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君山寺

老K心

<p class="ql-block">在江阴城的北郊、黄田港东岸,有这么一座山:山体看上去很小,名气却很大;山高虽不足百米,却素有“江阴主山”之称。它,就是江阴“三十三座半山”中的君山。君山,原名瞰江山,海拔72.5米,面积40多万平方米。相传战国末年春申君黄歇死后葬于此山西麓,为纪念他在江阴兴修水利造福百姓的功绩,人们遂将瞰江山改名为“君山”。</p> <p class="ql-block">江阴旧志中对君山有过这样的描绘:此山隆起平畴,横枕大江;邑中之峰,四面环拱;北眺维扬,南挹姑苏,东望海虞,西眄京口,为一方之大观,列郡之雄胜。由此可见,浩浩长江最早就从君山北麓流过。后来,由于泥沙冲积,如今的君山距离长江已有一公里之遥了。过去,君山是个风景秀丽之地。它的西坡有磐陀石,常有泉水流出,成为“磐石流泉”,被称为“澄江第一泉”,是古代“澄江八景”之一。如今的江阴人都知道,江阴黄山顶上有座望江楼。其实,江阴最早的望江楼坐落在君山顶上。登楼俯瞰大江,滔滔江水川流不息。除了望江楼,历史上的君山还建有玄天宫、时雨轩、松风亭、翠烟厅、潮音阁等景观。然而,由于江阴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些胜景都在历次战火中被毁,目前唯有西山腰的松风亭还保留着。自古以来,君山也是儒、释、道三教文化的和谐共生之地。这里曾有梅花书院发展儒学,西麓的东岳庙是一座千年古庙,供奉着最重要的泰山神——东岳大帝,而南麓的君山寺则是如今江阴香火最旺的佛教寺庙。上世纪九十年代,江阴市兴建君山公园,历史上被毁的黄歇墓、东岳庙得以重建,它们与清代重建的松风亭一起,成了君山公园内重要的文物古迹。</p> <p class="ql-block">君山寺原名乾明广福禅寺,始建于南唐,兴盛于宋元,历经沧桑。位于江阴君山之上,依山建寺,取山色之美,揽形胜之优,呈祥瑞之气,具有得天独厚之地理优势。君山寺享有“过江到此第一丛林”的美誉,是澄江之福地、江南之古刹。君山寺以君山南麓山脊为中轴线,开辟五级台地,按佛教规制由下而上建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圆通阁,左右附设客堂、图书馆、观音殿、地藏殿、罗汉堂、功德堂、库房、斋堂等,明清风格,层次推进,飞檐翘角,蔚为壮观。&nbsp;趁着满山苍翠,伫立在君山寺的脚下,远离尘嚣,踏步而上云梯般的台阶,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漫步寺内,那古刹的烟火气、那庄严的佛像、那放生池的锦鲤,寻一处内心的宁静之地,感受那轮暖阳,恬静而美好。遥看圆通殿,迎面而来的便是朱红色的柱子与门窗,它们以独特的色彩,成为了灰色建筑中别样的色彩。朱红色的门窗纹饰精美,图案层次丰富,线条永无交合之点,寓意无限吉祥,福寿深远绵长。圆通殿的大殿门采用折叠门设计,采用断桥铝合金材质,外表层以现代氟碳烤漆工艺喷绘成朱红色。在中华建筑文化中,朱红色是介于红色和橙色之间的颜色,又称中国红,朱红色的大门象征着庄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