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看加沙(17)哈马斯的拳头才是实现最终停火的关键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轮巴以大规模冲突,终于迎来了世人期盼已久的“停火”—“临时停火”。应该说,这是世界正义力量对以色列齐声说“不”、持续出手“伐交”的结果,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哈马斯的“功劳”。</p><p class="ql-block">面对以色列的疯狂报复,哈马斯早就准备好了一套应对战略战术。他们以民用目标为掩护的策略,虽然让大量巴勒斯坦民众付出了生命代价,但同时也让以色列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包袱,让世界从最初对以色列的同情与支持,变成了铺天盖地的声讨。</p><p class="ql-block">哈马斯在加沙与以色列的对战中,不仅张扬了勇猛无比的战斗精神,而且展现了高超的谋略水平和精湛的战术技术素养。神出鬼没的出击、机智灵巧的伏击、以假充真的陷阱、势如破竹的“敢死队”、四勇八达的地下作战阵地、实用高效的自制武器和弹药,让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国防军也需要停下来,总结教训,改进策略,调整部署。</p><p class="ql-block">“临时停火”虽然是“短期行为”,但毕竟是个良好开端,世人翘盼“临时”转化为“持久”。不过,内塔尼亚胡早就放出话来,“临时停火”结束后将继续加沙的军事行动,直到彻底消灭哈马斯。</p><p class="ql-block">可以想象,“临时停火”结束后,以色列的攻击会更疯狂,哈马斯面临的战场形势会更加严峻。</p><p class="ql-block">能战方能止战。战场上,拳头硬才是硬道理。在阿拉伯、伊斯兰兄弟国家不敢或不能下场“救场”的情况下,哈马斯要么被消灭,要么就用自己的拳头“逼停”以色列。哈马斯只有让以色列付出足够的军事代价,“伐谋”“伐交”才能奏效,国际正义力量的压力才能转化为实现最终停火的“那根稻草”。</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著作16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p><p class="ql-block">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