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一四四团第一幼儿园一对一倾听案例分享

雪绒花

活动背景 <p class="ql-block">  在安吉游戏中,一对一倾听记录是每个幼儿与教师一对一地交流自己的记录和故事。在该过程中,不仅是幼儿对游戏二次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反思自我的关键环节。 </p><p class="ql-block"> 对于一名初次接触大型积木的大班幼儿,在游戏故事表征时会讲述怎样的故事?在一对一倾听的过程中又会有哪些变化与成长呢?</p> 前情提要 <p class="ql-block">幼儿信息:</p><p class="ql-block">大四班的常奕辰小朋友是个五岁半的小男孩。</p><p class="ql-block">游戏故事起止时间:</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7日—11月11日。</p><p class="ql-block">游戏故事数量:5个。</p> 游戏故事整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第一天 10月7日</span></p><p class="ql-block"> 我和罗怡凡搭了一个房子又搭了一个学校。学校有点小只能进两个人,我们用了长板还有最大的圆柱,房子也用了大圆柱、长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第二天 10月8日</span></p><p class="ql-block"> 我和罗怡凡搭了一个有烟囱的房子,又用小圆柱搭了一个短一点的小轨道。我们用了高的圆柱,有像可乐那么高的圆柱,还用了长方体,还用了三角形。在玩轨道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小问题,那个小的圆形总是放上去滚的时候老是到外面去,不在轨道上。我发现原来是小的圆形放歪了,然后我下一次玩的时候我放直了它就滚下去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第三天 10月9日</span></p><p class="ql-block"> 老师带我们出来玩,我本来想搭一个机枪,但是不太会,我就跟罗怡凡搭了一个房子。用了长方体、长板,长方体是用来搭门的那面墙,它可以用来支撑门的,还用长方体来搭护栏,长板是用来搭门的顶。我搭了一大半还有一小半没搭完,老师就带我们回教室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第四天 10月10日</span></p><p class="ql-block"> 我本来要拿三块积木,但是掉了一块,我就把剩下两块拿到我想搭东西的地方。然后我又去拿了地下的那块积木,我用这些积木搭了一个房子,在上面搭了一个最长的长方形来把房子加高,又拿了一些长方体,把三个长方体摞在一起,另一边也是三个长方体摞在一起,在上面加了一个长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第五天 10月11日</span></p><p class="ql-block"> 今天老师带我们出来玩,我到材料柜里拿积木搭了一房子。用了长方体和长板的积木,长方体是用搭支撑板子的,再用长方体搭一个护栏,长板用来搭门的顶层,然后搭成一个没有东西的房子。因为房子有点小,搭一点积木不够用。</p> 教师的发现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游戏观察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儿童的一扇窗,那么一对一倾听就是为我们打开了另外一扇神奇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更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儿童的真实世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1、画面的整体感好</span></p><p class="ql-block"> 根据幼儿大班年龄特点,可以发现常奕辰小朋友在表征的时候用了分割线,将画面</p><p class="ql-block">按照自己的游戏有意识的分割成四份。表征的画面也是由简单到丰富,并且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老师带小朋友出来游戏——材料柜拿取材料——搭建——收材料排队集合。幼儿构图合理,将想要表达出来的故事过程都能绘制其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2、乐于参加绘画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指出,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画面中的颜色较为鲜艳,有太阳、云朵,画面整体干净整洁,表现出来幼儿在游戏故事绘画表征活动中非常喜欢绘画,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也是在游戏中开心快乐的情绪。</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3、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 《指南》社会领域指出:与同伴友好相处。在幼儿绘制的图画中看见了同伴,体现出了与同伴游戏的欢乐体验,在常奕辰小朋友的表达中也充分体现出同伴之间的友好相处。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一起搭建,为完成共同的目标,分工合作,合作协商等技能在潜移默化中也得到了提升,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发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4、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 《指南》语言领域指出:愿意讲话并能清楚的表达。常奕辰小朋友在表征时愿意同老师讲述自己的游戏故事,且在讲述的时候能够有序、连贯,清楚的讲述游戏故事内容。并且通过几天的表征,可以看到常奕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由简短的几句到越来越长,词汇量也越来越丰富,逻辑性很强。例:支撑、加高、防护等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5、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 在游戏中,常奕辰先后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没有想着寻求老师的帮助,而是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能够探究多次反复操作,不断调整搭建方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6、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 《指南》数学领域中指出: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的关系以及形状与空间的关系。常奕辰小朋友在故事表征中清楚地表达出3块、2块、1块,体现出他对10内的数的认知,且能清楚的表达出三角形、长方体、圆柱、可乐大小圆柱也体现出他对物体形状的感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7、幼儿的良好学习品质</span></p><p class="ql-block"> 积极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须的。在游戏搭建的过程中,常奕辰小朋友能够坚持搭建,专注的进行游戏,耐心的一次次的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主动,不怕困难、勇于尝试的学习好品质悄然养成。</p> 教师的反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1、为幼儿提供记录表等材料进行深入探究。</span></p><p class="ql-block"> 幼儿对积木搭建的游戏乐此不疲。可以预见,接下来他会将游戏深入推进,进行更复杂的游戏内容,如何搭建,要怎样衔接这些问题,都会陆续进入幼儿的视野。</p><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能用数字、图画,图标或者其他符号记录自己的探究活动,那么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供纸笔,记录表等材料,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游戏计划和猜想验证等探究过程,做好记录再让幼儿学习,让幼儿习得更多科学探究方法的同时,支持他们的进一步探索验证再发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2、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建构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 幼儿注意力集中比较短,若是活动时间过长,幼儿可能会失去耐心,活动时间太短,幼儿无法投入到游戏当中,更不可能完成高水平的合作。所以,教师有必要尊重幼儿的个人意愿,为幼儿提供适当的建构游戏活动时间,使得幼儿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有计划地与同伴展开交流与合作活动,有更多的协商与思考的时间,强化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3、材料投放</span></p><p class="ql-block"> (1)投放更多辅助性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支持幼儿进一步的探索、验证、再发现</p><p class="ql-block">让幼儿保持对活动的兴趣,让游戏深入持久。</p><p class="ql-block"> (2)建构区的游戏材料有助于帮助幼儿将抽象的数理概念直观化,使幼儿在探究操作中积累有关数、量、空间、创造和审美等方面的经验,配备充足数量的积木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4、幼儿经验梳理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不同造型的房子,丰富他们对建筑物的认知,鼓励幼儿尝试搭建其他类型的房子,也可以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搭建更具有创造性的作品,当游戏材料不足时也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5、将一对一倾听用在一日环节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一对一倾听可</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蕴含在孩子在园期间的各个环节之中,如入园谈话、餐后散步等环节,当我们静下心去倾听孩子的声音,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span></p> <p class="ql-block">  倾听幼儿,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游戏的魅力与孩子的智慧,在游戏世界里“窥探”到孩子为成长而不断蓄力!</p><p class="ql-block"> 相伴成长,愿我们成为孩子游戏探索中一块坚实且牢固的“铺路石”,无限绵延,直抵孩子内心的童真世界!</p><p class="ql-block"> 因为,孩子的心声被听见了,孩子的成长也就被看见了……</p> <p class="ql-block"> 编辑:周怀榕 张娜</p><p class="ql-block"> 审核:陈丽新 王珍</p>

幼儿

游戏

长方体

积木

长板

搭建

倾听

常奕辰

房子

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