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方塔园燕园赵园曾园游记

三乐居士

<p class="ql-block">常熟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而得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同时,常熟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生态市、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常熟与家乡常州一字之差,<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历史渊源上,两者之间的关系深厚且复杂,有人戏称为叔叔和侄子的关系。但在地理上,常熟与苏州相邻,如今是由苏州代管的一个江苏省县级市。</span></p><p class="ql-block">由于常熟紧挨苏州,因此古城区内保留和修建了众多苏式古典园林。苏州公布的四批《苏州园林名录》中,常熟就有11座园林入选。对于古镇和古典园林爱好者来说,这些园林都十分值得一游。近日,趁着初冬的暖阳天气,本人偕好友一起游览了其中有代表性的方塔园、燕园和赵园曾园。</p> <p class="ql-block">常熟方塔园原名兴福寺塔,位于常熟古城东端,紧邻最繁华的商业街方塔街,系在宋代古迹原江南四大古刹之一的崇教兴福寺旧址上新建的古典式园林。</p> <p class="ql-block">方塔园因园内有方塔而得名,方塔呈四面九级形,塔身宏伟别致,是古塔建筑中的瑰宝。清咸丰年间,崇教兴福寺建筑全毁,唯剩方塔。巍巍方塔历经800余年风雨沧桑,依然伟岸隽秀,灵光四射,成为见证常熟悠久历史的标志性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除了千年古塔外,方塔园内还有宋代古井和古银杏,它们与方塔一起,并称为“园内三宝”。</p> <p class="ql-block">古井与方塔同龄,为当时崇教兴福寺僧侣日用供水源。古井深5.7米,井台为整块青石,井口深凹的绳痕见证了历史。</p> <p class="ql-block">“从来银杏不负秋,又是一年锦绣时”,当下正是千年古杏最壮观之际。</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塔、古树,造型各异的曲桥、亭台、花廊、水榭,蓝天白云和波光粼粼的池塘倒影,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古典园林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与方塔园不同,燕园是一座220多年历史的私家园林。燕园又名燕谷园,位于常熟古城区新峰巷,是常熟古典园林中存世时间最长、格局保存最为完整的私家园林之一,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p> <p class="ql-block">燕园原名为蒋园,后因在园内堆叠燕谷黄石假山改名为燕园。燕园占地仅四亩,但布局曲折得宜,构思奇巧,园内胜景荟萃,共有《五芝堂》《赏诗阁》《燕谷假山》《天际归舟》《十愿楼》《童初仙馆》等“燕园十六景”。</p> <p class="ql-block">燕园十六景中,尤以燕谷假山为最。燕谷假山,为清代叠石名家戈裕良最后之作。他以虞山石景为蓝本,纯用本山黄石为之,极为逼真,宛若天成,引人入胜。此假山一设,将面积不大的园子一下就变得深不可测,布局之妙,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站在园内西长廊间的半亭凝望燕谷,山势亘横起伏,山石浑然一体,色彩纹理相接。景色纷繁中,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赵园曾园与燕园同为历史悠久的私家园林,但是燕园是以假山取胜,而赵园曾园则是以水景见长。</p> <p class="ql-block">赵园曾园原为明万历间御史钱岱“小辋川”旧址,至清乾嘉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分</span>为两园,即赵园和曾园。解放后,由常熟高等专科学校使用,1995年重修后,两园合并对外开放,整体保持昔日原貌。</p> <p class="ql-block">赵园又名水吾园,位于常熟古城西南隅翁府前,建于清同治光绪间。进入赵园,即见桧柏三株,虬枝参天,蟠根嵌石,为钱岱“小辋川”遗物。</p> <p class="ql-block">赵园在造园艺术上,注重以水为主体,故名“水园”。 景点皆环池而筑,使辽阔的水面与回廊、亭台楼阁相配合,参差错落,巧而得体。并借虞山为景,引入园中,水光山色共一园,使之俯仰之间皆为景。 </p> <p class="ql-block">曾园又名虚廓园,俗称曾家花园,与赵园仅相隔一条民居环秀弄。园内水木清华,台榭参差,向为江南古典名园之一。</p> <p class="ql-block">曾园水面宽阔,四周环亭榭假山,园内各处都能看到虞山与辛峰亭及其在池中倒影,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天然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由于曾园以清池为中心布局景点,因而各个方向均成对景,又处处借景虞山,遥山近水,天开画境,令人心旷神怡,成为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佼佼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