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涯,研不尽。——柳树坦小学十一月创新课堂活动

<p class="ql-block">  开拓进取,披荆斩棘。为了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促进老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我校如期开展了十一月份创新课堂活动。</p> <p class="ql-block">  11月20日,中心学校宁老师带领第二小学的何老师为我校六年级送教,授课内容为《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虽然这是一堂常规课,但何老师的授课依然非常精彩,学生们也十分积极,学生学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  随之我校创新课堂活动也拉开序幕,在活动中,授课老师黄丽精心备课,敢于尝试新理念新教法,在充分的准备后给全体老师呈现了一堂精彩的《可能性的大小》展示课。</p> <p class="ql-block"> 黄老师在新知学习环节,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可能性大小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旧知复习中自然生长出新知,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她巧妙设计三轮游戏活动,由旧知发展为新知,由抽颜色发展到抽笔芯,由巩固概念发展到刮刮乐,层层递进,自然无痕。</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过程中,黄老师结合具体活动与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推理与模型思想。</p> <p class="ql-block"> 王校长评价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新意,随时能提起孩子的兴趣点,教师的基本功扎实,教姿教态良好。黄老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以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与本质认识,形成终生受用的数学素养。</p> <p class="ql-block">  罗良龙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三年级的《我来编童话》,上课前,罗老师积极选好课题,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以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新颖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向老师们充分显示了自己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罗老师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完美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者密切结合,有效地完成了本次教学任务。</p> <p class="ql-block">  王友瑀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的《坐井观天》的创新课,《坐井观天》既是小学语文二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又是一则意趣盎然的寓言故事。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以及本课的教学目标,王老师设计了讲故事画图,激发兴趣——初读课文读懂故事大意——认读生字,书写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情感4个环节,教学环节紧凑,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学会生字,读好课文,孩子们在课堂上兴致盎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和谐、浓厚。</p> <p class="ql-block">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课堂也要重视方法的渗透。王老师教“沿”这个字的时候,首先让学生画出“井沿”,使学生知什么是“井沿”,知道“沿”是边缘的意思,再通过展示“帽沿”、“床沿”、“河沿”、“杯沿”的图片,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什么是“沿”。然后启发孩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无边无际”这个词。孩子们踊跃回答后,王老师再用课件出示蓝天、山川、森林、大海的图片,巩固对词语的理解,还通过图文结合,将语文课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大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显著。</p> <p class="ql-block">  充分掌握生字后,徐老师引导孩子们再读课文,她先出示句子让孩子们朗读,然后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p> <p class="ql-block">  听课老师们用心书写听课笔记,细心观察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大家虚心学习教师的优秀之处,认真探讨展示教师的待改进之处。</p><p class="ql-block"> 课后,听课领导、教务主任就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层面对本节课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同讲课教师面对面交流探讨,真说、真做、真思、真改已成为教研的常态。</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宝贵平台,老师们在学习与反思、探索与交流中,增强了教师团队合作意识,使教研真正服务于教学、受益于学生。在学习中沉淀、在研讨中提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吴滨</p><p class="ql-block">审核:王仕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柳树坦小学教务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3年11月27日</p>

老师

教学

学生

生字

孩子

课文

学习

活动

课堂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