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双山军营

老牛

<p class="ql-block">  1976年我应征入伍,在胶南进行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部队对外番号37393部队,对内是海军工程兵十团,团部及工程部队都在胶南小口子,新兵训练结束后,枣庄兵只有我和东北兵梁爽,湖北兵吴良金到了青岛双山,其他全部去了小口子。那时的双山只是座很不起眼的小山,而双山南麓因山而名的双山村还是一个地处于青岛市城乡结合部的小村庄。因为是海军部队首长随军家属的住宅大院,有三座宿舍楼,几排平房和办公室,院子很大空地很多,所以当地人们称它为“海军大院。”</p> <p class="ql-block">(双山旧址)</p> <p class="ql-block">  海军大院”出门左拐,在公路的南面双山村内矗立着一个蓄水塔。</p> <p class="ql-block">(双山老水塔旧影)</p><p class="ql-block"> 此水塔是俄国十月革命后1921年,一对有钱的白俄罗斯母女俩人来到青岛此地欲建一家葡萄酒厂,水塔是为当时所建酒厂的酒窖所用的附属建筑,但因经济问题酒厂没有建成,后来慢慢地就只留下了这个水塔。水塔用红砖砌成,一共有三层,一、二层有竖长的窗口,顶部则是略小的两个并排窗,还有砖砌的垛口,看上去有点像长城的味道,不过水塔经过长年累月的水浸风摧,外墙皮几乎全部脱落,又因年久失修,红砖已完全裸露且风化严重,塔顶的垛口也已残缺不全 。</p> <p class="ql-block">(原双山3路车站点)</p> <p class="ql-block">  那时从双山村路过的只有3路公交车,是从李村(当时属崂山县辖区)至台东站,去青岛市里或李村均要乘坐3路车转车,车票价5分、1角不等。</p> <p class="ql-block">(原来的“海军大院”的大门和前方陡坡上的部队小工厂)</p> <p class="ql-block">  部队首长每到周末要从胶南小口子回到青岛双山,为了更好的为首长服务,让他们放心,在留守处以随军家属为主和少量的子女组建成37393部队"五七"工厂,生产自行车另件。工厂在"海军大院"院外的西部的陡坡上,与大院隔壁也是为了上下班方便,厂房里有加工车间,模具和维修车间、电镀车间等,工厂的厂长是李长功营长,陈能斌助理员担任会计,張传水担任管理员,杨、张二位排长负责车间管理,周德俊担任技术员,军工有陈师傅吴师傅魏师傅李师傅,比我们早到工厂的还有刘照金、张友云班长等,其他还有炊事班,医务室,招待所、营部等机构。我们三个人梁爽担任采购员跟着張传水管理员,吴良金去电镀车间,我担任出纳跟着陈能斌助理员。</p><p class="ql-block">(在小工厂大门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工厂车间门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当时随军的军嫂们。</p> <p class="ql-block">不断增加的战友兄弟们。</p> <p class="ql-block">  小工厂虽然人少,但配置很高,算上营级单位,因为他是部队的留守处,营部在大院的进门左侧的三排平房。</p> <p class="ql-block">  我有单独的一间办公室,把它隔开后外面办公里面就是我的宿舍了,自己有着独立的空间,享受着首长的待遇,在这里没有早操,很少有晚点名,几点睡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定,内务整理虽然没有要求,但三个月的训练巳经形成了习惯,对自己也有严格的要求。我每天的工作,除了记帐以外,骑自行车到台东和市北银行,拿单据存取款,有时候还要到军供站调换一下支票,因为从团部小口子来青岛军供站购买物品,需要把胶南的支票换成青岛的支票来使用,起到了中转站的作用,每月还要到胶南小口子团部报一次帐。</p><p class="ql-block"> 七七年分配两名新兵到双山,东北的张喜庆和尹子成,张喜庆担任秘书,尹子成担任上士,加上梁爽和我,营部我们四人就成了形影不离的战友。</p> <p class="ql-block">(首长经常同我们一起爬到双山过周末)</p> <p class="ql-block">周技术员和张班长在炊事班前玩的是当时最时髦三洋录音机。</p> <p class="ql-block">  同时营部开始热闹起来,白天我们干好工作,晚上我们就成了孩子王,天不黑孩子们就要找他们的张叔叔放电視。</p> <p class="ql-block">  喜庆不仅有美术和艺术的天才,而且书法也非常棒,不仅小朋友们喜欢他,比他大的大朋友也喜欢,因为军人再小也是叔叔。</p> <p class="ql-block">(大院的小菜地)</p> <p class="ql-block">  每月拿六元的津贴,吃四角二分钱的伙食费,生活比较艰苦,只要有时间还要照顾我们的小菜地,主要种土豆、油菜、茄子等,来改善伙食。冬天我们的菜地就是地窖了,帮助首长们储存白菜萝卜等过冬食品,谁家有困难我们就去帮忙,特别是孙教导员、张管理员、陈助理等,家有好吃的就让我们去分享,大家相处的給一家人一样。我在双山即是战友们从胶南来青岛的中转站,也是在青岛战友们过年过节的聚会点。</p><p class="ql-block"> 四年的军旅生涯,当时感觉漫长,现在想是短暂。军营锻炼了我的体魄,锤炼了我的意志。“戎马三秋暧,抵御一世寒”。感谢部队培养了我团结友爱、吃苦耐劳,不怕艰难险阻,永争第一的拼搏精神。或许时间可以带走一切,却带不走我对军营的怀念,因为那是人生的一种经历,更是我生命的源泉。我最美好的青春在部队,最美好的时光在部队。难忘的军旅生涯是我一生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又来到了当年的双山“海军大院”看望孙教导员和张管理员。离开部队几十年其他首长巳经找不到居住的地址了。</p> <p class="ql-block">  这里巳被规划为青岛新都心,集娱乐休闲办公商住于一体,形成青岛市新的商务圈。台柳路已今非昔比,宽阔的马路,绿树成荫,行人如织,车水马龙,两边高楼鳞次栉比,蓄水塔经过修缮,重现了往日风采,偏僻的双山村不见了,随之崛起的是双山馨城,而“海军大院”则建成了现代化的高楼青岛鸿府大厦和新都心公园。</p> <p class="ql-block">  “海军大院”虽然消失了,昔日的营房、工厂变成了繁华的闹市区,高耸林立的高品楼,但我对军营的情景还记忆犹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永远不会忘记。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可军旅生涯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支柱,让我们始终坚定人生信念,军人本色影响终生。亲爱的战友,珍惜每一天,珍重战友情,活好夕阳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