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p class="ql-block"> 春日的一个周末,玲玲和奶奶在户外发现了一只刺猬,与老师取得联系后,次日,玲玲奶奶将刺猬带到班级。孩子们围着刺猬讨论它喜欢吃些什么呢;散步环节还想带上它一起去散步。由此,刺猬的课程就此拉开序幕!</p><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的季节里, 刺猬的到来,让孩子们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惊喜和意外,大家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p> 课程实施 故事一、当刺猬的生活小管家 <p class="ql-block"> 1.吃喝——合理喂养</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通过视频等资料了解了刺猬的习性之后,喂养刺猬就提上了日程,最终确定每天去幼儿园食堂选择食物。</p><p class="ql-block"> 到底每天取多少食材最适宜呢?那就要先知道刺猬每天的食量,上网查查资料得知,一只成年的刺猬一天可以吃150克食物。厨房每天留样用到的小型电子秤,成了孩子们获得食物数量的依据。师生们从食物的种类、数量为切入口,每日完善“刺猬饮食记录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去厨房取食物边角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喂养记录</p> <p class="ql-block"> 2.拉撒——清理便便</p><p class="ql-block"> 刺猬产生便便了,宠物笼散发着腥臭味,玲玲捂住口鼻,一脸的嫌弃。</p><p class="ql-block"> 通过谈话,孩子们最终还是决定为刺猬清理便便。接下来的日子,更多的孩子带上手套,拿上小铁耙主动清理,再也不嫌脏不嫌臭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嫌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主动清理</p> <p class="ql-block"> 3.蜱虫的发现——做好消毒和提醒</p><p class="ql-block"> 一天,婷婷发现了笼子下面有三个身体扁圆,四周有细小触须的黑色生物。他们以为是刺猬生宝宝了。百度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寄生虫,吸血、传播疾病的蜱虫。</p><p class="ql-block">刺猬身上有寄生虫该怎办呢?</p><p class="ql-block"> 咨询保健老师后得知:不能用手去直接接触;宠物笼消毒。韬韬还画了个“禁止触摸”的标记贴在笼子上,起到提醒作用。</p><p class="ql-block"> 这期间,浩浩也带来一只刺猬,现在变成了两只刺猬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发现蜱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安全提醒</p> 故事二、和刺猬一起的游戏 <p class="ql-block"> 1.带上刺猬去散步</p><p class="ql-block">带上刺猬去散步大家见过吗?不妨走进孩子的生活,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p><p class="ql-block"> (1)第一次(拎着笼子)</p><p class="ql-block"> 散步环节,孩子们决定带上刺猬一起去散步。这是一个好的注意,我立即答应了他们。几个孩子一起拎着笼子出去了,可能是拎着笼子走太吃力,一会儿就回来了。我不做声,心想:小家伙们明天一定会想办法解决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拎</p> <p class="ql-block"> (2)第二次(推着四轮轮胎车、绳子拉)</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孩子们在园内找到了四轮的轮胎车,嗨!宠物笼放在上面刚刚好,大家高兴地推着车子往前走。可是,车子总是往一侧行进,走着走着就偏道了,孩子们找来绳子做牵引,孩子们完成了环教学楼的一次较远路程的散步。看来,散步过程可挖掘的线索还真不少,我依然跟随他们其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以后的散步时光</b></p><p class="ql-block"> (3)解决争抢</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次散步,大家都想要做拉车的人。争着、抢着、吵着,一个个都不示弱,散步已成僵局。</p><p class="ql-block"> 我带着孩子们回到教室,大家就争抢话题进行讨论,孩子们说了很多很多解决的办法,最后用气泡图展示解决办法,并提前做好每天的约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解决争抢</p> <p class="ql-block"> (4)经历数次(推小推车) </p><p class="ql-block"> 绳子绑着笼子,笼子放在轮胎车的上面,遇到道路不平整的地方,笼子和车子就会错位,孩子们每次遇到障碍的地方都要抬起轮胎车。哎,没有什么更好的工具呢?孩子们继续找,发现了厨房运输食材的小推车,经过试验这就是最好的工具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最方便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 (5)散步打卡</p><p class="ql-block"> 孩子带着刺猬散步一般是随性的走一走,经常意见不统一。</p><p class="ql-block"> 园内我们已经去过去哪里?哪里没有去过?我们还可以怎么走?怎样证明你已经到过这个地方?……我把问题抛给孩子。思维的火花开始碰撞的同时,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牵着蜗牛去散步》的阅读让孩子们对散步更多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觉得能证明自己去哪些地方,最好的办法是拍照,因为自己和家人去旅游时就是这样做的。大家一致同意用拍照的方式来打卡,接下来,孩子们将幼儿园各处画了下来,我们一起制作了散步打卡路线图,孩子们每到一处都用拍照的方式进行打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规划散步路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园内各处散步打卡</p> <p class="ql-block"> 2. 给刺猬找个玩伴</p><p class="ql-block"> 刺猬一直在笼子里,脚踩在铁丝上,走起来一摇一晃的,这一点孩子们并没有发现,是时候把它送到饲养区了,我这样想。我问:“你们觉得刺猬在笼子里玩开心吗?如果帮它找个好朋友,它会怎呢?”孩子们似乎体会到我说话的含义了,提议说:“可以让它们和母鸡一起去玩。”放学后在保安的帮助下,刺猬来到了户外饲养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刺猬来到饲养区的鸡舍</p> <p class="ql-block"> 3.由刺猬引发的有深度的游戏活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刺猬与母鸡的有趣故事</b></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孩子们去给刺猬喂食物,这时母鸡也跑了过来,一片菜叶飘落在刺猬身上,母鸡啄了一下,结果鸡被刺猬的刺疼了飞出去,刺猬受到惊吓也立即蜷缩成了一团毛球。这个瞬间给孩子们捕捉到了,回到教室他们饶有兴趣地谈论此事。 富有画面感的事情,当然得去表演区放开手脚。</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投身于道具、服装的准备之中,美工区、表演区、各功能室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小刺猬的刺怎么表现呢?</p><p class="ql-block"> 经过商量,大家一直认同榴莲壳是最佳材料,在司务长的帮助下,榴莲壳顺利地进班了。</p><p class="ql-block"> 所需的服装、头饰、道具等增添到位。孩子们开始了表演,刚开始,他们只是用几个简单的动作表示事情的过程,并没有适当的语言交流,如同哑剧,大家觉得要说点什么。说什么?怎么说呢?大家又犯难了。</p><p class="ql-block"> 过渡环节孩子们欣赏多部童话剧,尝试根据游戏故事分好角色的对话,台词就这样产生了。表演一共进行了三次故事情节的跟进,“国旗下讲话”中全园小朋友欣赏了我们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制作道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试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室内外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为刺猬建构窝</b></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去喂食的时候经常看到刺猬会到处跑,刺猬为什么跑来跑去呢?(取名跑跑)孩子们注意到它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窝。在建构区里,他们自发地设计并进行搭建。他们实现了多种材料建构同一作品,通过对材料的改造解决了困难、运用组装部件的方法,实现快速准备的搭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雪花片搭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磁力棒搭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多米诺骨牌搭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水积木搭建</p> 故事三、给刺猬星星举行葬礼 <p class="ql-block"> 周一早上,孩子们发现小的那只刺猬星星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身体僵硬,嘴里有血丝,“刺猬死啦!”</p><p class="ql-block"> 师生们回想自己参加葬礼的情景,决定要给刺猬策划一个葬礼,孩子们提出要给刺猬一些礼物(随葬品),说惦念的话、还要选一个最好的地方把它埋掉。悼念语到底该怎么说呢?</p><p class="ql-block"> 《最美的葬礼》绘本和葬礼视频中,孩子们感受到了葬礼凝重、严肃和悲伤的气氛,知道了祝福话与悼念语的不同。</p><p class="ql-block"> 最后挖坑、赠礼物,填好土,安放墓碑、跟刺猬道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给刺猬准备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挖坑、填埋</p> 故事四、刺猬跑跑去旅行 <p class="ql-block"> 刺猬跑跑越来越瘦,我深知:是时候让刺猬回归大自然了。考虑到班上有些女孩子比较重感情,我悄悄地在读写区里投放了绘本《小刺猬去旅行》,并和孩子们进行了相关的谈话。</p> <p class="ql-block"> 1.讨论变辩论</p><p class="ql-block"> 以馨馨为首的不支持放生的声音较为强烈,与航航为首的坚持放生发生了冲突。由一开始的讨论变成了激烈的辩论。孩子们都说出来自己的观点,放生活动僵局了。</p><p class="ql-block"> 谈话:五一节准备怎么过?多数孩子说去游乐场玩。我说:“你们都去玩了,小刺猬就不想出去走走吗?”百度还说,刺猬属于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女孩子们不再坚持,带着不舍,在幼儿园留了一张“全家福”,选择了幼儿园围墙外的社区后的空地,带着祝福、带着礼物让刺猬回归了大自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举手表决是否放生</p><p class="ql-block">(剪头指向不同意放生且生气中的馨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放生现场</p> <p class="ql-block"> 2.畅想未来</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后,馨馨又念叨起了刺猬,想知道它有没有找到家人;想知道它过得好不好;有没有遇到好朋友……</p><p class="ql-block"> 一幅幅富有想象的刺猬生活图诞生了,听着孩子们画面感十足且富有想象讲述,真是一种说不出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创造性想象</p> 课程小结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幼儿获得的经验:</b></p><p class="ql-block">1.从被照顾者变成主动照料者</p><p class="ql-block">2.链接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困难</p><p class="ql-block">3.在真实情景中体验情绪情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教师的实施策略:</b></p><p class="ql-block">1.基于幼儿兴趣和当下需要,生发班本课程</p><p class="ql-block">2.从当下主题和幼儿经验出发,建构课程框架</p><p class="ql-block">3.遵循“生活即教育”的科学理念,实施动态课程</p><p class="ql-block">4.基于开放的态度接纳 “意外”,镶嵌精彩片段</p><p class="ql-block">5.以幼儿为本的教研反思评价,优化课程内容</p> 结语 <p class="ql-block"> 课程看似平常无奇,却因“意外”而精彩,追随幼儿的同时教育自然而然的发生,教师恰当好处地支持,成就了幼儿自由自在的向上拔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