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们说起温州,想到的高频词汇是“白手起家,敢闯敢拼,百折不挠”。我记得看过一部电视剧《温州一家人》,讲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浙江温州一户普通农民家庭背井离乡,在中国各地和欧洲艰苦创业的故事。因此,很多人对它的印象都停留在民营经济繁荣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其实,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古为瓯地,公元323年建郡,已有2000余年的建成历史。此为华盖公园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流经整个温州城区,出温州湾入东海。“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连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p> <p class="ql-block">从东晋建城的温州古城墙,跨九山,从华盖、积谷、松台、郭公、海坛逶迤而过,相传筑城时曾出现白鹿衔花之兆。故温州城又有"鹿城"之称。</p> <p class="ql-block">11月26日我们从苏州乘高铁,历经4个多小时,如期来到温州,下塌在五马街附近的格子酒店。</p> <p class="ql-block">吃过午饭,我们漫步向五马街走去。五马街,温州旧城古街道之一,街长四百米,宽十二米,街两侧拥有十四条小巷。</p> <p class="ql-block">晋代著名训古学家郭璞在选址营建温州古城时,根据倚江、负山、通水和东庙、南市、西居、北埠的原则进行布局,其中“南市”就是这个最具悠久商业文化传统的五马街区,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明《弘治温州府志》载:"王羲之,山阴人,为永嘉郡守,治尚慈爱,出乘五马,老幼仰慕,为立五马坊。”这就是五马街名字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此为街边的五马铜像。</p> <p class="ql-block">2000年到2001年对五马街进行改建,保留了原有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以及第一百货商店、五味和副食品商场、金三益绸布店、老香山药店、温州酒家等一批老字号。</p> <p class="ql-block">对温州近代建筑造型影响最大的,是“中华巴洛克风格”及“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两种风格。</p> <p class="ql-block">巴洛克式建筑的视觉集中在几个主要特点:富丽的装饰和雕刻,追求新奇、自由、动感的外形,奢华艳丽的色彩,多以曲面形式构成的动态空间。进入中国后,巴洛克带上浓厚的中国烙印,形成了中华巴洛克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云博百货商场(今温州一百),是温州最早的商业综合体,也是温州近代建筑中的精华。商场沿街立面以三、四层为主,局部五层。建筑融合了多种风格:直线条的壁柱,使建筑外观挺拔高耸;连续的波形窗楣,凹凸分明,强调了光影效果;圆拱门套、几何形的窗套及涡卷形拱心石、牛腿等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 ,使沿街立面生动、活泼,洋溢着浓郁的商业气息。</p> <p class="ql-block">金三益有湖州金昌绪三兄弟合资创办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原来,该店专门经营精粗纺呢绒,丝绸纯棉布料为主。金三益店堂为四间门面,装潢并不精美,但店员们经营得当,讲究诚信。</p> <p class="ql-block">五马街东头的解放街的“五味和”,即“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蜜饯,海味,各种酱油,南北果品,罐头,茶食)。五味和是经营吃的,金三益是经营穿的,都是百年扬美名,妇孺皆知晓。</p> <p class="ql-block">街心休息椅</p> <p class="ql-block">街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街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打铁巷位于36坊之间,以清代巷内一家打铁铺而得名。像这种以传统的职业称谓命名的街巷,计有20余条。</p> <p class="ql-block">街东头的开元寺遗址</p> <p class="ql-block">民国风格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五马街不仅仅是一条购物街,更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它见证了温州的繁荣与变迁,也见证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来到这里,人们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现代的活力感。</p> <p class="ql-block">五马街是温州的缩影和名片,在一代又一代温州人心目中,已成为家乡辉煌的符号,思乡人心灵的港湾。</p> <p class="ql-block">逛够了五马街,向东走去。我们来到公园路的华盖公园。</p> <p class="ql-block">华盖公园,在唐代道书《洞天福地记》被列为"天下第十八洞天"的温州华盖山,遥望如华盖,有"九斗山"斗魁之首的称谓。</p> <p class="ql-block">华盖山是温州市区最高的山峰,山上古木参天,绿意盎然,漫步其中,秋意甚浓。</p> <p class="ql-block">正对着大门的是汉白玉的工农兵塑像。</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右向左绕山兜了一圈。此山旧有三生石、五粒松、青牛坞、丹井、资福寺、文昌阁诸胜。山巅现存六角形的大观亭,是温州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亭,原名"江山一揽亭"、"吸江亭",明万历年间重建时才改为今名。清代诗人潘之彪有诗云:"鹿城高峙大观亭,揽袂倏然入画屏。孤屿近看僧合掌,列山遥望佛头青。"</p> <p class="ql-block">山上还留存有许多和道教文化相关的古遗迹,如资福寺、炼丹井等。</p> <p class="ql-block">山上广场上,年轻人打着羽毛球,老人们在下棋、聊天,满满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华盖公园的南边就是中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建的中山堂,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既庄严又秀美。</p> <p class="ql-block">往右走,是池草诗廊。</p> <p class="ql-block">九曲桥边,五彩斑斓的树叶把秋天装扮着美丽动人。</p> <p class="ql-block">不忍离去,再坐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过了九曲桥是东山书院,只剩一个门框。东山书院旁边是一口义井。</p> <p class="ql-block">在中山公园最南边的积谷山下,我惊喜地发现了山水诗第一楼---如园,属于温州博物馆的分馆。</p> <p class="ql-block">公元422年的秋天,谢灵运从瓯江上游驶来一叶轻舟,停泊在了永嘉城下。此后的一年,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温州的山山水水,并用自己创作的“山水诗”告诉众人,温州真的很美。</p> <p class="ql-block">他的诗犹如一把钥匙,首次开启了温州山水蒙昧中的灵秀。很多人笑谈:当他来的时候是一名永嘉太守;而当他离去之时,则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p> <p class="ql-block">李白屡次称赞谢灵运《登池上楼》的那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他在自己的诗里有很多次写到“池塘”“春草”,表达着诗和远方是生命不变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这个如园,像苏州园林一样小巧玲珑,历经岁月磨洗,静守一份淡然,温情诉说深深浅浅的光阴故事……</p> <p class="ql-block">从如园出来,我们走中山公园另一边,却是一个欧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回宾馆时,我们仍走五马街,看看夜景。街上仍是人流如织,来往不断。</p> <p class="ql-block">在五马街上买了炸鸡块和面包,准备明天去江心屿时中午吃的。</p> <p class="ql-block">晚饭就在五马街附近的东北私房菜吃酱大骨,18元一斤,味道鲜美。</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我们从城开天桥上绕到马路斜东面。城开天桥有8个旋转楼梯,通向四面8个出口。周围的高楼大厦千姿百态。</p> <p class="ql-block">来到人民路上的老温州馄饨店。它的馄饨汤里东西真多,有开洋、紫菜、榨菜、菠菜、蛋皮等,很鲜美。</p> <p class="ql-block">吃完早饭,我们乘公交到达瓯江边的江心码头,进行江心屿一日游。60岁以上的人渡轮加门票是15元。8点开始营运,每半小时一班,5分钟就到达对岸。</p> <p class="ql-block">江心屿位于瓯江中游,与福建厦门鼓浪屿、福建东山县东门屿、台湾台东县兰屿并称“中国四大名屿”,因为郑成功曾在这四屿练过兵。该屿风景秀丽,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p> <p class="ql-block">江心屿的历史悠久,早在南朝的时候就已经名扬海内外。历代著名诗人谢灵运、孟浩然、韩愈、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千百年来文人留有叹咏江心屿著名诗章近800篇,所以江心屿被誉为“诗之岛”。</p> <p class="ql-block">上岛后,我们先去游客中心拿了江心屿游览图。游客中心对面有海眼泉,据说岛上的僧人每天都要到这里提水烹茶,每天喝上一口井水,可以青春永驻,延年益寿。</p> <p class="ql-block">值得看的景都在沿江一带,我们先从旁边的英国领事馆开始,100多年前建造,外观几乎没有改变,如今作为温州近代开埠史馆对外开放,里面有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但今天是星期一闭馆。</p> <p class="ql-block">然后左转先去东塔,东西塔是江心屿的标志,也是温州的标志。双塔屹立千年,饱经风霜。</p> <p class="ql-block">上去曲径通幽,一会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东塔外形有点奇怪,是筒状型的。据传说,当年英国人盗取了塔内的宝物,拆除了飞檐翘角,为了记住这段屈辱史,我们没有对它进行恢复。神奇的是塔顶凭空长出了数十株树木,其中有一棵榕树,已经有100多年的树龄了。</p> <p class="ql-block">东塔旁边的临清亭。</p> <p class="ql-block">回到码头往另一边参观。首先是革命烈士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旁边是浩然楼。一栋古色古香的两层小楼,两种说法,一是说孟浩然所建,二是说为了纪念文天祥,他的正气歌中有浩然两字。</p> <p class="ql-block">宋文信国公祠。宋文信国公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文天祥当初追随宋高宗的脚步,也来到了温州江心屿,并在此住了一个月时间,里面有他的事迹。今天周一闭馆。</p> <p class="ql-block">重点就是江心屿上最大的古建筑群---江心寺。江心寺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面积约287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殿。前殿为天王殿,东西有长廊,两端置钟鼓楼。今宋代古钟尚存。中殿为圆通殿,最为壮观,供奉的是观音菩萨,江心寺为全国32所观音菩萨道场之一。</p> <p class="ql-block">江心寺三个字是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寺院大门两边有南宋文学家王十朋撰书的叠字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由书法家方介堪正楷重写。</p> <p class="ql-block">江心寺曾经的住持木鱼法师,毕业于厦门大学的文学系,24岁的时候在江心寺出家,他还兼任杭州灵隐寺的住持。宋高宗赵构也曾经来到这里,并且亲笔御书清辉浴光,他回到临安后,每年都派京官过来朝拜进香,因此这里被称为高宗道场。</p> <p class="ql-block">后殿三圣殿,殿额与对联皆为弘一法师所书。</p> <p class="ql-block">从江心寺出来,右边有一棵500年的大榕树。大榕树旁边是“樟抱榕”,两棵树长在了一起,这棵樟树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从古至今,连理树就被称为爱情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谢公亭和澄鲜阁,都是为了纪念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江心屿之所以在古代就名扬海内外,谢灵运功不可没。他曾经多次登临江心屿,并且留下很多诗句,尤其是那首"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最为有名。</p> <p class="ql-block">瓯江边风景如画,停下脚欣赏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路边椅子上休息一会儿,准备爬山看西塔。</p> <p class="ql-block">西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明、清曾多次修缮。塔高32米,底径7米,6边形,7层,中空,系楼阁式青砖仿木构建筑。远远望去,碧水蓝天,全身披绿的西峰山托着砖红色宝塔,塔刹直入云端,蔚为壮观。塔每层每面均有小佛龛,内置石雕佛像,造型精致,神态自然,有颇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塔周围万木扶疏,边上有归鹤亭供游人休息。</p> <p class="ql-block">但是看西塔更好的角度是在宋园里面,非常秀美。有800多年的时间东西双塔被作为航标塔使用,指引来往的船只。1997年,江心双塔被国际航标组织列入世界百座历史文物灯塔之一。</p> <p class="ql-block">迈过凌云桥,就来到共青湖边。</p> <p class="ql-block">“青春似火,岁月如歌”,1986年冬温州共青团在江心屿建设共青湖,全市15,000余名团员青年参加义务劳动,历时月余,挥汗涂滩,挖泥造湖。碧湖绿岛与江心十景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沿着共青湖,建了许多亭台楼阁。这是湖心亭之一。</p> <p class="ql-block">花柳古亭。</p> <p class="ql-block">怀青亭。</p> <p class="ql-block">卧龙桥。</p> <p class="ql-block">瓯江另一边。</p> <p class="ql-block">岛上有许多大榕树,这是榕林栈道。环岛一周游览花了我们四个多小时,走了一万多步,累极才返回宾馆。</p> <p class="ql-block">11月28日上午我们来到南塘文化旅游区。这里被称为温州城市客厅,是温州历史文化精华区,主要景点包括南塘河、南塘风貌街、文化村以及白鹿洲公园等等。</p> <p class="ql-block">南塘风貌街由江南水乡风格的商业用房沿河布局而成,可能晚上有热闹的人气。</p> <p class="ql-block">南塘河上两座美丽的景观桥,把南塘风貌街和文化村以及白鹿洲公园连接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文化村里的佰工馆,不知道为什么不开放。</p> <p class="ql-block">温州数学名人馆,布置在著名数学家谷超豪祖居内,谷超豪少年时曾生活于此。</p> <p class="ql-block">近百年来,温州数学家辈出。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温州籍数学家至少有200人,其中曾担任著名大学数学系主任或数学研究所所长职务的就达30余人。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有中国现代数学祖师姜立夫和中国现代数学奠基人之一苏步青,谷超豪亦是其中的佼佼者。</p> <p class="ql-block">庭院里石桌后,有姜立夫、苏步青、谷超豪的铜像,三位数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展示了他们一脉相承的数学渊源。</p> <p class="ql-block">穿过文化村,就来到白鹿洲公园,它取白鹿衔花之意,面积为21.13公顷。</p> <p class="ql-block">晨光中,只见广场上老人们排列整齐,正慢悠悠地打着太极拳。</p> <p class="ql-block">儿童友好乐园,来自全市幼儿园的中班小朋友们正聚集在这里搞活动。阳光下,孩子们朝气蓬勃,天真烂漫,活泼可爱。</p> <p class="ql-block">抓尾巴的游戏比赛正在进行。</p> <p class="ql-block">从白鹿洲公园出去,远远看见巽山塔,便朝着那个方向走去。</p> <p class="ql-block">在离法严教寺不远处,我走来走去,手机镜头终于把巽山塔和后面的现代摩天大楼重叠在了一起。看上去像是母亲怀里抱了个孩子,实际上是现代和古代的融合,就像温州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按照网友设计的城市人文博物馆路线参观。先乘公交68路到百里坊,从南戏博物馆和朱自清旧居开始,一直向南走到城西基督教堂。</p> <p class="ql-block">南戏博物馆是和朱自清旧居连在一起的,同一个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南戏博物馆依托温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益康钱庄旧址布展而成。益康钱庄为葛明斋、黄淑香夫妇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建成开设的。</p> <p class="ql-block">宋元时期兴起于温州的南戏,是中国戏曲之祖,奠定了中国戏曲的基本体制,演化成为数以百计的新剧种,是中国戏剧真正成熟的标志。本馆通过八个展厅,对南戏的发展历史进行一个系统的展示,它有助于南戏学者的研究,也能使市民接受艺术熏陶,增加文化的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于1923年2月携眷来温,在省立第十中学(温州中学前身)任教,写成《温州的踪迹》散文四篇,名篇《绿》六十余年来一直作为范文收入中学教科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