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圈

美石家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手头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刚好读过一篇关于钓鱼爱好者再熟悉不过的“鳑鲏”鱼,从“小杂鱼”到明星物种“鱼生”转折的文章。文章讲述了鳑鲏和河蚌等双壳贝类在繁衍过程中(见上图)互帮互助的有趣故事:鳑鲏鱼在发情期,雄鱼会展示身体上绚丽的颜色吸引雌鱼,在完成配对后,再去物色合适的河蚌或河蚬,然后招来雌鱼,雌鱼会将长度远超过自己身体长度的产卵管插入河蚌的出水管内产卵,雄鱼会立即游上前去排精,受卵精会沿着出水管到达瓣鳃处孵化。新生的鳑鲏鱼苗还会在双壳贝类坚硬的外壳下躲藏一段时间再开始自由生活。有趣的是,在这一过程中鳑鲏鱼不是单方面的受益者。在庇护鳑鲏鱼卵的同时,河蚌等双贝壳类也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鳑鲏鱼。在鳑鲏鱼靠近准备产卵的时候 贝类会喷出自己的钩介幼体,幼体可以用突起的钩介将自己固定在鳑鲏鱼的体表或钻入鱼皮之下,以鳑鲏鱼体表的分泌物或血液为食,待生长到一定大小后自行从鱼体脱落,落入河床,开始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定居在泥沙中,过起滤食性生活。(见下图白色的钩介幼虫)</p> <p class="ql-block">  鳑鲏鱼和河蚌“良性互动”实现了孵化双赢,大自然的生态圈让人叹为观止。然而,我们这个人情社会的生态圈比起大自然则更美妙,更精彩。</p><p class="ql-block"> 明白这个道理还要从昨晚的酒桌说起。</p><p class="ql-block"> 我不胜酒力数十载,因被所有叫酒的水打败过,包括甜米酒,也曾无数次抗争过,而每次的战斗终因招徕满身又红又肿奇痒无比的胞胞而放弃。久而久之,我对叫酒的水敬而远之了。然而叫着酒的水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论你怎样回避,总有人替它找你,却之不恭,受之受罪。在我的眼里它是魔影,在别人眼里它是天使。它太受人欢迎,太受人爱戴,以至于爱它的人会用各种方法把对它的爱分享给你,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喝酒的美德是劝别人喝,哪怕几十年前就知道你不能喝,也锲而不舍,几十年如一日。因为认知不同,我一直以为能不能喝,喜不喜欢喝是自己的事,其实不然。直到昨晚勉强喝了那点酒,今天读过上边那篇文章才明白过来,原来酒桌也是一个生态圈,喝与不喝确实是你自己做主,但对这个以酒为媒临时构成的生态圈来说,你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 ,关系到此刻生态运行和谐与否就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了。就如一支乐队在演奏,你奏错一个曲子;坏了一场演出;亦如一个办公室生态圈,大家都在舒适区里混,你非要出头,一潭好水,被你搞破。昨晚酒桌的生态也如此,同样是旅途疲劳,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认为喝酒是解乏,你却非要说是负担……。无独有偶,上了年纪,大家都刷漆(染发),你不刷;还有,大家合影都往中间扎,你却非要溜边;还有,人家上课都往前排坐,你却非要坐最后面;……还有,……有人喊:唉,你的事真多,对不起,大叔,大婶喊你回家吃饭!</p><p class="ql-block">嘿嘿,对不起,你已经出圈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