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铁托墓,在贝尔格莱德西南面的一个小山坡上,因为有部分在维修,没有看全。</p> <p class="ql-block">走进铁托墓,首先看到喷泉水法上面的平台上有一个石头围成一圈的雕塑,六个圆形石雕被连接在一起,寓意是代表了南斯拉夫的六个加盟国:塞尔维亚、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和马其顿。</p><p class="ql-block">1945年3月,南斯拉夫由当时的王国流亡政府和铁托领导的“民族解放委员会”组成联合政府,同年11月29日,铁托排除与整肃了其他政治势力,建立由共产党一党专制的政权,并将国号立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再改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接着,在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走上了与其他东欧国家不同的道路,有着偏向自由化的经济体制、政治气氛与言论自由,也不依附于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苏联为首的华沙公约组织两大军事联盟而与印度、埃及、印尼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一起创立了不结盟运动组织,并拥有领导地位。</p> <p class="ql-block">由于建筑整修的围栏的限制,我们只看到了露在外面的一排字,即“JUGOSLAVIA”,一个已经不常用的字眼,汉译就是“南斯拉夫”。我初到塞尔维亚时,一直在想着这个“南斯拉夫”的英译,不想在这里见到了真身。</p> <p class="ql-block">再往上走,指路标牌指示了四个地方:</p><p class="ql-block">一个是“花房”,即铁托墓。铁托生前酷爱花木,死后人们就以花房作为他的墓园的主要建筑物。花房的两厢,布置着大量的花木和纪念文物及图片,正中的一座汉白玉长方体石碑就是铁托墓,上面镌刻着铁托的姓名和生卒年份,墓的右手,小一点的汉白玉石碑是铁托夫人的墓。边上还有一间像是办公室陈列的房间,布置了一座铁托的半身像和他的办公桌等,仿佛死者还在继续着他生前办公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指示的是“雕塑园”,庭院里都是各种由不同艺术家的雕塑作品。其中有一座最为精致,是贝尔格莱德市送的一座由五个不同民族,不同服饰的女子背靠背围成一个环的青铜雕塑,它代表着当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的五个主要民族,虽然由于铁托的去世,间接地导致了这五个民族成了五个独立的国家,这里的群雕塑像还是述说着强大的南斯拉夫的过去。</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指示的是在雕塑园的左边,另有一个长条形平房建筑,叫作南斯拉夫国家历史博物馆。里面是许多与南斯拉夫有关的历史文物的展出。里面很多的文件展板和实物按照南斯拉夫国家成立和发展的次序显示给游人,解说的文字比较杂乱,没有大块的时间不能看出个究竟,只是看得人眼花缭乱而已,记住的却没有多少。</p> <p class="ql-block">第四个指示方向的是一个纪念品售卖部和咖啡供应的场所,供走累的游人以休憩。咖啡味道不错,还可以有代糖做调味,一路走来是有些累了,正好坐下来歇歇。</p> <p class="ql-block">1980年代至1990年代,随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衰退,民族主义的复活等的一系列社会剧变,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激化,产生了民族间的不和及分裂。伴随着以暴力的排斥其它民族的行为逐步升级,南斯拉夫联邦也走向了解体。</p><p class="ql-block">铁托墓实际上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留下来的遗产。作为从小就在“南斯拉夫铁托修正主义”宣传的影子下对铁托留下了偏见的一代中国人,亲自到现场凭吊一次,了解一下改革开放的先锋,铁托,确实是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