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喀斯特一期由中国云南石林喀斯特、贵州荔波喀斯特、重庆武隆喀斯特共同组成,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评选为世界自然遗产并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贵州荔波小七孔风景区 2020年7月22日上午我们登上贵州逸彩旅游大巴, <p class="ql-block">经过上堡服务区前往中国喀斯特地貌荔波景区游览,</p> 2007年7月27日在新西兰基督城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下车后,跟着导游进入景区 首先到观光车站集合。 我们坐观光车来到位于荔波县西南部的小七孔风景区西门,这里距县城28公里,至麻尾火车站36公里。 大家纷纷在园门外拍照留影。 我发现观光车票上居然有我的姓名,拿着票也还要刷身份证后才能入园。 小七孔风景区在宽仅一公里、长不足十公里的狭长幽谷里,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令我们耳目常新,人称“超级盆景”。 我们首先来到黄色大瀑布, 瀑势如山倒,吼声状雷,颇为壮观。 原始森林因为漫山野生着无数龟背竹,故名龟背山。岩石峥嵘,怪石嶙峋,古木参天,藤萝缠绕。此山有三绝:一绝是林中的古藤缠绕,恰似人工搓绞的麻绳,殊为奇特;二绝乃山林上端入口处有一条树根碗口粗,沿路伸延数十米,如游动的巨蟒,令人咋舌; 三绝为林中有一块巨石悬空,巨石下是三根石柱支撑着。就在这块悬空的巨石上,竟长着一棵十几米高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榉树,居然也婆婆娑娑、葱葱郁郁!龟背山上随处可见不屈的树根如蛇蟒似蚯蚓,执着地在岩山上寻找土壤和水份。它们或盘根错节,插入深深浅浅的裂隙孔窍;或抱着巨石生长,把顽石拱离地面;或把岩山挤破,达到石破天惊的地步,令人惊奇和叹服。 过小七孔桥,曲行百米许,即见拉雅瀑布。瀑宽十米,落差三十米,逼近仰视,但见瀑首悬蓝天,旁缀白云,几疑天河自空而降。 瀑布腾空喷泻,横向坠落,同响水河纵向错落的68级瀑布构成一幅绝妙的立体交叉瀑布群景观。瀑在路侧,人在瀑下,倍觉畅酣和亲切。 瀑布溅喷的水雾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给以扑面凉爽和美的享受,一洗征尘的暑热和劳乏,顿觉轻松和振奋。 如此众多而密集的瀑布、跌水,实属全国罕见。 层层叠叠的瀑布,淙淙哗哗泻而下,或倾珠撒玉,推雪拥云,或如匹练飘逸,似银河泻地,形态各异,气象万千。 千姿百态的瀑布跌水竞领风骚,争奇斗妍,构成风情万种的动态水景,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沿河谷伴梯级瀑布而上,一路但见高山流水、绿树红花,但闻泉鸣瀑响、鸟啾虫吟,盖因68级瀑布的源头系地下泉,故四季恒温, 水上森林亦名瑶池。长约三百米的河谷里,丛生着茂密的乔木和灌木,形成一道翡翠屏障。清澈的河水从河床的杂木林中穿涌而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冲刷,河床里已没有了一粒泥沙,连磐石也被激流磨光了棱角而变得“圆滑”起来,但树木却象多情的汉子,死死扎根在河床妻子的怀抱里,纹丝不动。美丽的爱情之树四季常青。这种“水在石上淌,树在水中生”的奇景,人见人叹。 68级跌水瀑布 景区北首有一座建于道光十五年的小七孔石桥,景区之名由是得之,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七孔古石桥,桥长40米,桥面宽4米,拱高4米,建于清道光15年,昔为沟通荔波至广西的重要桥梁。桥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古色古香的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两岸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着桥伸臂,宛如巨伞撑在桥上。可惜由于水太大把小七孔全淹没了,只露出了桥面。此桥看似单簿,但几百年来它经过多次洪水冲击却泰然屹立,迄今完好无损,可见其建筑工艺的精妙。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从小七孔古桥站坐观光车前往大七孔桥站。</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