娲皇宫

钱宏庄

娲皇宫位于河北省涉县中皇山上,是五大祭祖圣地之一,是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祭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始建于北齐,也就是公元550年到公元577年,如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 2023.11.7日上午天气晴朗,我们先从邯郸客运站坐公交车去涉县,邯郸至涉县约88公里,在涉县汽车站打车去娲皇宫约12公里。车程共计2.5小时,在中午11点多到达景点大门,我们把行李寄放在景点服务处后选择座缆车上山去娲皇宫参观。娲皇宫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从山下到山上的索道是到“补天台”附近,而补天台到娲皇宫还有很多路;要在山上走不少时间,如果仅去娲皇宫不去补天台也可以在山下沿着栈道上、下山。索道有1300米长,座索道缆车需20分钟,在缆车上看风景也是不错的,特别是在春天的时候百花齐放,山谷还是很美的,在缆车上看“天下第一滑”的轨道,在娲皇宫附近建有一处向山下滑下的铁轨;像一条绿色的蟒蛇盘踞在山谷里 从缆车上山后第一站来到了传说中的女娲“补天台” 离开了补天台我们继续沿栈道向娲皇宫的方向走去 在山上走了约40多分钟,我们终于从索道上站走到了娲皇宫 娲皇宫设在山势陡峭、地势险峻的山腰上,三面环山,山下是漳河,娲皇宫一共有四层楼阁,我们拾级而上参观了整个楼阁 爬上台阶先来到第一层的拜殿,在拜殿的石洞里有女娲的金身塑像。千百年来,娲皇宫历经数代,屡遭焚毁,如今看到的多为明清建筑。据这里碑文记载,此处古迹最早创建于汉文帝时,但当初规模很小,仅有三间石室和一些神像,后经过历朝历代修建,规模不断扩大才达到今天我们看到的规模 从娲皇阁上看鼓楼,娲皇宫的南面是漳河(远处)和补天湖(近处) 北齐时期的摩崖刻经被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这里的摩崖刻经,共分五处雕刻于崖壁,总面积有165平方米,共刻经文13.74万余字,摩崖刻经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佛教典籍中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登上娲皇阁参观,娲皇阁坐北朝南,背靠断壁,,拜殿之上又建了总高23米的三层楼阁,共四层楼式结构,有琉璃瓦顶,依山势而建,结构非常奇妙。二至四层的三面有走廊。背靠山崖处有9根铁索,将楼阁缚在绝壁峭崖之上。 从娲皇宫的侧面看楼阁共为三层:一层名为“清虚阁”,二层名为“造化阁”,三层名为“补天阁”。通高23余米,由九根铁索将楼体系在崖壁的八个“栓马鼻上”。因三阁楼紧依悬崖,楼上站满人后,楼身就会前倾,给人摇晃的感觉,因而被人们誉为“活楼”、“吊庙”。前不久央视的“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中详细介绍了娲皇宫的建筑 娲皇宫的东西二侧分别设有钟楼、鼓楼,这是东面的钟楼 我们在参观了娲皇宫后步行下山,绕山走过十八盘到达山下。在广场中央竖立有女娲的雕像和祭坛,相传农历三月十五为女娲生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十五,四面八方的民众到娲皇宫朝拜女娲。涉县“女娲祭典”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山下的广场边还看到有骑马上山到娲皇宫的项目。价格也不贵;每人次100元。 娲皇宫的兴建还有一段女娲补天的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和鸟兽鱼虫,可是惟独没有人类,天神女娲按照自己的 模样抟黄土创造了人类。正当人们在安居乐业的生活时;一场灾难却突然降临,天塌地裂,山林燃起大火,大地一片汪洋。这时女娲挺身而出拯救人类。来到涉县凤凰山炼五色石修补苍天,天上的窟窿很快就补好了。女娲怕天会再崩塌下来,就斩下一只大龟的四只脚,以凤凰山为中心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天空牢牢地支撑了起来。后人为了纪念女娲,就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建起了娲皇宫。我们听了这段神话,对女娲补天感到深深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