刹林立,万寿寺是建筑规制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处。草草一游未能览尽古寺风采,看了这些掠影你是否也有点儿心动?</p><p class="ql-block">苍松翠柏,日月与共,</p><p class="ql-block">万寿寺在长河畔等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照片拍摄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2023-11-09</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北京万寿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