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有一首著名的诗《有的人》,其中这样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的岳母,属于后者。<br> 我的岳母刘素朴,是1991年12月去世的,距离自己53岁生日还差七天!屈指算来,岳母离开我们已经32年了。但是,她一直活在我的心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岳母是个正直的人</b></p><p class="ql-block"> 1985年10月,在安康东站工作的同乡权明胜,托他同事罗家俊的媳妇沈英,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那天上午,我穿着整齐的铁路制服,早早赶到安康东站。罗家俊领着我来到站台东头道口的一家川菜馆门口,一位身材娇小,面容和善,系着长围腰的女人,出门与罗家俊打了招呼,随后就问了我个人的一些情况,然后让罗家俊留住我,她让人去找女儿。在罗家俊的家里,一直等到晚上,我与后来成为我妻子的章开宏终于见面了。</p><p class="ql-block"> 1986年国庆节,我与章开宏举办了在当时来说比较隆重的婚礼。作为大女儿的嫁妆,岳父母为我们打造了全套的家具,连烧蜂窝煤炉子的火钳都配上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陆陆续续了解到了岳母的一些家世。岳母出生于四川省垫江县大堤坝村的一户富裕人家,按照当时的成分划分,属于黑五类“地富反坏右”中的地主。在大讲特讲阶级斗争的年代,岳母的母亲(岳母的父亲早逝)经常要站高台戴高帽挨批判。岳母卫生学校毕业,在当时算是很有文化的人,我见过岳母写的一手清秀的字。为了克服自己家庭成分不好的缺陷,岳母嫁给了贫农出身的岳父,后又随当民工修铁路的岳父,背井离乡到了陕西略阳,并把经常挨批判的母亲也带到了略阳。</p><p class="ql-block"> 秦岭南麓的略阳县城,原本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县城。因为通了火车,在县城对面的火车站旁建起了一座铁路城,小县城顿时熙熙攘攘起来了,火车还运来了北京、上海的时髦时尚,小县城被人们自豪地称作“小上海”。</p><p class="ql-block"> 紧挨着略阳火车站出站口,有一个叫做一分会的铁路家属楼,在一楼的西头,住着岳父母一家。岳父母家是个典型的“一头沉”,岳父在略阳铁路建筑段工作,岳母来略阳前辞了垫江县中医院的工作,带着母亲,还要抚养四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为了贴补家里的开销,岳母咬牙买了一台缝纫机,没黑没明的去揽些针线活,抽空还要去车站货场干装卸、搬运,那些又脏又累的重体力活。</p><p class="ql-block"> 岳母名叫刘素朴,朴素得在人群中难以看到。因为岳母很瘦小,身高只有一米五多点,背着背篓的时候,背篓占了身高的一半。几十年过去了,我难以想象,那么瘦小的一个身躯,是怎样干着一个精装男劳力才能干的装卸活!</p><p class="ql-block"> 但是,再苦再累,我的岳母还是坚持走正道,坚持勤劳持家,靠自己的艰辛劳动,与岳父撑起了那个七口之家。</p><p class="ql-block"> 1978年,岳父母搬家到了安康东站地区。改革开放了,岳母在安康东站的站台东头道口开了一家川菜馆,生意很红火。我经常看见岳父母戴着老花镜,手拿镊子,一根一根的清理猪头肉上的毛发。当时的安康铁路分局归郑州铁路局管辖,从郑州来检查工作的上级干部,经常点名要吃东站道口老章家做的卤肉。岳母曾经多次被表彰为安康市个体工商户先进个人,我看见过她几张出席表彰大会的大照片。</p><p class="ql-block"> 靠着岳母的川菜馆,岳父母家成为了那一片的富裕人家,家里很早就买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四个孩子中还有两个考上了大学。</p><p class="ql-block"> 而这一切幸福,是岳母冒着烟熏火烤,一勺一勺炒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岳母是个贤妻良母</b></p><p class="ql-block"> 岳父在略阳铁路建筑段工作期间,在一次施工中头部受了重伤,为此还在临潼铁路疗养院住过很长时间。要养活一家七口人,岳父无疑是最重要的顶梁柱。因此,岳母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关心关爱体贴岳父。</p><p class="ql-block"> 听章开宏讲,在略阳的时候,她最盼望的就是周末,爸爸从沿线施工回来了,妈妈会做几顿非常好吃的饭菜,她们四姊妹也趁机能改善一下伙食。</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里,岳母对岳父说话,从来都是慢声细语的,两个人从来没有发生过争吵。当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岳母总是站在岳父身后,打过招呼后,就忙着去端茶倒水,准备饭菜,默默无闻的当个配角。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岳母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可给岳父穿的都是板板正正的中山装新衣服。在岳母的严格要求下,四个孩子对岳父也是毕恭毕敬,每天晚上都主动的给岳父打洗脚水,拿拖鞋。左邻右舍,也都喊岳母叫“章嫂”。</p><p class="ql-block"> 1986年8月份,我与章开宏自己动手收拾机务段的结婚新房,有一天忙完了,手拉着手,唱着流行歌曲,去沈家岭的岳父母家吃饭。半道上,路旁有两个农村小伙子冲我两吹口哨,章开宏生气了,我骂了几句还不解恨,又冲过去把人家揍得鼻青脸肿。这一下子引起了众怒,呼啦来了几十个农民,围着我两不让走。我当时刚刚提拔为机务段团委书记,事发地多亏距离机务段近,机务段也冲过来几十号年轻人帮忙,总算平息了事态。这件事险些引起近百人的群架械斗,影响很糟糕,党委书记下令扣了我一个月奖金。事后,岳母当着我的面狠狠教训章开宏惹是生非,我记得岳母讲了一句古训,“家有贤妻,男儿免遭横祸”。</p><p class="ql-block"> 我是蒲城农村长大的野孩子,有点暴力倾向,多亏小平同志恢复了高考,我才有幸跳出了农门。上学工作后,在单位有纪律约束着还好点,在家庭生活里时不时地犯浑。每一次小两口闹了纠纷,岳母都是绕着弯的批评开导我,怕伤我面子。多次对章开宏讲,小吴离老家远,孤身一人在外闯荡,要多关爱多宽容。</p><p class="ql-block"> 第一张照片拍摄于1989年春节,地点是重庆的朝天门码头。那一年,我们的女儿已经一岁半了。岳母领着我们一家三口,先去了重庆章开宏的姑姑章代珍家,后又去了自贡章开宏的大姨家,前后半个多月。这张照片我一直珍藏在手机里经常翻看。 </p><p class="ql-block"> 麻将,是中国的国粹,更是四川人的最爱。有一个笑话,说飞机飞到临近成都上空的时候,就不用导航了,听着哗啦哗啦的麻将声,声音越大,就意味着快到成都了。可是,我的岳母一直不会打麻将,1991年确诊肺癌后将不久于人世,为了转移她的疼痛,几个孩子才开始拉着教她打麻将。</p><p class="ql-block"> 1991年确诊了肺癌的岳母,临终前有一个愿望,就是吃几个纯肉的包子!章开宏含着泪,急急忙忙给岳母做了一锅纯肉包子。岳母自己开了一家川菜馆,一直快到离开人世,才舍得吃几个纯肉包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岳母是个大爱的人</b></p><p class="ql-block"> 岳母的父亲早逝,岳母一直把母亲带在身边赡养,直到最后母亲预感自己大限将至,岳母才叫来两个弟弟,把母亲从安康接回垫江。</p><p class="ql-block"> 岳母对自己母亲至亲至孝,与其他六位兄弟姊妹相处得也十分融洽,只讲给予,不求索取,从来不愿意麻烦亲戚。除了家在自贡市的大姨一家,是城市工人家庭,其他三个弟弟两个妹妹,都在垫江农村。岳母在安康开了川菜馆后,先把小妹接了出来跟着她干,每年春节前挎着一大包钱回家,岳母都安排我护送到四川达县换乘垫江的长途汽车上。后来又把大妹妹及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带了出来,小妹的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也全带了出来,其中还设法让小妹的儿子考上了铁路技校,成为一名火车司机。</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自贡的大姨、大姨夫,重庆的姑姑、姑父,多次来安康在岳父母家小住个把月,其乐融融。在外打工的三舅、小舅,每次路过安康,都要下车来看望自己的二姐。</p><p class="ql-block"> 1990年春节过后,岳母生了一场闷气,口吐鲜血,一下子病倒了,到了10月份确诊为肺癌。1991年夏天,预感到自己快不行了,岳母提出要落叶归根。我记的是一个下午,我背着岳母登上了郑州开往重庆的283次列车,护送她回到了垫江,住进了她曾经工作过的中医院。</p><p class="ql-block"> 章开宏是大女儿,1987年我女儿婵婵降生了,是老章家的第一个第三代传人,岳父母喜欢的不得了。岳父当年一直忙于工作,四个孩子几乎没有抱过,抱我女儿的时候,是双手直挺挺端着,惹得家里人哄堂大笑。1991年岳母快离开人世的时候,看见自己的小孙女能歌善舞,又蹦又跳的表演“小兔子乖乖”,脸上乐开了花,嘱咐我岳父,将来给孙女买一架钢琴。</p><p class="ql-block"> 1991年12月,岳母去世的时候,苍天同悲,雨下个不停。出殡那天,几阵鞭炮声过后,在缕缕硝烟下,送葬的队伍深一脚浅一脚,趟过几段坡坡坎坎,好不容易把岳母送上山,安葬进了刘家祖坟。</p><p class="ql-block"> 办完丧事,离开大堤坝村前,我女儿用手绢叠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她的属相),央求我埋进了她外婆的坟土里,让她的外婆不再孤单。</p><p class="ql-block"> 因为在老刘家享有崇高的威望,尽管子女们距离岳母的安葬地很远,但是,每到祭祀的日子,岳母的子侄们都成群结队的去给她上坟。</p><p class="ql-block"> 中国有一句古训,“好女人旺三代”。三十多年过去了,我经常对章开宏讲,如果岳母没有早逝,老章家的日子,一定会比现在更好!</p><p class="ql-block"> (2023年感恩节草成于海花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