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年人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无言的伤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远行,却只能目送,无法挽留。</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年近九十岁的母亲,走的安详、宁静而满足。父亲去世后,母亲和二姐一家共同生活。二姐专职照顾,姐夫待如亲母,给了母亲幸福而有质量的晚年。真是很庆幸,今生可以和他们做亲人。</p> <p class="ql-block"> 母亲出身于地主家庭,有文化有思想。但是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成了一个贫农的妻子,孕育了我们兄妹五人。</p><p class="ql-block"> 印象中,母亲总是很忙碌。做饭,洗衣,养猪喂羊,人情客往。像个陀螺,只有晚上睡觉,才能休息。当会计,打得一手好算盘。挣工分相当一个男劳力,免去奶奶很多的责难。还经常帮邻居写信念信,被奶奶埋怨。但妈妈却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生活虽清苦,但母亲依然支持孩子的学业。不管多艰难,每个孩子必须读书。特别是农忙时节,邻居家的孩子都到生产队去掰玉米,挣工分。但妈妈却坚持让我们在家做作业学习。气得争气要强的奶奶破口大骂。家风的转变,母亲当家主母的作用居功至伟。包括对孙辈们,母亲爱得清醒而理智。悉心带大三个孙辈,哪个都学业优秀,前程似锦。</p> <p class="ql-block"> 做为妈妈最小的女儿,我受到的疼爱最多。在母亲忙里忙外时,我就是那个小尾巴。只要母亲闲下来,都会找出纸笔,教我写字,从来没有过不耐烦。或讲自己那个大家族中,某个族人读书学习的成长史,告诉我书中自有黄金屋。从来没记得母亲羡慕过什么,即使生活艰难。只有每年中考季,听到某家的孩子考学转户口,母亲目光中的欣喜和祝福或许就是唯一的羡慕。</p> <p class="ql-block">母亲在三十年前,得过脑溢血。幸好抢救及时,昏迷一周后苏醒,没有严重的后遗症。我至今记得,昏迷中还在惦记孙辈有没有吃饭,让大哥泪如雨下。当时也是二姐的细心照拂,母亲逐渐康复。</p> <p class="ql-block">母亲喜欢甜点和茉莉花茶,稻香村和张一元就成了我们姐妹经常光顾之地。喜欢的衣服鞋子,大姐经常给买。只有大姐买的,才更贴近母亲的心意。母亲物质上的需求,从没有被辜负。母亲很满足,为自己的一群儿女骄傲。</p> <p class="ql-block"> 以前给家里打电话,母亲多是和父亲在院里的槐花树下喝茶。槐花飘香,父母安宁,这是让我安心的家。然而,这样的画面却没能一直到地老天荒。</p> <p class="ql-block">每次离开家时,父母都会在胡同口和我挥手告别。直到我的车子即将要消失在路的拐弯处,依然可以看到深情凝望我的身影,瞬间潸然泪下。不知父母的巷口,是否依然槐花落满头。</p> <p class="ql-block">总是梦到:爸爸在院子里扫雪,奶奶在喂鸡,妈妈和大姐在做饭,大哥去上班,二哥二姐在大八仙桌学习,我躺在温暖的被窝里看着炉子上的烤白薯……</p> <p class="ql-block">怀而不在,念而不得。青年时,总以为“故乡”、“叶落归根”等词是一种诗意的表达;人到中年,父母故去,才知那是我永远也回不去的曾经。</p><p class="ql-block"> 如果有来生,期待还能遇见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