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2023年10月27-29日,天水市解放路第一小学八名语文骨干教师参加了“丝路之秋”全国名师大讲堂教学观摩活动。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教育资源共享最大化,达到一人受益,全校共享的效果,2023年11月22日开展了教师外出分享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天水市解放路第一小学语文教研组长文艳主持,党支部书记、校长沈岷雯,教导处辛晓峰主任和全体语文教师参加。</p> <p class="ql-block"> 外出学习教师通过专家引领,吸收先进理念,认真回顾总结,深入浅出地汇报了外出学习得到的新信息、新理念、新方法,并把自己的所得、所感、所思、所悟向老师们进行了分享交流。</p> <p class="ql-block"> 独行快,众行远。</p><p class="ql-block"> 学习是一种进步,分享是一种收获。</p> <p class="ql-block"> 文艳老师分享:语文课从来都不能停留在教一首诗只教一首诗的课堂,教学古诗词,必须引导学生去发现押韵的特点,体会古诗词读来朗朗上口的魅力。感悟诗词大意古诗词的教学是离不开想象的,借助图片并适度拓展,不断丰富学生的想象,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还原诗歌所营造的意境,学生才能正体会到古诗的魅力。教学古诗词时,一定要紧扣重点字词,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理解,让古诗词的教学不断走向纵深。引导学生聚焦字词,细细品味用词之精妙,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感受语言表达的独有魅力。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的表达,然后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发现写法,运用写法,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p> <p class="ql-block"> 冯梅媛老师分享:汉语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古人识字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什么样的?那就是许慎提出的“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六书”指的就是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六种方法。一百多年来,西语东渐,我们的汉字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黄老师的字理教学法,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就能形象的识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真正落地,首先应该从识字开始。语文教育是花的事业,是根的工程,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p> <p class="ql-block"> 吴秀芝老师分享:2023年10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2023“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语文培训活动。作为一名一线老师,对于2022版新课程标准,我曾带着崇敬之心认真阅读过,但总觉得自己囫囵吞枣,很难把理论转化为行为,多次尝试用任务群设计课,可是落在课堂中,却总是牵强附会。面对这场新课程改革,总觉得自己无所适从。然而此次的学习恰似一场甘霖,滋润着我的心田,启迪着我的思维,可谓醍醐灌顶,瞬间通透。</p> <p class="ql-block"> 魏淑红老师分享: 活动点评专家马颖老师说,语文教学要立足教材,对照梳理,先确定单元所归属的任务群,然后老师要做好判断取舍,找到学习任务群和语文要素的融合点。要从整体着眼,进行单元整体规划,并与生活实际相关联。最后要注重语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落实学习任务群,也就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做到敢于表达,坚持永不放弃。</p> <p class="ql-block"> 任娟娟老师分享:在此次培训中,著名教育专家王林波老师的课例《示儿》令人印象深刻。王老师对古诗教学的设计是基于对课标和课本的双重把控,整节课层层递进,从链接相关诗句,感知陆游的爱国情;到借用资料,感受陆游的爱国情;再到丰富阅读内容,体会陆游的爱国情。环环相扣,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严丝合缝地融入任务群教学之中。学古诗不仅是对每一首诗的背景、作者、诗中的意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还要真正感受诗人的情感。让古诗词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具有生命力和感情的艺术,是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的中华文化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 曹苗苗老师分享:盛老师的名著阅读教学,篇本链读,由浅入深,在阅读的同时教授学习方法,同时兼顾激发孩子们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整节课趣味十足,构思精巧,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美好总是不经意悄然而过,精彩纷呈且轻松愉快的学习,让参训的每一位老师受益匪浅!盛老师的读梗概、读回目、读细节、读影视、读评注的篇本链读的读书方法,让每一位在阅读教学之路上摸索前行的初探者,拨开云雾见月明,柳暗花明又一村。</p> <p class="ql-block"> 李志文老师分享:王林波老师在教授陆游的《示儿》这首诗时,引导学生们去感受诗人的情感。他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首古诗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王老师在讲解《示儿》时,反复强调学古诗看注释是重要的学习方法;精读古诗时“万”字的用法,他通过补充带万字诗句的方法,巧妙地告诉学生“万”在古诗文当中代表“多”的意思,并渗透归类学习的方法;在深化理解古诗时,他会引导学生们将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进行对比或同时代的作品进行对比。王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充满智慧和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 辛晓峰主任对这次活动做了总结,本次学习会,在“双减”的大背景下,聚焦课堂教学,直击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我校教师带来了可借鉴的经典课例和理论方法,让大家深受启发,为进一步加快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促进了广大教师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全面提升。</p> <p class="ql-block"> 最后沈校长对老师们的认真聆听学习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我们教师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握教学的起点,关注学习的过程;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享的课堂。关注学生自主发展,在“双减”政策下“减量、提质、增效”。</p> <p class="ql-block"> 学习之路,花香满径。从“走出去”到“带回来”,一去一来间,形成了“学习-感悟-分享-实践-创新”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教师们在学思并济中收获了经验,并积极应用到工作实践中,真正实现学有所获、学有所成!</p> <p class="ql-block">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 学海无涯,行者无疆,解一小学语文教师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止,将在教学路上不断探索前行。积跬步,至千里,未来可期!</p> <p class="ql-block">编辑:缑 倩</p><p class="ql-block">初审:文 艳</p><p class="ql-block">终审:沈岷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