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式园林-苏州可园

ZGD

<p class="ql-block">  可园,又名近山林、乐园,始建于五代十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与沧浪亭仅一巷之隔,园林朝南,与沧浪亭隔水相望。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可园現存面积500平方米,水池居中,建筑疏朗,槛曲廊回,水木明瑟,庭宇清旷。</p><p class="ql-block"> 可园是苏州仅存的一座书院式园林。书院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中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它将书院、庭院、园林有机结合,呈现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人文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可园,北宋时曾为沧浪亭一部分。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巡抚沈德潜在此重筑园林,名为“近山林”。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意,又名“乐园”。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布政使、江苏巡抚梁章钜重加修茸,划归正谊书院,成为书院园林,易名为“可园”。因受兵火破坏,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江苏布政使黄彭年重修,成立“学古堂”,建“博约楼”,藏书八万卷。光绪三十一年,巡抚陆春江停办学古堂,改设游学预备科。光绪三十三年,又改名学古堂。辛亥革命时期,張默君女士在此创办《大汉报》。1914年,设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初名第二图书馆)于此。</p> <p class="ql-block">  可园内景点众多,包括小西湖、挹清堂、浩歌亭、思陆亭、坐春鲈、博约楼、冬合楼、一隅堂、学古堂、以及濯缨处等。其中以小西湖为主体。</p><p class="ql-block"> 此为可园之“月门”,透过月门可见“小西湖”一池湖水,正对方远处为“挹清堂”。</p> <p class="ql-block">  小西湖及岸边的景点之視频</p> <p class="ql-block">  《挹清堂》位于小西湖北岸,南北景观主轴线上,可园的主厅之一,堂前池水清宏可挹,故起名挹清堂。古时为书院掌教接待客人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挹清堂,可园主体建筑,建筑风格典雅,色彩斑斓。</p> <p class="ql-block">  《挹清堂》</p><p class="ql-block"> 《西江月》苏州可园:</p><p class="ql-block">三曲桥边客伫,挹清池里鱼邀。</p><p class="ql-block">婆娑岸柳翠莺嘹,碧水楼台春晓。</p><p class="ql-block">隽巧园林吾赏,玲珑画卷谁描?</p><p class="ql-block">觚亭觞酌羽杯交,梦里犹呼酒好。</p> <p class="ql-block">  挹清池周边风景及长廊</p> <p class="ql-block">  《坐春舮》始建于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为一船舫式建筑,位于小西湖西岸,船头朝东。取宋代词人黄庭坚《鹧鸪天》中“汤泛冰瓷一坐春”句意而名。如一小船浮于池上,船头向东延伸到池中。坐春舻是春观景、夏听荷、秋赏月的绝佳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濯缨处、坐春舮)诗凤《苏州可园》:</p><p class="ql-block"> 清池西子山前,挹殿桃园水滨。</p><p class="ql-block"> 楼内拜师博古,堂中会有通今。</p><p class="ql-block"> 濯缨休憩词赋,坐艇赏观诗吟。</p><p class="ql-block"> 五代别宅建筑,苏州书院园林。</p> <p class="ql-block">  坐春舮边湖景</p> <p class="ql-block">  坐春舻内,向外观湖景</p> <p class="ql-block">  《学古堂》嘉应年间江苏巡抚汪志伊建正谊书院时曾为讲堂,后改为四面厅形式,取名“学古堂”。为书院掌教与同行、学员探讨学问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学古堂建筑古朴典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学古堂内部陈设有众多珍贵的古代书籍、文化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濯缨处》一座小巧玲珑建筑,位于挹清池(小西湖)畔</p> <p class="ql-block">  《濯缨处》位于可园门厅西侧,毗邻院子南墙,墙外隔溪即沧浪亭。为一小型厅堂,建筑古朴,陈设典雅。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之意,与沧浪亭连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  《学古堂》和《濯缨处》是可园中两座独具特色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正谊书院》前厅:</p><p class="ql-block"> 供杞是书院的主要活动之一。书院都供祀先圣先师先贤,有些书院还供祀一个学派的宗师。以先贤先师为楷模,激励后学,可园学古堂正谊书院供祀郑玄、朱熹为学派的代表。厅内其它空间作可园、正谊书院历史、书院学派题名介绍。两边边间介绍正谊书院培养的杰出人才,有陆润庠、吴大澂等代表人物。</p> <p class="ql-block">  《正谊书院》前厅内郑玄和朱熹塑像及其简介</p> <p class="ql-block"> 《正谊书院》后厅</p><p class="ql-block"> 讲堂是书院的核心部分,讲堂正中设高八十公分的讲坛,为古代老师授课的地方,上摆红木雕花座椅,为山长讲席之用。讲台之后楠木屏门,上面阴刻由学院朱珔撰写的“可园记”。堂中高挂御赐“正谊明道”四字龙纹金匾,两边墙上挂木屏四条,为“正谊”之意,意在“培养士气,端正人心”。堂内设“状元桌椅”书橱等家具陈设。两边边间分别介绍书院名人和书院山长。</p> <p class="ql-block">  正谊明道:做人做事要义正道明,要合乎道德规范,不计较眼前功利,不谋…</p> <p class="ql-block">  《陶亭》位于学古堂西侧长廊上的一个半亭</p> <p class="ql-block">  《陶亭》</p> <p class="ql-block">  《淘亭》位于学古堂西侧长廊上的一个半亭。</p> <p class="ql-block">  《思陆亭》位于可园中心位置,连接挹清堂到博约楼长廊中段的一个半亭,是一个古朴典雅的亭园式建筑。可园标志性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  《浩歌亭》取王冕诗“浩歌拍拍随春风”句题名。坐落在小西湖池畔,是可园中颇具特色的建筑,亭子内,珍藏有乾隆皇帝御笔题词。</p> <p class="ql-block">  《博约楼》“博约”之意“广求学问,恪守礼法”。原为祭祀和藏书之地,一座较为典型的藏书楼。博约楼底层两厢房恢复古时陈设,分别供奉东汉经济大师郑玄和宋代理学家朱熹画像。</p> <p class="ql-block">  《冬合楼》現为“正谊书院</p> <p class="ql-block">  冬合楼</p> <p class="ql-block">  《明强亭》</p> <p class="ql-block">  明强亭远景</p> <p class="ql-block">  明強亭</p> <p class="ql-block">  《一隅堂》在可园最西边,正面正对着花园,后面对着冬合楼。</p><p class="ql-block"> “一隅”意为“一个偏辟的角落”,喻指一隅在园中的位置偏于一角。《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復也。”寓意“举一反三”。</p><p class="ql-block"> 《一偶堂》厅柱之间是清邱兢的《游愛莲亭记》木刻,这是一篇被送入现在高中教材的文言文,文中没有标点,没有断句,常作为阅读理解、字词释义的训练范文。</p> <p class="ql-block">  可园内其它美景…</p> <p class="ql-block">  可园内其它美景…</p> <p class="ql-block">  可园内其它景点…</p> <p class="ql-block">  可园内其它美景</p> <p class="ql-block">  可园内随处可見的竹林</p> <p class="ql-block">  可园内的竹林</p> <p class="ql-block">  本美篇照片摄于2023年11月4日,完稿于11月23日并发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