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节选自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广论讲记》中3-2思维集谛流转次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丑二、思惟集谛流转次第】</b></p><p class="ql-block"><b>【分三:一、烦恼发生之理;二、彼集业之理;三、死殁及结生之理。】</b></p><p class="ql-block"><b>第二由集谛门思惟流转生死次第分三:一、烦恼发生之理;二、彼集业之理;三、死殁及结生之理。</b></p><p class="ql-block">在《广论》里面,集谛分三个章节来讲:一是烦恼发生之理,即我们的烦恼是怎么产生的;二是彼集业之理,包括烦恼所造的业及如何造业;三是死殁及结生之理,主要讲众生由于受业力牵引,从死亡到后世投生的时候,尤其在中阴阶段会有怎样的遭遇,包括如何去投生在善恶道里等这些内容。</p> <p class="ql-block"><b>【寅一、烦恼发生之理】</b></p><p class="ql-block"><b>【分三:一、烦恼为生死主因之理;二、须先了知烦恼之理;三、抉择烦恼生起之理】</b></p><p class="ql-block"><b>今初</b></p><p class="ql-block"><b>【卯一、烦恼为生死主因之理】</b></p><p class="ql-block"><b>成办生死之因,虽俱须惑业,然以烦恼而为上首。若无烦恼,虽有宿业超诸量数,然如种子,若无润泽及其土等,定不发芽。如是诸业缺俱有缘,亦定不能发苦芽故。又若有烦恼,纵无宿业,无间新集,取后有故。</b></p><p class="ql-block">众生为什么会受苦?因为轮回。为什么会在轮回里生死流转?因为有业和烦恼。其中烦恼是主因,而烦恼中愚痴是主因。如果没有烦恼,虽然有无量无数的宿业,那么就像种子没有水的润泽及土壤等的助缘,决定不能发芽。同理,所造的宿业因缺乏俱有缘也必定不会发出苦的芽苗。反之,如果烦恼没有断,即使先前的宿业已清,也会因为烦恼而造集新的业而取后有,继而随业力轮回。所以对治烦恼是最重要的。</p><p class="ql-block">那么,怎么对治烦恼呢?对治烦恼首先要认识烦恼,就像给病人治病一样,需要先诊断出病因,再对症下药。因此,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集要颂》里面讲到:“不思集谛入世之因缘,不知如何断除轮回因。”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不了解轮回的因缘,我们就不知道如何断除轮回的根本。如果要治病,首先应该知道病根儿。同样的道理, 如果要断除轮回, 首先要知道轮回的根本,即要思惟集谛,这是非常关键的。</p><p class="ql-block"><b>如是亦如《释量论》云:“超度诸有爱,非余业能引,灭尽 俱有故。”又云:“若有爱,仍当出生故。”</b></p><p class="ql-block">也如《释量论》所说:已断尽烦恼的阿罗汉,相续中所剩余的宿业已不能引生后有,这是因为已经灭尽了烦恼这个俱有缘的缘故。如果没有我执,就没有后有,就不再轮回。又说:如果补特伽罗相续中还有十二因缘中的“爱”及“取”,由于“爱”“取”的润发,就仍会造集新业而引生后有。</p> <p class="ql-block"><b>【卯二、须先了知烦恼之理】</b></p><p class="ql-block"><b>是故开示烦恼对治极为重要。此复赖于先知烦恼,故于烦恼,应当善巧。</b></p><p class="ql-block">因此开示烦恼的对治极为重要。这又依赖于先了知烦恼。所以对治烦恼应当善巧。业跟烦恼都是感得生死重要的因缘,其中断除烦恼是最主要的。我们无始以来所造的无量的业就像种子一样。种子必须要有水和阳光等多种条件聚合才能润发、生长、结果;同理,我们相续中虽然有无量的业种子,但是要感果必须要有烦恼作为俱有缘。因烦恼而造业,造业后烦恼又滋润业的种子,这样就会引生后有,果就出现了。如果只有业种子作为近取因,没有烦恼作为俱有缘,是一定不会感果的。所以要了脱生死,最重要的是断除烦恼。</p> <p class="ql-block"><b>【卯三、抉择烦恼生起之理】</b></p><p class="ql-block"><b>【分四:一、正明烦恼;二、如何生起之次第;三、能生烦恼之因;四、烦恼的过患。】</b></p><p class="ql-block">此中分四:一、正明烦恼;二、如何生起之次第;三、烦恼之因;四、烦恼过患。</p><p class="ql-block">我们先学习烦恼发生之理,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正明烦恼,即首先要认识烦恼;二是如何生起之次第,即烦恼是怎样生起来的;三是烦恼之因,即烦恼生起的原因有哪些?四是烦恼的过患,即烦恼有什么坏处。</p><p class="ql-block"><b>【辰一、正明烦恼】</b></p><p class="ql-block"><b>【分二:一、烦恼总相;二、烦恼别相。】</b></p><p class="ql-block"><b>今初</b></p><p class="ql-block"><b>【巳一、烦恼总相】</b></p><p class="ql-block"><b>烦恼的相包括总相和别相,我们首先学习烦恼的总相,即烦恼总的来讲是什么样的。</b></p><p class="ql-block"><b>烦恼总相者,如《集论》云:“若有法生,即便生起极不静相,由彼生故,令心相续,极不静起,是烦恼相。”谓若何生,令心相续,极不寂静。</b></p><p class="ql-block">如《集论》所说,当某一个法生起来之后,内心就不能平静。无论贪嗔痴慢疑哪个烦恼,只要生起一点,就能扰乱我们的心。比如,平时你对众生有慈悲、宽容的心,但是如果有人惹你生气,你的心就乱了,就生不起来慈悲心,反而还想打他、骂他,甚至连害死他的心都有。这就是由我们刚开始的那一点嗔恨心引起的。或有人说了你一点儿难听的话,你听到之后心就被搅乱了,不再平静。其根源就是因为听了那些难听的话之后,心中起了烦恼、动了嗔念;贪心也是如此。比如看见一块金子,起了一念贪心,然后由这个贪心驱动,想方设法据为己有,得到之后还要尽心守护、防止失去等,这些烦恼使心无法平静下来;又比如看见一个喜欢的人,于是产生种种的想法;再比如想吃肉,自己就去杀生,或者让别人杀了来吃。所以最开始的心态很重要,因为一旦烦恼生起来,就会把心搅得不安宁,这就是烦恼的总相。</p> <p class="ql-block"><b>【巳二、烦恼别相】</b></p><p class="ql-block"><b>各别相中有十烦恼:</b></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学习烦恼的别相,即把烦恼分开来说明。烦恼有很多种,在《广论》里面主要提到十种。</p><p class="ql-block"><b>贪者,谓缘内外可意净境,随逐耽著,如油著布难以洗除,此亦耽恋自所缘境,与彼所缘难以分离。</b></p><p class="ql-block">第一种是贪。贪是什么样的呢?当遇见认为可爱的内在或者是外部的境界时,心就随之耽着,而且对自己耽着的所缘境很难分离,贪执的念头一直不断。用比喻来说,贪“如油着布难以洗除”。油如果洒在布上面的话,确实不容易洗掉,不像灰尘一拍就掉了,油渍怎么拍也不会掉,用水洗都很难洗掉。特别是在过去,科技没有这么发达,在河里面很难把油渍清洗干净,以此比喻贪心难以消除。那么贪心之外其他的烦恼呢?就像衣服上的灰尘一样,用东北话来讲,抖一抖就好了,很容易清理掉。但是贪欲不容易断除,人的贪心就是这样顽固。</p><p class="ql-block">我跟大家讲过,这个世界上所有事情的发生都和贪心有关系。有贪心才有嗔恨心,有贪心才有嫉妒心等,都是贪心在作怪。在十种烦恼里面,最难断除的就是贪。包括贪财、贪色、贪名等。贪欲遍布整个心灵,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掺杂着贪心。因此,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师在《极乐世界发愿文》里面说:“欲爱索缚轮回狱,业河漂向有海中。众多病老苦浪荡,送入死主鲸鳄口。可厌苦担压无救,我以哀痛迫呼号。”因为贪欲所以爱着,然后轮回。烦恼里面最重的就是贪。贪爱的翅膀,把众生送到了轮回的监狱里面。</p><p class="ql-block">对于贪财,我们可以修知足对治;贪色可以修不净观对治。修不净观有很多方法,比如智慧空行母的修法当中,去坟墓里诵经,修施身法,拿着腿骨、柃杵、鼓,在坟墓里面修。为什么在坟墓里面修呢?为了念死无常在自性上成熟。无上密的大威德金刚本尊,三十四个手臂,其中一个手里拿的就是尸林旗。什么叫尸林旗?就是用扔在墓地里死人穿的衣服做的旗,它代表着念死无常。</p><p class="ql-block">还有我们都知道,厕所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其实本来厕所是干净的,因为粪便太多了,所以就变得臭味难闻,特别肮脏。那么厕所里面那么多的大小便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人的身上来的,从人的内脏里面排出去的。人体的内脏就像大小便的工厂一样。我们贪恋的是外表上的臭皮囊,而对身体里面的内脏——大小便的工厂,我们还贪恋吗?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观修身体内在的肮脏来对治贪色。</p> <p class="ql-block">我曾经在朝阳地区医院里检查身体。在X光的照射下,我的头部就是一个骷髅。在我之后,一个小女孩做X光检查头部也是个骷髅,所有人在X光下面显现出来的都是骷髅。所以,在佛经里面讲,如花似玉的少女在世俗间来看的话,当然可爱、漂亮;但是转念一想,可爱就变成可怕、可恶了!为什么呢?因为都是骷髅啊!我想起这些事情,觉得太恐怖了!我们知道、看到的,都是表面上的,而内在里隐藏的却很恐怖啊!所以骷髅和骷髅之间互相迷恋,爱来爱去,甚至爱得死去活来,期间伴随着种种痛苦,这都是业啊!我们看到的都是假象,没有真实的东西。骷髅和骷髅之间亲密接触时,我们以旁观者的眼光来看多恐怖、多可恶啊!你还有什么贪恋的呢?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对治贪 色,还可以拿骷髅念珠来观修。总之,修不净观、无常观能够对治贪色。</p> <p class="ql-block"><b>嗔者,谓缘诸有情及苦苦具,谓刀杖荆刺等,发恚恼心,发粗猛心,于彼诸境思作无义。</b></p><p class="ql-block">第二种烦恼是嗔,嗔恨心。即对于有情、苦受及能引生苦受的器具,如刀、杖、荆刺等发起嗔恨、恼怒的心,发起粗猛的心,对于这些所缘境内心想要报复、作损害, 就像猛烈燃烧的火一样。这就是嗔恨心。</p> <p class="ql-block"><b>慢者,谓依止萨迦耶见,缘内外之高下好恶,令心高举,高相随转。</b></p><p class="ql-block">第三种烦恼是傲慢。是依止萨迦耶见,即自我意识很强,把自己内在和外在等方面与别人进行对比,觉得自己比别人强,让心高举,总认为自己了不起,随之流露出高傲的相,这就是傲慢。</p> <p class="ql-block"><b>无明者,谓于四谛业果,三宝自性,心不明了,染污无知。</b></p><p class="ql-block">第四种烦恼是无明。即对于佛讲的苦集灭道四谛、业因果报、皈依三宝等这些善法都不知道,而且也不去学习领悟,带着严重的烦恼和污染的见解看待事物,愚昧而无知。</p> <p class="ql-block"><b>疑者,谓缘谛等三法,念其有耶无耶,是耶非耶。</b></p><p class="ql-block">第五种烦恼是疑。即对四谛、三宝、因果这些总是心存疑虑,怀疑这些到底是否真实存在。由于这些疑虑,不但什么功德都生不起来,而且还毁犯了皈依戒。</p> <p class="ql-block"><b>坏聚见者,谓缘取蕴计我,我所染慧为性,我、我所见。其中坏是无常,聚是众多,为欲显此所见之事惟是无常、非一之法,全无常一补特伽罗,故为立名曰坏聚见。</b></p><p class="ql-block">第六种烦恼是坏聚见。坏聚见虽然稍微难懂些,但是只要认真去学、去思惟也可以理解。坏聚见也叫萨迦耶见。“我”本身就是五取蕴的结合体,并没有一个真实自性的“我”存在。坏聚见就是执着五取蕴是“我”,因为执着有“我”,所以就有“我见”,就是“我、我、我”,这种想法就叫“我见”。“我所见”是认为这是我所有的想法。有了“我见”就会有“我所见”——我的房子、车子、我的家庭等等,这虽然也是能分辨的智慧,但这是世间的智慧,染污的智慧。为什么叫坏聚见呢?是为了说明“我见”里面的“我”是会“坏”的、是无常的,所以名“坏”;是由色、受、想、行、识众多的法假合而成,所以名“聚”。“坏聚”是指会“坏”的“聚”在一起。一个补特伽罗是无常的,是由多种因缘聚合而成的,没有一个恒常不变、而且独立存在的一个补特伽罗,都是由五取蕴假合而刹那变坏的,所以叫坏聚见。</p> <p class="ql-block"><b>边执见者,谓缘萨迦耶见所执之我计为常恒,或见断灭无从此殁结生当来,染慧为性。</b></p><p class="ql-block">第七种烦恼是边执见。边执见是在坏聚见(萨迦耶见)的基础上,认为我是恒常的——常见;或者是断灭的——断见。比如有时候觉得自己好像永远不死一样,有这种错误的感觉;或者是认为即使是死亡之后,我的灵魂、我的神识,还是会永远存在。认为有一个永远不变的我,这是常见。断见则与之截然相反,认为人死亡之后什么都没有了,没有转世投胎,没有轮回。这是断见的观点。要么是常边,要么是断边,有这种执边的想法,就是边执见,以染污慧为体性。</p> <p class="ql-block"><b>见取者,谓缘萨迦耶见、边见、邪见三中随一,及彼所依见者之蕴,执为最胜,染慧为性。</b></p><p class="ql-block">第八种烦恼是见取见。见取见是对于前面说的萨迦耶见和边见,以及还没有说到的邪见,其中的任何一种,以及这种见所依的五取蕴执着为最殊胜,认为是完全正确的、最好的见解,这就是见取见。以染污的慧为体性。</p> <p class="ql-block"><b>戒禁取者,谓缘坏戒可舍之戒、及诸行状、轨则、身语定转所有邪禁,及缘彼等所依之蕴,见为能净罪恶、能解烦恼、能出生死,染慧为性。</b></p><p class="ql-block">第九种烦恼是戒禁取见。这是指受持坏戒、不该持的恶戒及种种行状、轨则、身语必须随之而行持的所有邪禁,以及此等恶禁及禁行所依的五取蕴。“行状”是指身体外在的服饰妆扮及姿势形态等;“轨则”是指要行持的准则,如效仿牛、狗等各种动物的行为,误以为这些能帮助清净罪恶、解除烦恼、脱离轮回而去受持,是以染污慧为体性。在印度,有的外道认为在恒河里面洗澡,就可以把业障全部消掉,然后可以上天堂。还有些外道把很多的刀竖立起来,跳到上面自杀,或是自焚等,诸如此类,认为这样可以升入天堂。</p> <p class="ql-block"><b>邪见者,谓谤无前世后世及业果等,或计自在及胜性等为众生因,染慧为性。</b></p><p class="ql-block">第十种烦恼是邪见。就是毁谤无前世、后世及因果,或认为众生是由自在天、胜性等创造的,以染污的慧为体性。</p><p class="ql-block">现在很多人否定因果、诽谤因果,对佛法没有信心,你跟他们讲任何道理, 他们也不相信。他们认为是大自在天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认为他有生杀大权,有让人下地狱或者是上天堂的权力;其实这些都是邪见,他们不知道如母众生在六道轮回里,是随着业力无始无终地轮转生死。</p><p class="ql-block"><b>此十烦恼,是如《集论》、《瑜伽师地》、《释五蕴论》所出而说。</b></p><p class="ql-block">上面十种烦恼是按照《集论》、《瑜伽师地论》、《释五蕴论》里面的内容来讲的。</p><p class="ql-block"><b>节选自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广论讲记》中3-2思维集谛流转次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