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撷一抹冬日暖阳,让绚丽的音符温婉流淌,赴一场研讨盛会,让共同的期许蓬勃向上。</p> <p class="ql-block"> 为扎实推进课题研究进程,践行艺术课标理念,搭建研讨交流平台。2023年11月28日,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艺术课标视域下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研讨活动在福州市岳峰中心小学举行,课题组全体成员齐聚参与本场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大单元教学是“素养立意”育人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打通“学习知识”到“提升素养”的最佳方式。这场研讨会重点围绕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山乡牧童”,观摩了同一单元的两节研讨课。第一节是由课题组成员、福州市岳峰中心小学唐圆圆老师带来欣赏课《牧童短笛》,唐老师通过聆听对比、模唱视谱及创意律动等载体,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旋律美、情绪美、意境美和结构美。在聆听中感受了钢琴演奏的悠然自得,用飞舞的彩带体验了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灵动,激发了学生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兴趣,呈现了一个多元、臻美的欣赏课堂,进一步探究了教材中民族音乐单元的欣赏教学策略。</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由课题组成员、福州市铜盘中心小学游文惠老师执教唱歌课《牧童》。《牧童》是首外国民歌,为了让学生更好体验二声部合唱的魅力,采用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互动形式,让学生循序渐进学习歌曲二声部,在演唱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信、有表情地演唱,勇于表达自己对民族音乐的独特感受和想法,进一步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开阔文化视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增进对世界各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 在艺术课标背景下,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在单元课堂教学展示后,课题组成员们围坐共话,结合《牧童短笛》《牧童》两节课例,聚焦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民族音乐教学进行研讨交流。大家各抒己见,探讨这两节单元案例所运用的教学对策,交流在各自实验校中对唱歌、欣赏、活动等不同课型中进行民族音乐教学的所思所悟。</p> <p class="ql-block"> 崔允漷教授指出“应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是学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今天的两堂研讨课紧扣大单元教学,聚焦核心素养,推进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艺术目标,体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教学思维,学生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增强了审美感知,丰富了审美体验,提升了审美情趣与艺术表现。通过将国内外不同民族音乐教学案例的比较,在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印象和喜爱,增强了文化自信,弘扬了民族音乐。</p> <p class="ql-block"> 教有所得,研有所获。这一次温暖的相聚,成员们不仅明晰了课题下一阶段研究的思路,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的良机。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课题组将不断深耕,共绘民族音乐教学的美景,架构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样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文字:赖美玲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视频:邱乐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吴梦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审核:陈 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