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葫芦丝名称的由来》(讲述葫芦丝巴乌的故事)<br> 以前葫芦丝名称叫“筚朗叨”“葫芦箫(泼勒翁)”“葫芦笙”等一些名称,可以从施光南创作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歌词中“多少深情的葫芦笙对你倾诉心中的爱慕”而知。<br> 为什么后来又叫“葫芦丝”了呢?有两种说法。根据傣族葫芦丝演奏家龚家铭老师的说法是,梁河当地人说“笙”字带“尔舌音”(发“笙”音后翘舌带个“尔”音,如快速读“笙尔”就好象是“丝”),汉族人听成了“丝”音,就成了“葫芦丝”。另一种说法是葫芦丝巴乌老前辈杨声老师他们多年前,根据葫芦丝音色轻飘柔特色,为了取个好听且易于大家明白的名称,取了“葫芦丝”这个名字。<br> 某支葫芦丝的音色,如果在音量小时不能“拉成丝”,就不能算是一支合格的葫芦丝。目前做得好的弹壳铜簧舌片葫芦丝,在音量小时容易吹到细如丝。<br><br><br><br><br></h3> <h3>下面是葫芦丝的子弹壳炮弹壳铜簧舌片,需要人工加工,挺麻烦的。其做的葫芦丝音色柔美。</h3> <h3>下面是手工慢做的弹壳铜簧舌片葫芦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