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共研新课堂】

阮月卿

<p class="ql-block">  冬意淡淡,教研浓浓。《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指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联系,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为切实推进学科融合,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11月15日下午,赛岐中心小学全体数学老师齐聚多媒体室,开展”聚焦新课标~共研新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课堂风采展示:</p><p class="ql-block">一年级林雅晴老师执教:</p><p class="ql-block">《得数是8的加法和对应的减法》</p> <p class="ql-block">四年级刘志强老师执教</p><p class="ql-block">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林秋莉老师执教:</p><p class="ql-block">《得数是8的加法和对应的减法》</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三位教师对教学内容加以筛选,既不脱离教材,又不完全依靠教材;从数学、美术、语文、音乐等学科的不同角度设计教学,实现了学科融合。</p> <p class="ql-block">交流分享促成长</p> <p class="ql-block">叶芳老师做集体备课阐述:</p><p class="ql-block"> 本单元采用循序渐进、阶梯式的编排结构,在细微的变化中逐渐提升知识难度。孩子可以轻松地完成预定的学习计划,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并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兴趣。</p><p class="ql-block">本单元内容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认知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重要基础。</p><p class="ql-block">得数是8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是在前面学习“一图两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组织学生学习“一图四式”,使他们学会和是8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计算,初步建立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到6题,都是关于8的加减法的计算教学。</p><p class="ql-block">1、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复习,既可以唤起学生对以有知识的回忆,又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p><p class="ql-block">2、从“一图两式”自然地过渡到“一图四式”让学生体会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组织学生交流比较四道算式,从中体会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知识结构的完整性。</p><p class="ql-block">3、通过游戏的形式设计练习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p> <p class="ql-block">刘芷晴老师评课:</p><p class="ql-block"> 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减法整节课教学设计很好,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林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老师仪态大方自然,富有亲和力;以游戏导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用孩子喜欢动画形象开启课题,幽默风趣,营造出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调动孩子观察算式,理解算式,联想数学算式,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现知识,化繁为简活跃课堂气氛。不仅如此,老师更是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了及时的肯定,也是我值得学习的地方。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有些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非常感谢林老师和班级的学生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节精彩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陈舒老师评课:</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这节课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以小组合作方式通过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如摸球、摸牌游戏等,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也能让学生初步具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同时,教师还注重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进行及时反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解决问题,学生参与度高就能达到预期效果。</p> <p class="ql-block">何玲敏老师评课</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秋莉老师:本节课重点是看一幅图能写出个算式.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林老师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林老师也给了学生充分表达的空间与时间,实现了以生内本的课堂.</p><p class="ql-block">四年级刘志强老师:“可能性”问题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是比较抽象,小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时,存在一定困难,学生初次接触感到比较陌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这些内容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因此,在教学中,刘志强老师为学生创设了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实践、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教学的难点,帮助学生建立不确定现象这一新的观念。</p> <p class="ql-block">刘惠莲评课:</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从例题游泳池进入情境,从中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无序到有序,有条理地观察和思考问题。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以8为基础的数学之间的联系和规律。</p> <p class="ql-block">  教学研讨,贵在真诚。研讨就是一种课程理念的互动、交流,交流完后,参与者都有所收获。各位老师围绕三位老师的做课展开了详尽而生动的讨论,使我们的教研活动引向深入,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教科研之路越走越宽。</p>

学生

老师

算式

学习

教学

课堂

减法

加法

加减法

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