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驾游记5—那坡县—百色

L.Q

<p class="ql-block">边境小城那坡县</p> <p class="ql-block">  那坡县地处桂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余脉六韶山南缘,东南与靖西市相连,西北面与云南省富宁县毗邻,南和西南面与越南接壤,拥有207公里边境线,广西陆地边境线最长的县份,常住人口为17万人。盛产八角、桂皮、草果等香料。</p> <p class="ql-block">  到达那坡县城已经两点多了,晚饭还没吃呢!路边一家米粉店,先来一碗垫垫肚子,这碗粉差不多是我进入广西以来最好吃的,也可能是肚子饿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  我们住宿的宾馆在老城区,原为部队招待所,楼房老旧,但卫生条件尚可,关键是价格美丽。放下行李,爱车的男士们开始给车冲澡,女士们开启逛街模式。</p> <p class="ql-block">不知名子的山野菜</p> <p class="ql-block">10元6斤的火龙果</p> <p class="ql-block">到处都是盛开的紫荆花树</p> <p class="ql-block">县城不大,小河穿城而过,商铺沿河而建。</p> <p class="ql-block">感驮岩遗址</p> <p class="ql-block">感驮岩遗址位于那坡县城人民公园内后龙山脚下的一个洞穴内,洞内南侧有一泉水流出。遗址所在洞穴洞高1—20、宽20—70、进深30—50米。洞室南部近洞口处为清代土司衙署遗迹。洞内和洞外现存遗址面积约1200平方米,保存较好的文化堆积约400平方米。有台阶直达山顶,可以俯瞰那坡县城</p> <p class="ql-block">  S325沿边公路在战时是条重要的运输公路。平时是条风景秀美的观景路,一步一景,怡人宁静。S325还是一条口岸最多的边贸路,连乡镇都设口岸,经济贸易改变了当地边民的贫穷。</p><p class="ql-block">S325沿边公路,会越来越繁荣美好!</p> <p class="ql-block">  S325延边公路的终点在那坡县的弄河村,我们因故取消了去弄合的计划,借用一张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10月15日第10天:那坡—吞力黑衣壮—百色</p> <p class="ql-block">那坡县早餐</p> <p class="ql-block">又是好吃的粉粉粉</p> <p class="ql-block">  离开那坡县,结束了边境公路之旅,探寻神秘的黑衣壮。</p><p class="ql-block">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广西那坡县。黑衣壮由于长期居住在偏僻、贫瘠的大石山区,在婚姻、宗教、生产、生活等方面,沿袭着原汁原味的族群习俗。他们崇尚黑色,把黑色作为服装颜色和民族标记,这个“以黑为美”的民族,以独特的民风民俗被人类学家誉为壮族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驱车一个多小时山路,终于达到大石山深处的吞力黑衣壮村。</p> <p class="ql-block">在屯口,有不少黑衣壮族姑娘们在村口迎接各地来访的游客,人人一身家织的布黑衣。黑衣壮男人穿的是前盖大襟上衣,以宽裤脚、大裤头的裤子相搭配,头上还缠着圈成数圈的黑布头巾,腰间系一条红布或红绸的带子,以示驱鬼赶邪,兼有显示男人威武神勇气概之意。妇女都喜欢穿右盖大襟和葫芦状矮脚圆领的紧身短式上衣,下身以宽裤脚、大裤头的裤子相搭配,腰系黑布做的大围裙,头戴黑布大头巾。妇女所戴的头巾都是她们自己织染的长条黑布,戴时,先围绕在头上一圈,然后翻折摆布成大菱角形的样子,罩在头上,再把头巾两头分别垂挂在双肩上,不仅看上去朴素美观,还可以当作帽子遮荫用</p> <p class="ql-block">  那坡壮族民歌有着无限的魅力,是广西歌海中最为绚丽的一朵浪花。</p> <p class="ql-block">  这种黑色的服饰仅仅是人们识别他们的一种标志,真正让人们记住他们的是那传唱千年之久的天籁之音那坡壮族民歌。那坡壮族民歌是黑衣壮历代传唱的民歌,被誉为壮族民歌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黑衣壮”为何以黑为美?这里面,还流传着一个神话般的传说:古时有外族人入侵族群,“黑衣壮”奋起抵抗,由于势力单薄,节节败退,眼见就有灭族之灾,当晚,首领侬老发梦见祖宗拿着一束蓝靛草对他说:“它能帮助你们”,侬老发一点即悟,当即传令下去:全族人用蓝靛把衣服染成黑色。是夜, 全身皆黑的族人在黑夜的掩护下奇袭敌军,把敌人杀了个落花流水。胜利保卫家园的族人一致决定:世世代代都着这带来吉祥的黑衣,而这染衣服的蓝靛草的根,就是我们现在医用的板蓝根。</p> <p class="ql-block">  长期以来,黑衣壮居住在植被稀疏、峰峦叠嶂的大石山区,养成了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道德风尚和习性。在长期的社会变迁中,黑衣壮以自己坚韧的吃苦精神,用极为简陋的工具,把野草丛生、乱石嶙峋的蛮荒之地改造成为平坦的坡地梯田,也实现了水电路“三通”。</p> <p class="ql-block">  出了吞力黑衣壮村,仍沿盘山道走出大山,这里因和云南省毗邻,有一段路在云南境内界,也算是途经云南了。</p> <p class="ql-block">  山路是真窄,仅容一车通过,一路上担心对面来车怎么办?也是我们运气好,40多公路的盘山路,只会了两次车,恰巧都是在两处房屋门口,稍微宽一点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终于走出了大山,上了通往百色的国道。</p> <p class="ql-block">下午一点多来到了百色市</p> <p class="ql-block">  百色在哪里?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365公里,是滇、黔、桂三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百色是由壮语中的原始村落"博涩寨"的称名而来的,意思是洗衣服的好地方,百色还被称之为"鹅城"。</p> <p class="ql-block">下午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百色成功发动和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建立了右江苏维埃政权,建立了5万多平方公里、150多万人口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于2009年百色起义80周年之际,兴建了百色起义英雄雕塑园,通过雕塑艺术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百色起义革命先辈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再现右江革命根据地军民亲如一家、团结战斗的感人事迹。</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百色市区</p> <p class="ql-block">红军桥</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是团员海燕妹妹的生日,前几天竹西和我商量好了,悄悄的准备,给大家一个惊喜。计划好行程,在10月15日这天赶到百色,恰巧一位团员有急事要回去,从百色乘高铁,所以今晚我们订了出行以来最好的宾馆和饭店,为团员庆生和送行。</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人民公园内的广场舞比赛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