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位于浙西,是连接江西、安徽、福建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被誉为四省通衢龙游,龙游石窟是龙游地区的地下石窟群。被一种神秘所笼罩。<div> 住游浙西的第三站,去龙游县寻访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龙游石窟和龙游特有的民居苑。<br></div> <font color="#ff8a00"> 龙游石窟游览图。</font> 如同秦兵马俑一样,被几个农民发现的石窟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民居苑有什么文化渊源呢?跟着镜头咱们一起探索吧。 <font color="#ff8a00">龙游石窟景区入口。</font> 龙游石窟现已发掘出五个石窟,地面面积达5100平方米。这些石窟的断代成因和用途更是众说纷坛,成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 <font color="#333333"> 进入石窟景区首先可以到播放厅观看龙游石窟介绍。</font> 我们从景区入口行进200多米,沿着竹林禅寺的后院墙外向右,即可到达石窟集中的区域。 <font color="#ff8a00">当年发现石窟就在这个池塘左面。</font> 龙游石窟是中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div> 18号洞窟是目前知道的最深最大的洞窟。面积达3000多平米,深度达30多米。</div> <font color="#ff8a00"> 18号洞窟。</font> <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到的18号洞窟已经被水淹没。据说里面有很多凿痕。石洞的柱子也已经刺破洞顶(图中的竖柱即为刺出来的)。</p> <font color="#ff8a00"> 水中有红鲤鱼游动。</font> <font color="#ff8a00"> 16号洞。</font> 看到的16号洞已经被水灌满。据资料显示:16号洞由多根石柱支撑。洞底面积达到2000平米。高度达到25米。灌满水体积达到25000立方米。 <font color="#ff8a00"> 16号洞至今也没有开发。</font><div><font color="#ff8a00"> </font><font color="#333333"> 因为有水的支撑封闭,洞内不通风,容易风化的红砂岩没有了风化的条件,16号洞得以保存完好。这样的条件使龙游石窟千年不倒。</font></div>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双休日来参观的游客还是较多的。</span></p> 龙游石窟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从视频中可以领略石窟的宏大。</span></p> 视频中能体会到硕大的1号洞,由几根石柱子顶起!在墙壁上除了由凿痕,还发现清晰的“马、鸟、鱼”图案。据专家考证,这也许就是一种“马鸟鱼图腾”。 <font color="#ff8a00">1号洞窟的马鸟鱼石刻图。</font> 据专家考证,这也许就是一种“马鸟鱼图腾”。也有专家认为是原始四个部落的联盟符号。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研究仍在进行中。 <font color="#ff8a00"> 洞中四方形的石柱。</font> <font color="#ff8a00"> 整个洞窟只有很少一部分透进阳光。</font> 2号洞窟是最早发现的。面积是五个开放洞窟中面积最大的洞窟,达到1100平米。 <font color="#ff8a00"> 在这个角度可以拍下三根柱子顶住的洞窟。</font> <font color="#ff8a00"> 一尊没有头的佛像。</font> <font color="#ff8a00"> 石柱的形状很有讲究,并非是四方体柱子。</font> 2号洞窟空间宏伟、石柱挺拔、凿痕精美、纹理清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高大的柱子。</span></p> 2号洞上面还有一个8号洞,构成洞上洞的奇观。 两洞之间的通道,连接两个石窟。精确的尺寸,两洞之间只有几十公分的宽度。 近三十米深的洞窟出入就是靠着这石梯。 3号洞采取了保护措施,防止红砂岩风化以后的坍塌。三号洞也是一个两层洞穴,上面是25号洞。两层之间只有1米的岩层厚度,可见古人凿洞时的精确定位。 <font color="#ff8a00">洞顶取过石头留下的规整的凿痕。</font><div><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 <p class="ql-block"> 4号洞是五个洞窟埋深最深的一个,在地下27米处,面积达到1020平米。</p> <p class="ql-block"> 它的洞口也是最小的一个,它是如何采光的,成了值得研究的一个谜,也成了后人的一种遐想:“火把采光”(没有发现灰烬)、“透镜采光”、“夜明珠采光”等等。</p><p class="ql-block"> </p> 4号洞窟石柱朝向略微向一个方向倾斜,柱子的大小、预留的位置、倾斜的角度都十分精确和符合地质条件,使得龙游石窟千年不倒。 5号洞窟面积770平米,三根柱子一字排开支撑洞顶。洞顶的凿痕精美平行排列。岩柱横截面呈熨斗形,称为鱼尾形岩柱。专家测算,这种结构使岩洞更加结实牢固。 洞顶呈斜坡排列凿纹。沿着洞顶这样开采更省力、结构更安全,岩洞也更牢固、美观。 精美的凿痕美观,顶壁侧壁浑然一体。<div> 最早发现石洞的村民自我开发,在5号洞壁雕凿了现在风格的壁画。</div> 这现代人雕凿的壁画是美观呢?还是一种败笔?!! 这现代人雕凿的壁画是美观呢?还是一种败笔?!! <font color="#ff8a00"> 现代雕刻的观音像。</font> <font color="#ff8a00"> 一字排列的三根柱子。</font> <font color="#ff8a00"> 整体看到的5号洞窟。</font> 这座在地底沉睡千年的石窟,靠几根大石柱支撑着,整个石窟呈北斗七星的形状,还有洞顶和洞壁上凿刻的斜纹,真的不得不感叹古人的建造智慧。 <p class="ql-block"> 除了已经开发的1-5号洞窟,在通向竹林寺的小路上,还能看到的23号洞。</p> <font color="#ff8a00"> 这是一些没有开发的洞窟。</font> <font color="#ff8a00"> 这是一些没有开发的洞窟。</font>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竹林禅寺</p><p class="ql-block"> 竹林禅寺,位于浙江省龙游县境内。竹林禅寺始建于唐贞观七年(公元632年)迄今有1300多年历史,现占地80亩,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p> <font color="#ff8a00"> 竹林禅寺毗邻龙游石窟。</font> 竹林寺背靠凤凰山,面临衢江、灵山江,风水极佳。<div> 相传南宋状元刘章(龙游人)年少在寺院攻读诗文,每年端午午夜,神龟洞中的干年神龟都要驮刘章过香江逆灵山江回县南寺下村探望双亲。</div> 大殿正大门左右柱刻戒成大法师摇写的楹联:瀫溪灵源二水绕古寺,凤凰山麓间梵欠音声。晨钟暮鼓声声秋菩提,青灯黄卷寂寂悟禅机。 <a href="http://baike.baidu.com/l/iLzHWwKu"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竹林禅寺视频简介</a>。 <font color="#ff8a00"> 竹林禅寺门前的弥勒佛。</font> <font color="#ff8a00">竹林寺广场。</font> <font color="#ff8a00">秋高气爽竹林层檐。</font> <p class="ql-block"> 站在竹林寺广场,暖暖的江风拂面。一江之隔,是龙游老城。远处可见一桥横卧灵山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龙游民居苑</p><p class="ql-block"> 去龙游,民居苑是一个值得游览的景点。</p><p class="ql-block"> 龙游民居苑位于龙游县城灵山江南岸,有着“龙丘十二景”一一鸡鸣秋晓之称的鸡鸣山上,现占地面积300余亩,是国家文物局特批的古建筑异地拆迁集中保护博物馆,有着“商帮故里”之称。</p> <font color="#ff8a00"> 龙游茶文化研究会。</font> <font color="#ff8a00"> 徽派马头墙。</font> 民居苑199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中国商帮峰会命名为中国商帮文化研究基地;2013年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国家4A级景区;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游民居苑景区以中国十大商帮一一龙游商帮为主线,以海纳百川的“龙游精神”为内涵,再现明清时期龙游商业帝国的财富传奇。 <br> 近年来,新建民居苑门庭、牌坊、店铺、水榭、水阁楼、廊桥等仿古建筑。 <font color="#ff8a00">状元牌坊。</font> <font color="#ff8a00"> 古影壁。</font> <font color="#ff8a00"> 丞相牌坊奉旨建造。</font> <font color="#ff8a00"> 丞相牌坊。</font> 民居苑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工艺精美,图案美轮美奂,号称“江南三绝”。 <font color="#ff8a00"> 民居苑院内水榭。</font> 自1985年开始,先后搬迁复建了巫氏厅、龚氏民居、滋树堂、高冈起凤、马氏宗祠等43幢古建筑, <font color="#ff8a00"> 硅化木。</font> <font color="#ff8a00">陈氏宗祠。</font> <font color="#ff8a00"> 流水三叠。</font> <font color="#ff8a00">精美的砖雕。</font> <font color="#ff8a00"> 专家介绍。</font> <font color="#ff8a00"> 古宅与红枫。</font> <font color="#ff8a00"> 精美的木雕。</font> <font color="#ff8a00"> 精美的木雕:祥兽。</font> <font color="#ff8a00"> 精美的木雕:戏曲人物。</font> <font color="#ff8a00"> 精美的木雕:戏曲人物。</font> <font color="#ff8a00"> 门头雄鸡报晓。</font> <font color="#ff8a00"> 进士第。</font> <font color="#ff8a00"> 高岗起凤。</font> <font color="#ff8a00">水榭悬亭。</font> <font color="#ff8a00"> 水榭悬亭。</font> <font color="#ff8a00"> 廊桥。</font> <font color="#ff8a00"> 廊桥外景。</font> <font color="#ff8a00"> 龙威镖局。</font> <font color="#ff8a00"> 鸡鸣塔。</font> <p class="ql-block"> 这些古建筑虽然来自龙游县各地,但它充分展示龙游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是龙游商帮历史的见证,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民间工艺瑰宝。景区非遗展示、文化表演等具有浓厚的龙游地方文化气息,折射出龙游明清时期的古村落、古民俗和地域风情,值得一游。</p> <font color="#ff8a00"> 古龙游的热闹景象:龙游的“清明上河图”。</font>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龙游印象</span>:如此恢弘的石窟,构造之精美,用途之神秘,是中华民族先辈的智慧结晶。主观上我更倾向于是越王勾践复国屯兵器或战略物资的洞穴。但猜想代替不了史实,真相有待研究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历史就摆在那,相比较有些大国250年的强盗史还在那夸耀,我真为自己是中华民族一份子而自豪!</p><p class="ql-block"> 龙游,一个古代的交通枢纽,商贾云集,璀璨的文化永远会传颂下去。敬佩,龙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ycm77og?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点我转到</a>:《浙西印象之一:住游浙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