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宁波鼓楼始建于唐长庆元年(821年),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它是宁波历史上正式置州治、立城市的标志。宁波鼓楼是宁波市仅存的古城楼遗址,是国家文物重点保护的古建筑之一。游人登楼,便可一览宁波城之全貌。在那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摊点,因此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这片名胜古迹。</p><p class="ql-block">公元821年,明州刺史韩察将州治从小溪镇迁到宁波“三江口”,以中山广场到鼓楼这一带为中心,建起官置,又立木栅为城,后来又以大城砖石筑成城墙,历史上叫子城。子城的南城门就是现在的鼓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宁波药行街天主堂,即药行街圣母升天堂。明末清初由法国神父在宁波城内药行街兴建教堂,1723年被雍正皇帝下令查禁没收。</p><p class="ql-block">1845年,法国神父顾方济来到宁波,1850年升为浙江代牧主教,1853年在教堂原址建造主教座堂,但1855年7月6日就倒塌了;1865年-1866年重建。1918年增建了钟楼。1966年,文革爆发,教堂关闭,被市越剧团占用。1991年,教会收回了已成危房的教堂。1995年-2000年,教友黄斌盛创办的房产公司配合天一广场的建设重建该堂,总造价为4000万元,外观仿罗马式、哥特式造型,内部有1000座位,钟楼高66米(目前中国最高)。</p> <p class="ql-block">宁波天一广场东起车轿街,西至开明街,北沿中山东路,南临药行街,总占地面积19.6公顷,地块总拆迁面积23.56万平方米,拆迁费近8亿元人民币。</p><p class="ql-block">天一广场在投入资金、动迁面积、涉及户数方面均为宁波市历史之最。此外,宁波天一广场曾经在2004年得到过中国建筑艺术奖。</p><p class="ql-block">作为宁波市最大的城市中心商业广场,天一广场建造16.7万平方米的商铺,2万平方米的停车场,64000平方米的绿地,6000平方米的水街,1000平方米的演艺舞台,项目总投资12.5亿元,整个工程在2001年底竣工。</p> <p class="ql-block">七塔禅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始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年),为浙东“四大佛教丛林”之一。</p><p class="ql-block">七塔禅寺寺院殿堂结构典雅,古朴庄严,为典型的禅宗伽蓝七堂建制,主要建筑有:七佛塔、山门牌楼、普门柱、天王殿、圆通宝殿、三圣殿、法堂暨藏经楼、祖堂、慈荫堂暨玉佛阁、华严阁、钟楼、鼓楼、东西厢房、库房、香积厨综合楼、“云来居”楼、禅学堂、报恩大讲堂、栖心图书馆、艺术馆(在建)、素斋馆(在建)等。</p><p class="ql-block">1983年,七塔禅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开放寺院,2019年度,七塔禅寺被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评为省级平安宗教活动场所,2011年1月7日,七塔禅寺被列入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4月9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七塔禅寺被尊为中国近现代临济宗中兴祖庭之一。</p> <p class="ql-block">宁波老外滩,坐落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三江口(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的三江汇流之地)的北岸江北区,是进入宁波古城的门户。 在唐朝为中国四大港口之一,并成为鉴真东渡的起点;在南宋为中国三大港口之一,并设立市舶司专门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当《南京条约》签订后,宁波便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并于1844年正式开埠。</p><p class="ql-block">宁波老外滩于1992年后作为商业旅游项目开发,宁波老外滩已经成为宁波的一个著名景观。</p><p class="ql-block">作为第二批国家级步行街改造升级试点单位,2020年11月5日至11月10日,在第三届进博会上,宁波老外滩步行街拥有了专属展区,在国家会展中心6号馆和7号馆之间的2楼通道上,得以“真实再现”,向全球展示它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沿着江边,外国领事馆、天主教堂、银行、轮船码头等建筑一字排开,几乎记录了宁波开埠的整段历史。这些建筑,至少有100多年历史。目前保存下来的文物建筑有:英国领事馆、巡捕房、侵华日军水上司令部、浙海关、天主教堂、江北耶稣圣教堂、宁波邮政局、通商银行等,还有一些民房,如老字号商铺“宏昌源号”、中西合璧的商人私宅“严氏山庄”、“朱宅”等建筑,这些建筑具有浓郁的欧陆风格。与中国传统民居形成鲜明对比。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扶持,宁波老外滩逐步成为中心城区的高档休闲旅游娱乐区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