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斌‖达吴德的好乜提

蘭穆訊息

<p class="ql-block">  马玉龙,经名达吴德,是南关坊上的老户,五十多岁的他少言寡语朴实憨厚。九十年代末因拆迁离开了“哲玛体”,但是每逢主麻,在清真寺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外表朴实,言语不多的他却有着令人刮目相看的手艺。记得五年前,寺里组织了一次坊民画展,征集作品时,他出乎意料的拿来了一套卷轴四条屏。“这是你画哈地么!?”同一个问题在质疑声中被不同的人重复的问,得到他的回答只一个字“嗯”。画展上,他的作品挂放的位置不是很起眼,当知名收藏家白建军老师缓步看过来时,被眼前的“古画”吸引了。观后点评道“仿的有些味道~”一时间大家对他刮目相看,他也高兴的咧着嘴憨憨的傻笑,并且开心的掏出手机,让大家看相册中更多的画作。在众多照片中还有他制作的仿明清家具。一片夸赞中大家重新认识了能人“达吴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达吴德和他的画作</span></p> <p class="ql-block">  没过多久寺里准备念“圣纪”,过来帮忙的达吴德看到寺里念“圣纪”用的“经楼”年久失修有些破败,他主动提出用最快的时间重新补漆修缮,一番忙碌过后,“圣纪”当天,一座“崭新”的“经楼”散发着淡淡的油漆味被大家抬起,那一刻,达吴德和之前得到画作好评一样,咧着嘴在一旁憨憨的傻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达吴德制作的仿明清家具和盆景</span></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大殿翻建前,曾经悬挂的几块牌匾,是一代人热爱教门的物证。牌匾的年份不是很远,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老大殿落成后制挂的。新大殿建成后被搁置多年老化严重。因牌匾内容和镌刻在上的“哲玛体”老一辈人的名字记录着一个时代,重新修复意义深远。当大家从平台上抬下一块块牌匾时,才发现破损的已经不堪入目了。牌匾上原本刻上的名字随着油漆的脱落,大部分已经模糊不清了。“修不修?”“值不值得修?”“找谁来修?”一时间大家犹豫不定了。这时候有人提出来“让达吴德看一哈能不能修好。”</p><p class="ql-block"> 主麻那天,在人群里将他找着。带他来到码放牌匾的地方,说明情况征询他的意见。没成想他“我能修,我就是干这个的”一句肯定的回答,让修复牌匾的举意顷刻落实。“好得很,好得很,该出多少工钱就出多少”寺管人员当即表态。“出撒工钱哩,我一分钱都不要,寺里地活,我有我的乜提哩,钱儿收哈了我以后再怎么好意思进寺门哩”。一句朴素且热气腾腾的话语,一个暖人心脾“乜提”将全部的活,不假思考的揽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被粉尘淹没的达吴德</span></p> <p class="ql-block">  翌日,自带工具的他,开始为他一个虔诚的举意忙碌了起来。已经连续数日了,他将自己淹没在磨光机喷出的粉尘中。教友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不时的有人嘘寒问暖。“你们把你们的忙起,再有两天就打磨完了~”生怕粉尘给大家带来不适,他总是选择在晌礼后大家散去后开始工作。</p><p class="ql-block"> 磨光机发出刺耳的响声从临时工棚里频频传出,粉尘弥漫中达吴德正用他能干的双手成就着他的好“乜提”,相信,用不了多少日子,当牌匾挂起的那一天,他还会在人群中咧着嘴憨憨的傻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南关清真寺的老照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