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东山

傲雪

<p class="ql-block">  <b>2013年8月13日,为了培养接班人,让他们到广州的名校读书。我女儿一家搬离了部队的大院,来到了广州市东山新购置的房里住,我与爱人退休后,也随即来到了东山,这里是老城区,名校众多,是南部战区和广东省委机关的所在地,也是民国时期的富人区,生活设施比较齐全。</b></p><p class="ql-block"><b> 我退休这些年,跑遍了东山的每一个角落,每天在东山湖公园锻炼身体,也常常见到退休了省领导和南部战区退休的将军们也在公园里散步。我现在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但是待接班人大了,我还是要回部队大院里住。</b></p><p class="ql-block"><b>下面请大家欣赏广州东山的历史和小洋楼建筑:</b></p> <p class="ql-block">广东省委机关办公大楼</p> <p class="ql-block"><b>百年东山洋楼</b></p><p class="ql-block"><b>东山洋楼那一堵堵厚重的红砖清水外墙,默默见证着往昔的峥嵘岁月。20世纪20年代,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一大批有志青年纷纷聚居东山,挥斥方遒;东山也成为许多军政要员、富商名流、文化教育大咖等择地居住的首选地。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开明人士也慢慢在周围聚集,他们一般是华侨、教授、医生、实业家等,有较高文化素养。 温暖的灯光,为洋楼的彩绘玻璃窗增添了几许韵味。(图源:广州日报) 新中国成立后,东山洋楼相对优良的居住环境、生活设施(当时广州除沙面外,只有东山的小洋楼里有抽水马桶)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依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受过良好教育、见过世面的华侨、粤剧名伶、文化名人、教育大家在此居住。 春园曾是中共中央办公地 恤孤院路上的逵园,是一座由美国华侨马灼文建造的洋楼,楼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前,庭院里种植了不少蒲葵树,郁郁葱葱,故又称“葵园”。虽经岁月洗礼,但木质楼梯、扶手纹理仍然清晰可辨,拼花阶砖仍旧光洁亮泽。逵园之所以闻名,在于它有一位了不起的“邻居”——中共三大会址。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1923年,中共三大在恤孤院路上一座毫不起眼的砖木结构小楼里召开。据立于逵园的碑文记载,1971年,中共三大代表徐梅坤前来广州寻找中共三大会址。他对当年会议召开的情景还留有一丝印象:当时他们在会议间隙休息片刻,曾站在窗前眺望远处风景,记得北面能看到“逵园”两字,其顶部还写着“1922”的年份。由此,逵园成了确定中共三大会址的重要坐标。 逵园 沿恤孤院路向南,尽头便是位于新河浦路24号的春园。这座侨园由三栋楼构成,前面是新河浦。据老街坊讲,以前河涌可行船,涌边有慈菇塘,周围蕉林环绕,春园实至名归。不过,让春园载入史册的,是当时的一群年轻人。 1923年,中共中央机关迁到广州,春园成了当时中共中央办公地。 1923年,中共中央机关迁到广州,春园成了当时中共中央办公地。中共三大召开期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出席会议的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张太雷等就住在春园24号二楼,并在客厅讨论修改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章,起草大会的宣言和各项决议草案。</b></p> <p class="ql-block">在广州东山600多栋小洋楼,一栋比一栋漂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