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聊城京杭大运河西岸有一处富丽堂皇的古建筑,那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其是庙宇和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体,主要建筑有山门,戏楼,钟鼓楼等共计160余间。会馆始建于清朝乾隆八年,完工于嘉庆十四年,用时66年,这60多年不断扩建改善维护。面积3311平方米,面积不大,但布局紧凑,雕刻精彩,堪称古建筑之集大成者。</p> <p class="ql-block"> 会馆前有大运河,专为会馆设一码头。有了这条河,山陕会馆有着繁华的过往。历史上山东有八大会馆而如今仅存的就是临水一方的这座,它见证了清代聊城商业的繁荣。(网图)</p> <p class="ql-block"> 这是会馆山门,三间牌坊式门楼,上方悬挂的匾额写"协天大帝",意思是说关公是协助上天统御万众的神。门楣上方中间嵌着的条石上刻着"山陕会馆"四个大字。</p><p class="ql-block"> 南北两小门的门楣方匾上分别刻有"履中","蹈和",以警示商业活动中不偏激要中庸平和。次间两门两侧为砖筑八字形影壁,左书"精中贯日",右书"大义参天"。这是在歌颂关羽。</p> <p class="ql-block"> 颂关羽"协天大帝"有来历。明万历十八年(1590)五月,大雨连绵,江苏淮阴高堰一段淮河堤防出现险晴,时任河漕总督的潘季训负责筑堤,他在奏折里写道:"本年五月……淮水瀑涨,至二十七八日雷雨交作,西风骤急!高堰将危。"正在此危急时奇迹出现了:"此时,从工所看到黄云一片笼罩武安王庙上,良久方散。……须臾风转雨收,水势遂定,高堰溢而后安,实系武安王神功之力"。武安王神是关公的又一名称,宋时所封。总督潘季训认为堤坝安然无恙得益于关帝护佑,故上书加封,万历帝谕曰:"以神显灵高堰,诏加尊号……封`协天护国忠义大帝`。"这就是"协天大帝"的来历与根据。依此关公又多了一个"漕运神"的美名。</p> <p class="ql-block"> 山陕会馆是由当时山西和陕西商人为了"祀神明,联桑梓"而建立的。联桑梓即是联络同乡逢年过节在会馆搞活动。祀神明即是奉敬智勇仁义的关羽,故会馆俗称"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 会馆按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的基本格局排列,强调中轴线两侧均衡对称。</p> <p class="ql-block"> 这是精美卓越的戏楼。坐东面西,为二重檐两层台楼,结顶正脊为歇山式,又于左右各出歇山,成十翼角。戏楼两侧是南北对称的夹楼,与戏楼连为一体,为二层三间单檐建筑。</p> <p class="ql-block"> 那时每年的5月13日(关公单刀赴会的日子)和6月24日(关公的生日)要在这里分别唱三天大戏,以表对关公的崇拜之意。但是这个戏台上却从来沒演过关公的戏。据说会馆落成准备开台唱戏,就在前一天晚上关羽托梦给商会头人:"我虽功名在身,但一生有很多不足之处,将我的塑像摆放于此即可,但不许唱戏颂扬我!"第二天商会头人将此事告知大家,并遵关公嘱咐,此规矩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 戏楼后山墙中央有一条从戏台下穿过通往庭院的甬道,入口处为砖雕垂花门罩,罩上方有石刻匾额刻有"岑楼凝霞"四字。</p> <p class="ql-block"> 戏台对面的庭院中有一小院,浓荫如盖。小院有两株槐树,是会馆创建前,"所购旧宅"中原有树木,已有五六百年。据说山陕商人是看中了这两棵槐树才选址于此。</p> <p class="ql-block"> 庭院正面的大殿台阶下,有一对高大雄健的石狮,由狮身,须弥座,底座组成,通高3.25米。据载这对石狮从山西选料精凿细刻而成,耗银633两。</p> <p class="ql-block"> 立碑详细记载了山陕会馆历年维修建设情况,刻有各商号名称及捐银数量。</p> <p class="ql-block"> 会馆主体建筑有南中北三大殿,南边为火神殿,文昌神殿。北边为财神殿,水神殿。中间为关公大殿。</p> <p class="ql-block"> 正殿即关帝大殿。正中央坐着金脸关羽雕像,头戴龙帽,身穿龙袍,有帝王风范。关羽像右边站着他的义子关平雕像,左侧站着的是周仓雕像。千百年来人们供奉关公是崇敬他的对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作战以勇的精神。信仰关公已成为一种文化,因而逐步形成"文拜孔子,武拜关公"的传统格局。</p> <p class="ql-block"> 这是水神谢绪,是东晋太傅谢安之后,他为民除水灾而亡,被奉为水神。因排行老四,故称"四大王"。清黄钧宰《金壶七墨》载:"大王姓谢氏,越人,为民捍灾赴水而死,灵爽赫奕,累请封赐。因神行四,故曰四大王。化身常为金色小蛇,故曰金龙"。民间奉其为黄河神,运河神。</p> <p class="ql-block"> 会馆里的木雕,石雕,砖雕各具特色,最精美的是木雕,尤其是主殿门前的三幅横雕,是用一整条核桃木雕刻而成。正面刻的是诸子百家,二十四孝等故事。更为感叹的是匠人利用木头的厚度,镂空雕刻了许多小动物,物尽其用,别具巧思,形象生动。做到"片瓦有致,寸石生情"。</p> <p class="ql-block"> 春秋阁在会馆最后边,是最高大的殿宇。面阔3间,上下2层,单檐歇山,斗拱抬梁式结构。建春秋阁也是为颂扬关羽,纪念他曾挑灯夜读《春秋》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山陕会馆,远看琼楼玉宇,璀璨多姿;近看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至今它矗立在运诃岸边诉说着水起处繁华难掩的悠悠过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