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偷“消失术”——寻找放牛班的春天</p><p class="ql-block">简介:焦光丽老师,全国优秀园丁,全国永要德育联盟讲师团讲师,北京名师大讲堂特聘讲师,重庆当代教育大讲堂特聘讲师,全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新班主任》杂志金牌作者,东莞市家庭教育研究员,东莞广播电视台家庭教育栏目特邀嘉宾,东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导师,东华教育集团名班主任,任教于东莞市东华学校。</p> <p class="ql-block">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1.手机记录,温情教育</p><p class="ql-block">我们班上曾经有个叫“班神”的学生,他总是在班上或者学校里喜欢做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或者举动。比如,他居然在学校当着校长的面说想做日本人,想打败中国等,班上同学都认为他是个“奇葩”。可在我眼里,他只是个没有长大的小孩,他的父母经常不在身边,他只是想做一些“奇葩”的行为想引起别人的主意和关心。于是,我就平时多注意用手机记录下他做的好的方面,例如主动帮班上倒垃圾等,期末送个我精心为他制作的专属视频送给他。在我的影响下,他改变了很多,慢慢变成了班上的“守护神”。他考上了大学,还在班上担任班长职务,时常会跟我分享他的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很多时候,“温情和爱的教育”就是这么的神奇,学生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他们只是班上的几十分之一,但是我们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就是他在学校里的全部,我们是学生的重要他人。用温情的教育影响一个学生,这可能会让他受益一辈子。</p><p class="ql-block">2.情绪处理是第一位</p><p class="ql-block">在班级事情中,我们与学生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不然在彼此情绪不佳时,容易加重冲突,所以作为老师,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更加从容处理班级事件。</p><p class="ql-block">3. 我们是孩子的一切。</p><p class="ql-block">总之:(1)教育要走心。(2)接纳与宽容学生反复犯错。(3)唤起一个受伤的心灵是福德。(4)学生是家庭的受伤者,让学生更健康。</p><p class="ql-block">4.问题就是课题,麻烦就是契机</p><p class="ql-block">5.学会放弃名和利</p><p class="ql-block">老师把更多的爱给了十恶不赦的小Z,但是其他同学在老师身上看到了宽容和爱的力量,看到了老师的高尚师德,他们从内心里尊敬老师,也会主动支持老师工作,配合班级管理,激发了这些学生的自律。</p><p class="ql-block">焦老师敢于放弃名和利,不太在意是和否获得先进班级体。他对学生们讲“没有拿到先进班级,我也一样的爱你们。不是因为没有拿到新进班集体你们就不先进,而是因为我们班情况特殊。先进班和名誉都很重要,但是你的成长和快乐更重要。跟着老师大胆往前走,不要怕犯错,但是不要故意犯错。如果你不小心犯错了,我一定会原谅你。”</p><p class="ql-block">以极大的耐心宽容和包容任何一名学生,放弃所谓的名和利,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极大的信任。放弃表面上的考核,赢得所有同学的信任。教育学生、引领家长,同时也要教育我们老师自己,老师也需要成长,跟上学生成长的速度,做学生的“自己人”。</p><p class="ql-block">6.</p><p class="ql-block">包容,关注 信任</p><p class="ql-block">新的开始,不要拿老眼光看人,一切从“新”开始。</p><p class="ql-block">“术”:</p><p class="ql-block">对孩子:每次恶作剧之后都包容他;安静的促膝长谈;大胆启用他,在最耀眼的地方放光芒;多鼓励,并及时给予肯定;手把手教,让他有事可做;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用自己的表现为自己赢得大家的认可。</p><p class="ql-block">对家长:孩子还小,不能动粗,可以好好讲道理;相信孩子的品格没有问题,但是反复犯错,都是想要被关注的表现,不要给孩子贴标签;给孩子委以重任,给予信任(相信孩子好,孩子就一定会向善、向好),多陪伴多关爱。</p><p class="ql-block">教育应该是理解尊重,唤醒与鼓舞,以心发现心,,以爱激发爱,问题就是课题,麻烦就是契机,老师给孩子试错的空间,在错误中成长,宽容的力量,在心中种下向善、向爱的种子。</p><p class="ql-block">做有温度的教育,要走心,要有抬高一厘米枪口的仁慈,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要修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学而不倦以育己,春风化雨以育人“教育是一场修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油!</p><p class="ql-block">7.陪伴 关爱 锻炼</p><p class="ql-block">说到班上爱偷拿同学东西的孩子,目前为止,我遇到过2次。讲座中,焦老师说到,遇到这种问题,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的确是这样,第一个孩子,是因为爸妈工作特别忙,从来都不关注他,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他总会偷拿同学东西,第二个孩子,是因为妈妈总是溺爱她,但是没时间陪伴她,缺乏家长关注,于是故意犯大错,让老师跟家长反映,以此来获得家长关注。其实孩子本身是没什么太大的品德问题的,就像焦老师说到的罗森塔尔效应,孩子还小,不能动粗,要跟他好好讲道理。孩子的品格没有问题,反复拿别人东西,反复恶作剧,反复搞事情,都是一种渴望被关注的表现,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多陪伴,多关爱。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就像我依然委以重任一一样, 给的不仅是机会,还是一份信任。罗 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相信孩子好,孩子就一定能拥有安全感和被关怀被信赖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8. 关系 责任</p><p class="ql-block">面对这类学生,老师要有等待和包容的态度,不羞辱,少催促,同时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慢并不意味着没有后劲赶超上来。</p><p class="ql-block">最关键的还是要端正教育态度,不要急功近利,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关系好了,才会有好的回报,才能真正让学生受益。</p><p class="ql-block">面对学生的种种问题,需要学校、老师、家长乃至全社会转变观念,给学生实践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学会承担责任。有责任意识的学生,随着慢慢长大,就会有理想、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差,成绩自然不会差,行为习惯自然就好了。</p><p class="ql-block">9.我的反思</p><p class="ql-block">听焦老师《“小偷”消失术--寻找“放牛班的春天”》讲座有感</p><p class="ql-block">听了焦老师的讲座,收获很大。针对孩子出现的情况,首先焦老师会有智慧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采用批评恐吓,或者查监控等粗暴的方式。这可能就是普通班主任和有智慧的班主任的区别吧!他们很善于不断地从问题中寻求学问,抱着问题就是进步的意识,一步步精尽管理。焦老师的做法,最值得我学习的就是她为学生正名,但是我觉得正名的时候要阐述好这位同学其他小偷的区别,不然学生的价值观会混乱,甚至有些人也会做错事找借口。这个点,我们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说辞。同时老师的其他转化举措也值得我们学习。南风效应和皮格马利翁效应,以及给予学生的信任或者关爱这些帮助都很大。但是我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有些学生可能对这些作用有时候不太明显。所以,我们教师要多读心理学方面的著作,了解具体孩子成长环境中他的心理缺失。可能,对症下药,他才会慢慢敞开心扉。有时候,我们教育就是要等待一个契机,特定的环境或者场合帮助很大。比如,有一次,在德育基地活动的时候我让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帮我拍照,然后我惊叹他的拍照技术。我就发现他很喜欢和我互动了,上课也更认真了。于是,我就抓住每次契机及时表扬他。他进步就比较明显了。所以,这次讲座带给我的收获很大。教师只有抱着问题就是学习的意识,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心,总能撬动他尘封的心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