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车印象

王铁军

莎车,地处帕米尔高原迤南,昆仑山以北,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叶尔羌河冲积扇平原之上,它应该是新疆境内最古老的城市。在莎车考古中发现的兰干遗址,是新疆目前已知最老的古城,已有至少三千年的历史了。在秦汉时代,莎车已是“西域三十六国”中之大国。这里先后称莎车国、渠沙国、叶尔羌汗国,一直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军事驻守重地。 <p class="ql-block">  来到莎车,首先感受到的是其历史之厚。</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城内一条大路行走,在不过两公里的距离内,就看到了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最“年轻”的,也是明代建筑,距今已有五六百年了。</p> “奴如孜墩”遗址。<div>  不要小看这座土墩,一千三百八十年前,唐玄奘取经东归,沿丝绸之路南道行至此,就在这里设台连续讲经三天,轰动全城。当时城内居民倾城而出,聆听大师宣讲,十成人来了九成,盛况空前。除了大师的魅力,亦可想象出当时佛教在此地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恰是内地与西域文化交融的结果。</div> <p class="ql-block">  加满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这座清真寺始建于1409年,此时伊斯兰已在此地占有统治地位。清真寺有新旧两座门楼,两侧唤礼塔高耸,更显宏伟。门楼建筑结构和装饰都非常精美,两侧塔柱雕刻的纹样有中国结、万字符、圆形方孔铜钱、兰花、菊花等内地汉式图案,据此可以窥见两种文化的相互关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旧门楼</span></p> <p class="ql-block">  阿孜那清真寺,亦称阿孜尼米契提古寺。</p><p class="ql-block">  这是另一座清真寺,建于1470年,已残破,待维修。与其他清真寺不同,阿孜那是泥砖砌就,外墙抹泥。门楼并无砖石贴面和雕刻,据说它有四十个“拱拜孜”穹顶,拱门拱顶,拱拱相连,是初建时的原貌。</p><p class="ql-block">  因未开放,不得近观,但可以看到门楼后的穹顶拱已开裂。</p> 大路的一端,有叶尔羌汗国王陵、阿曼尼沙罕纪念陵和莎车非遗博览园。<br>  博览园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十二木卡姆”表演,而博览园对面的阿曼尼沙罕纪念陵纪念的就是十二木卡姆的集大成者阿曼尼沙罕。正是她的努力,令大型古典套曲十二木卡姆诞生于莎车,这项可当作维吾尔民族社会历史百科全书的艺术瑰宝又传承了五百年,使之影响力遍及世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div>  我曾有《<a href="https://www.meipian.cn/4wzfv9k3?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在莎车说“十二木卡姆”</a>》专文介绍,在此不多赘述。<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非遗博览园</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阿曼尼沙罕纪念陵</h5> 在一地旅行,不但要了解其“古”,更应看其“今”。<br>  走在莎车的街上,明显的感觉是没有类似喀什老街的商业化喧闹,但足够繁华。尤其大街两侧那些干净的小巷,蜿蜒至城市深处,引人一探究竟。街巷边墙上常有壁画,有些栩栩如生,令人不辨真假。维吾尔风格的民居门外,多有养殖的花草,干净又富生活气息。居民或专注于自己的“买卖”,或闲适聊天,全然没有内地常见的匆忙急迫感。<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墙上有“优秀历史民居”牌,新整修过</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车头对着的壁画画得不错</h5> 小巷深处,一位维族兄弟热情地欢迎我们到他家里参观。从小巷入口开始,墙上的壁画就都是他画的,色彩热烈、画风质朴。他的屋内亦同样被丰富的色彩包围,连楼梯都刷满了彩漆,壁毯和窗棂的图案让我们看到了与内地截然不同的活力。屋主人真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莎车,它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它不愧是融中亚文化、西域文化和内地文化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如有机会,我会再访这座有魅力的南疆古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